2021-08-14|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原生家庭(一)

    人的一生都在梳理童年的經驗

    前言

      疫情期間只要天氣許可,大概都會利用傍晚時分,把手機中的soundon打開來,隨意的找一個節目,然後把手機放進腰包,帶瓶水放支架內,跨上腳踏車,往荒郊野外騎去(因為車聲會影響到聽)。前兩天聽的內容與<原生家庭>有些關係。受訪者是個youtuber也是節目主持人(應該近三十歲了吧)他提到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大他四、五歲,兩人關係時好時壞,主因是母親明顯的偏愛他。他從幼稚園就會察顏觀色,只要出去買東西,一定會幫哥哥買一份…平常兄弟相處還好,但只要提到什麼刺激到哥哥,氣氛馬上變得僵冷,甚至肅殺、火爆,因此兄弟相處他都必須小心翼翼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決…也不能責怪母親…
    有次看張德芬受訪節目,最後是觀眾提問,有一觀眾-應該有三十好幾了吧,男性,看起來有點怯怯生的-問說:「我對別人好,可是別人不見得會對我好,怎麼辦?」張德芬的回答中提到,「你家中應該有兄弟姐妹,他們較受到父母的關愛,所以你必須用"對別人好"來贏取別人的注意和關愛…」(註一)
    你還記得<心靈捕手>中那個天才數學家威爾嗎?因為童年受虐,因此一直怪怪的,有那麼大的天賦,卻去從事低階的勞力工作;明明想愛卻不敢去愛;明明心裡受傷很重,卻又貌似堅強,而且不讓人碰觸那塊受了傷的心。他敏於察覺,用各種尖酸刻薄的字眼挑諮商師的刺,連諮商師都受不了;用嘻笑荒謬的手段來逃避明明是較適合於他的工作…應該是了解<原生家庭>及其影響的最佳作品吧?因為一般描述的案例不會如此深刻又生動,而且還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揣摩、估測如此作為的可能原因及可能的心態。
      最近發現:注意到什麼主題,與那個主題有關的資料就會一直出現。注意到「原生家庭」的議題後,然後呢?相關資料就陸續出現。而且資料多到有點令人吃驚,甚至連看個中醫的書都能看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朋友帶14歲女兒來找作者,長期便秘。作者問「是老么?」台灣家庭大多數兩個孩子,老么的便秘機率比較高,因為雖然受寵愛,但意見也較不重視,父母兄姐覺得他童言童語的很可愛,卻不會認真的聽他說。久而久之,他不再表達自己的意見,特別是不滿的意見更不會輕易說出來。當孩子無法表達負面情緒時,為了生存,會發展出忽略這些負面情緒的逃避型性格,最終會對自己的健康漠不關心…幼年成型的性格,長大後很難改正。"(註二)
      連看個報紙都能看到相關資料:聯合報副刊2021.7.31有篇文章題為<不是涼薄,是沒有感受過溫度>文中提到她先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好好跟孩子交流過,如今孩子大了,先生以關心之名事事過問,孩子一回應換來的都是批評和指責,因此孩子都不太理他。孩子不理他,他就只能要作者聯絡孩子,並責怪作者沒好好教導,孩子才會如此冷漠…文章中透露著作者對老公的不滿和怨氣。想想看:子女教育全部交給老婆,然後出錯就是老婆錯。你看到了嗎?這個老公的原生家庭值得探索。很可能是複製原生家庭的運作模式。
      資料之所以陸續出現,用能量學的說法是:時間到了,氣氛對了,該是你涉獵這方面資料的時候了,因此特別上網去蒐集與<原生家庭>有關的資料,哇,哇,哇,這一下不得了了,你知道嗎?短短一個小時,就蒐集到三百多頁的資料,從這個主題所受到的重視,明顯表示<原生家庭>是個普遍性的問題。
      上面提到的節目受訪者,哥哥已經三十多歲了,然後呢?依然受到父母偏心的影響,一碰就失常;張德芬場的提問者,已經三十多歲了,因為父母偏心(?),因此即使已經成年很久了,還需要透過"對別人好",來贏取別人的注意和關愛;<心靈捕手>中的威爾,是個天才吔,都無法脫離繼生家庭中受虐的影響,沒錯,電影中威爾因為心理師同理他,最後在適當的時機點破他的心結,終於助他恢復正常,一般人很可能沒有威爾的機運-有人看到他的才能主動安排他去諮商,而且碰到願意成長,不忘初衷的諮商師-,那他們怎麼辦?就像前面的兩個案例一樣,他們怎麼辦?

