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感與情緒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情緒是我們如何自處。是否具有同理心的理解和運用情緒與他們互動,是個體具有情緒智慧的主要標誌。情緒也是心智的體現方式之一。
第七感是個體內在的思維、感受、表象之類的心理活動。與個體的五感:觸覺、味覺、嗅覺、視覺、聽覺不同,亦不同於第六感的內感覺。
第七感形成洞察力、共情、整合的能力,是情緒智慧與社交的運營機制。當我們注意、尊重、分享個體間的主觀體驗時,不同個體間就產生了聯繫,構成了系統,通過心智的整合,構成一個良性的系統,可進化出“自組織”。自組織的概念對於網絡平台型組織已熟悉不過。自組織的概念早先來源於人體神經系統的運營機制。
平台型組織的良性發展與進化,需要組織內各成員提高各自的情緒智慧,彼此傾聽、彼此聯結,共同提高第七感,進化心智。
情緒智慧也是領導力培養的重要維度,亦是組織能力培養的重要維度。
上述概念是個體適應萬物互聯時代或者不久將要到來的量子時代的內核力。
avatar-img
2會員
13內容數
介紹腦科學與心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k Ts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也只是陳舊商業體瓦解的導火索,根本原因是過時的商業模式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不匹配。
理性人假設其行為精於算計並嚴格按照最有策略行事。
趨利避害是心智產生的根本訴求。基於此目的會延伸出各種各樣的人類行為。作為一種學科的人性論就是在此基礎上對人的行為進行詳細的研究。
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通過智能的硬件和軟件來完成通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
後疫情時代,人們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面對不確定事件日益增多,大家開始關注對心智的鍛煉與提升。
疫情也只是陳舊商業體瓦解的導火索,根本原因是過時的商業模式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不匹配。
理性人假設其行為精於算計並嚴格按照最有策略行事。
趨利避害是心智產生的根本訴求。基於此目的會延伸出各種各樣的人類行為。作為一種學科的人性論就是在此基礎上對人的行為進行詳細的研究。
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通過智能的硬件和軟件來完成通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
後疫情時代,人們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面對不確定事件日益增多,大家開始關注對心智的鍛煉與提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閘門:6 衝突(訟卦)-摩擦的閘門⭐⭐ 進步的基本構成元素:「沒有衝突就沒有成長」的定律。 ♥️♥️閘門的涵義♥️♥️ 6號閘門是情緒中心裡,最複雜的閘門,他具有三種察覺力:感覺、情緒、感官。透過這些察覺力, 6號閘門會決定與他人之間的親密程度,就像人體的PH值,建立起身體的屏障
Thumbnail
情緒(Emotions)、感受(Feelings)和心情(Moods)是我們日常體驗的三種不同心理狀態。理解它們的差異,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情緒(Emotions) 情緒是一種強烈且短暫的反應,通常針對特定事件或刺激產生,並伴隨生理上的變化,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的共通
Thumbnail
十二經脈 | 情緒 | 情感能力 肺經 | 悲傷 | 代表個人的自我意識、自信心、魄力。 大腸經 | 我執 | 代表個人的決心、表達自我的個人方式、價值觀。 胃經 | 緊張焦慮 | 代表個人的學習、理解與說話的能力。 脾經 | 憂思 |代表個人對別人情緒的感覺,與外界事物的接納能力。 心經
Thumbnail
❏ 情緒是由經驗、想法和感覺揉合而成的。 ❏ 「感同身受」是想像所產生的心理體驗。 同理心不只是感受他人的痛苦,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以下是從《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摘錄出的思考與讀書筆記。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們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有時會導致負面結果。但這些情緒並非無法掌控。本文將探討情緒、認知和信念之間的關係,並提供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方式來改善心理健康的具體建議。 認知與信念的關係 認知 由 想法 和 信念 組成,而 信念 是由我們的想法和內心的圖像共同構建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這才是認知戰戰略新五感 關鍵字:認知戰戰略, 新五感, 鬆弛感, 氛圍感, 原生感, 存在感, 社交感, 受眾心理, 情感共鳴, 真實自然, 辨識與記憶, 互動交流, 傳播力, 社群運營, 內容共創,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
Thumbnail
為什麼要區分情緒和想法? 在我們的生活中,情緒和想法經常混淆不清。這種混淆會讓我們無法真正理解和處理自己的內心感受,導致心理壓力增加,影響生活質量。保持內心的健康與平衡至關重要,唯有當我們清楚地區分情緒和想法,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內心,進而提升自我覺察,過上更加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如何區分情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情緒表達的六個步驟,包括覺、知、手、允、納、心。這些步驟能夠幫助人們處理自己的情緒,進而達到更好的情緒管理和情緒表達。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閘門:6 衝突(訟卦)-摩擦的閘門⭐⭐ 進步的基本構成元素:「沒有衝突就沒有成長」的定律。 ♥️♥️閘門的涵義♥️♥️ 6號閘門是情緒中心裡,最複雜的閘門,他具有三種察覺力:感覺、情緒、感官。透過這些察覺力, 6號閘門會決定與他人之間的親密程度,就像人體的PH值,建立起身體的屏障
Thumbnail
情緒(Emotions)、感受(Feelings)和心情(Moods)是我們日常體驗的三種不同心理狀態。理解它們的差異,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情緒(Emotions) 情緒是一種強烈且短暫的反應,通常針對特定事件或刺激產生,並伴隨生理上的變化,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的共通
Thumbnail
十二經脈 | 情緒 | 情感能力 肺經 | 悲傷 | 代表個人的自我意識、自信心、魄力。 大腸經 | 我執 | 代表個人的決心、表達自我的個人方式、價值觀。 胃經 | 緊張焦慮 | 代表個人的學習、理解與說話的能力。 脾經 | 憂思 |代表個人對別人情緒的感覺,與外界事物的接納能力。 心經
Thumbnail
❏ 情緒是由經驗、想法和感覺揉合而成的。 ❏ 「感同身受」是想像所產生的心理體驗。 同理心不只是感受他人的痛苦,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以下是從《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摘錄出的思考與讀書筆記。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們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有時會導致負面結果。但這些情緒並非無法掌控。本文將探討情緒、認知和信念之間的關係,並提供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方式來改善心理健康的具體建議。 認知與信念的關係 認知 由 想法 和 信念 組成,而 信念 是由我們的想法和內心的圖像共同構建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這才是認知戰戰略新五感 關鍵字:認知戰戰略, 新五感, 鬆弛感, 氛圍感, 原生感, 存在感, 社交感, 受眾心理, 情感共鳴, 真實自然, 辨識與記憶, 互動交流, 傳播力, 社群運營, 內容共創,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
Thumbnail
為什麼要區分情緒和想法? 在我們的生活中,情緒和想法經常混淆不清。這種混淆會讓我們無法真正理解和處理自己的內心感受,導致心理壓力增加,影響生活質量。保持內心的健康與平衡至關重要,唯有當我們清楚地區分情緒和想法,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內心,進而提升自我覺察,過上更加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如何區分情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情緒表達的六個步驟,包括覺、知、手、允、納、心。這些步驟能夠幫助人們處理自己的情緒,進而達到更好的情緒管理和情緒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