    什麼是原生家庭
    所謂原生家庭,就是指:一對父母和他的子女所組成的家庭,如果這個家庭是個大家庭,除了父母和子女外還有祖父母,或者其他的家族成員(當然現在很少了,但不能說沒有)那這個大家庭就是他的原生家庭。(又,雖然說家庭應該有一對父母,但很可能父母離婚或者其中一人死亡或者單純借胎生子等等,因而子女和父或母一起生活的單親家庭;其他像領養;像因故由祖父母撫養,像同志結婚…總之,只要是有大人輔養、教育小孩,並且一起生活的狀況,似都可稱之為小孩的原生家庭。)

    會造成什麼影響?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依賴著也依附著父母(註三),而且人的依賴期相對於其他生物來說要長久許多(註四)。在依賴期這段期間,父母參與了他的整個生活,並規畫也支配著他的一切;而此時正是孩童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父母提供足夠的關懷和照顧,規範和教導,孩童就能正常成長,成年後也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懂得愛自己,樂於與人連結,具有安全感,並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然而,如果父母疏於照顧,不曾關懷(或者忽冷忽熱的對待),甚至施於言語或肢體的暴力攻擊或羞辱。那麼兒童所受到的傷害,幾乎是終身都無法痊癒,是終身都必須要處理的棘手課題。
      那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呢?這與兒童的發展有關,孩童在周歲之前,幾乎完全依賴著父母才有可能存活。此時的照顧和愛護狀況幾乎決定了他的一生。五歲前的孩子,是處在「自我中心」階段,只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解釋及思考環繞在四周的人、事、物,很難了解別人的想法。在此階段受虐的孩子,會以為這是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尤其是父母偶而滿足了他對親密和愛的需求,更使他認為受虐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他又需要為自己受虐找一個理由,他無法去怪罪父母,因此:自己不好(或不夠好)就成了唯一的理由。這個理由在父母持續的重複著某個動作時,-例如父母一再批評他不如別人,或者一再責罵他一無是處,或者一再說為他才不敢離婚-會根深柢固的敲入他的心理,印在他的心上,那幾乎是會使他永世不得翻身的傷害。再加上,兒童在三、四歲之前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發展一個足以令他信任的依附關係,能信任與依附照顧他的人,才能由這個基礎出發去認識自己,探索世界。沒有這個信任,將嚴重影響兒童的情緒、社會發展。而有的父母不止沒有提供這個信任,反而重複的摧毀、破壞它。
      換句話說,原生家庭會對人的各個面向,不管是心理,生理,情緒,人格、認知,社會等等都會產生鉅大到無法忽視且不可磨滅的影響。童年經驗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看待外在世界?這個影響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它可能就伴隨著我們一生。讀者可以試想看看,你的父母對成績的看法,一定影響到你對成績的看法;你的父母對某項球類的喜愛,一定影響到你對該球類的看法;你的父母對政治人物的態度,也一定影響到你…
    童年創傷研究 是大家都需要了解的東西。 它由凱薩醫療機構的文醫生 (Vince Felitti) 和疾控中心的安達醫生 (Bob Anda) 聯手完成。 他們詢問了 17500 名成年人, 了解他們的「童年不良經驗」, 簡稱 ACE。 包括身心上的不良經歷及性虐待; 生理或情感忽略; 父母患精神疾病、物質依賴或入獄; 父母分居或離婚; 或家庭暴力。 每經歷一種,ACE 指數就加 1。 接著, 他們把 ACE 指數與健康現狀聯系起來。 他們得出驚人的結果。 其中有兩點: 一是 ACE 非常普遍。 67% 的人有至少一個 ACE, 12.6%,即八分之一的人有 4 個以上的 ACE。 二是: ACE 經歷的多少與 健康狀況有關係: ACE 指數越高,健康現狀越差。 ACE 指數為 4 或更高的人, 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對機率, 是指數爲 0 的人的 2.5 倍。 患肝炎的機率也是 2.5 倍。 患憂鬱症的機率是 4.5 倍。 自殺傾向則是 12 倍。 ACE 指數為 7 或以上的人 患肺癌的終身風險為 3 倍, 患冠心病的終身風險為 3.5倍,而 這疾病是美國頭號殺手。(註五)
    許多人生中不知為何不斷反覆出現的問題,其實是根源於早年的傷痛經驗。它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感受與表現、影響人際互動方式,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模式。讓我們不斷以自我挫敗的方式重複過去負面的經驗,即使痛苦,卻難以改變,成了我們的人生困境(lifetrap)。(註六)
      大陸心理學者武志紅在接受訪問題時,主持人問說:「很多人把長大以後的所有不順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過不了的接人待物的那些門檻,都歸結爲原生家庭,有那麼嚴重嗎?」
      武志紅肯定的回答說:「!」(註七)

    什麼樣的狀況表示你受到家庭的負面影響了
    ”如果你經常會有被遺棄感,缺陷感,空虛感,失敗宿命論,缺乏自控感,自我犧牲傾向,尋求認可傾向,消極悲觀傾向和情感壓抑傾向,人際關係怪怪的,不合理的自卑或缺乏自信,無法感到滿足等等,那麼你很有可能是受到童年經歷的影響。有害的童年經歷,會形成不健康的思維和情緒感知模式,這種不良模式的危害在於:它參與並塑造了我們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角度,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會不斷的伴隨著我們,影響著我們。”(註七)
    換句話說,如果你經常在熱鬧的場合,卻有不合時宜的孤單;在快樂的情境,卻總有淡淡的哀傷;在成功的時候,卻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時時想討好別人,害怕建立關係,常常認為應該自我犧牲、時時想要尋求認可傾向、經常感到消極悲觀,你很可能受到童年的負面影響了。(只是可能,好嗎)

    個人對家庭影響的反應
    而人對這種影響的反應方式有三種:,
      分別是屈服,父母說了,那一定是對的,他認為我笨,那我一定是笨的;
      其次是逃避,父母一說教,就躲進房間,避不見面;不願置身令他不舒服的環境,子女大了,不願回家,不得已回家也匆匆而別。
      第三是過償或反擊,你說不行,我就故意做給你看。
      以最前面的三個例子來說,受訪者的哥哥是反擊;張德芬的讀者是屈服;威爾則是逃避。可是這三種反應對個體來說又不是固定不變的,此事反擊,另事可能是逃避或屈服;或者此時反擊,換個時間又可能是逃避或屈服。但,不管如何,你都已經受到影響了,且有可能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了。
    註一:張德芬(2013.1.23)如何在親密關係中自我成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7mirtJmPE&ab_channel=%E4%BC%98%E7%B1%B3%E7%BD%91%E5%AE%98%E6%96%B9%E9%A2%91%E9%81%93
    註二:吳清忠(2009,39刷)。人體復原工程。晨星出版。頁171-173。
    註三:依賴指的是生理方面的需求,目的在活下去;依附則是心理方面的需求,目的在活得好。換言之,父母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必須滿足其身心方面的需求,才能助其身心皆能健康的成長。
    註四:例如牛馬等動物,一出生就能站立行走,人則要近一年;其他動物或許不到一年就已算長大,甚至有了生殖能力,但人到二十歲還在讀書,還要依賴父母;十八歲才能結婚…。
    註五:童年創傷如何影響一生健康(Ted演講 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hqDv4qiTU&ab_channel=%E6%9D%8E%E5%BD%A5%E7%94%AB
    註七:武志紅係大陸著名心理學者。
    註六:見天下誰誌出版: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註八:媽媽經編輯部(2021.4.06):. 如何讓原生家庭「童年創傷」停止繼續傷害我們?https://mamaclub.com/learn/%E5%A6%82%E4%BD%95%E8%AE%93%E5%8E%9F%E7%94%9F%E5%AE%B6%E5%BA%AD%E3%80%8C%E7%AB%A5%E5%B9%B4%E5%89%B5%E5%82%B7%E3%80%8D%E5%81%9C%E6%AD%A2%E7%B9%BC%E7%BA%8C%E5%82%B7%E5%AE%B3%E6%88%91%E5%80%91%EF%BC%9F/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