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天篷閒聊學:所謂NG話題與120分的八卦(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在舒適地開啟話題聊天,是一門需要恆久鑽研的學問。
由於網路連載讓讀者反饋變得及時,一位天篷人讀者來訊,抗議我筆下的天篷女性形象偏向「結婚成為家族附庸、每天往瑣碎細節裡鑽、沒有自己的事業」,這位天篷人讀者出生一九八六年,正巧與我同年,他表示自己的同學和朋友圈裡,反而是女性比男性擁有更高的事業成就,許多女同學榮登美國媒體的「三十位三十世代傑出人士」、「四十名四十歲以下成功名人」(30 under 30, 40 under 40) 排行榜,在擇偶取向上也更多元。的確有人和家世背景相當的台美雙重國籍天篷人結婚,也有和其他國籍族群的人共結連理的。
這段回饋對我而言簡直如獲至寶,趕緊回訊請一九八六天篷人再多分享一點,我訪談的多數天篷人年紀超過我十到二十歲,形同是「長一輩、上一代」,這段年齡區間的女性的成長過程面對的社群氛圍更保守,她們通常得回應家長、社會對傳統性別分工的期待,所以我鮮少遇到充分自我實踐的案例。
上一代許多天篷女性必須把重心擺在家庭和教育子女上,很難發展自己結婚或生子之前的事業、興趣和才能,長期以來個人價值取決於丈夫的社經地位、子女的成績表現,於是這份壓抑便異化到對下一代的教養中,有些則是變得異常渴望受到重視和禮遇,在待人接物上赤裸裸地展現出「你是什麼人?配得上我花時間心力對話嗎?」的高姿態,幸好一九八六天篷人沒這種症頭。
與一九八六天篷人敲定了時間,我的期待與焦慮也隨著採訪日將屆俱增,從文字訊息轉變成實際對話,對方有興趣聊些什麼?怎麼聊得開、聊得深呢?縱使我的職業是向人提問再進行書寫,依舊深感自在舒適地開啟話題聊天,是一門需要恆久鑽研的學問。
如何展開閒聊有很多眉眉角角

下層階級話題NG!

閒聊與傾聽的誘因:變得更富足

聽故事的誘因,在取得生存優勢、獲得資源和規避風險
「曉嫚,你之前在跑新聞,應該也見識過不少,來說點有趣的故事吧?」曾有一位天篷貴婦希望我擔綱說書人,講些稀奇見聞度過等待餐廳上菜的時間。
我當時正在進行台灣八大行業的田野調查,一面撰寫報導文學《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的書稿,便描述起採訪情色產業從業人員的奇遇記,但貴婦直接打斷我,並皺著眉頭問:「你為什麼要跟『那種人』講話?」
這句話令我瞬間血壓升高,「叫我說故事的是你,不想聽的又是你,你到底想怎樣?想理解彼此不靠對話難道要通靈?而且什麼叫做『那種人』?你說你說你說呀--」
雖然我滿心都是吐槽,幸好在膝反射嗆聲之前,我的腦海中閃現過八大受訪者的話,他們幾乎每天工作時都必須直面客人自以為是又不請自來的指教,諸如「你幹嘛來做這行?你媽知道你在做八大嗎?你怎麼不多念點書?你讀了大學還來做八大,書都白念啦!缺錢的話,我聽說做什麼賺很大耶,你和你家人怎麼不去做那個?還有你怎麼不去找個有錢人結婚?」
面對各種白目又尖銳的問句,八大人也不是吃素的,總能又搞笑又譏諷,四兩撥千金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35 字、12 則留言,僅發佈於天篷權貴與他們的產地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6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在台灣我們感受不到權貴的存在?有沒有一本書可以快速讓人建立「到底誰是誰?誰又是誰的誰?」的輪廓?一些天篷權貴的參考資料與大家共享。
一個人的才藝可以精進到怎樣的程度、能夠取得怎樣的學位、畢業之後能否出師、出師之後能爭取到哪些機會、最終學藝的投資報酬率有多少,都與社會階級密不可分。
痴心父母古來多,在天篷人的世界觀中,所謂的興趣是必須鑽研到頂尖、成為才藝方能受到承認的,而才藝值得花一生窮究,不然起碼為大學申請書加分增色。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傳統深深烙印在天篷人的教養觀念中,他們的財富確實讓下一代的學習之路更平順,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保證有哪一招能讓下一代青出於藍。
人類的學習動機並不是拿金錢澆灌、父母陪同、教練指導就能夠維繫的,天篷人怎麼設計出讓孩子自動自發追求知識的機制?
天篷媽咪把自己在大學、研究所、高階專業工作辛苦學來的技能,以免費的方式贈送給孩子的學校,來換取孩子受到更多關照,以及結交到「適合的」朋友。
為什麼在台灣我們感受不到權貴的存在?有沒有一本書可以快速讓人建立「到底誰是誰?誰又是誰的誰?」的輪廓?一些天篷權貴的參考資料與大家共享。
一個人的才藝可以精進到怎樣的程度、能夠取得怎樣的學位、畢業之後能否出師、出師之後能爭取到哪些機會、最終學藝的投資報酬率有多少,都與社會階級密不可分。
痴心父母古來多,在天篷人的世界觀中,所謂的興趣是必須鑽研到頂尖、成為才藝方能受到承認的,而才藝值得花一生窮究,不然起碼為大學申請書加分增色。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傳統深深烙印在天篷人的教養觀念中,他們的財富確實讓下一代的學習之路更平順,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保證有哪一招能讓下一代青出於藍。
人類的學習動機並不是拿金錢澆灌、父母陪同、教練指導就能夠維繫的,天篷人怎麼設計出讓孩子自動自發追求知識的機制?
天篷媽咪把自己在大學、研究所、高階專業工作辛苦學來的技能,以免費的方式贈送給孩子的學校,來換取孩子受到更多關照,以及結交到「適合的」朋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去教召感受到的世代差異:😌聊天習慣 30幾歲召員:休息時間對到眼神就要開聊,但不是很會聊天,會用令人不舒服的問卷調查聊法刺探隱私。幾歲?做什麼工作?結婚了沒?生小孩了沒?為什麼不生? 一連串問下來,每一題問完也不延伸話題,還以為他們是我過年時遇到的遠房親戚。
Thumbnail
從被不屑到眾人矢可的這段時間,從"懷疑人生"到"對著幹"......我其實有段時間都很掙扎的內心。 不以婆婆的生意手法去經營,是因為想擺脫....不是老實與道地得買賣模式。 但我卻能理解婆婆的心態,嫁給公公後,也是從死裡做過來的人。2人要養5個小孩,還有位失聰的小叔。 所以她的生意方式是,只要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這篇是和客人的聊天記事,按摩總是有很長的時間跟客人聊天,如果客人沒睡覺的話。 我沒有很喜歡和客人說,你身體這有毛病那有毛病的,這年代了,誰沒點文明病在身上。 很長時間我很喜歡跟客人聊她們工作的內容,我對很多不同的工作內容是好奇的,我的神奇的知識儲備都是這樣聊天聊來的。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繭居族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本文探討繭居族的特徵及其生活方式,提出對社交壓力的看法。
Thumbnail
年輕人與年長者的價值觀落差,容易導致彼此心生不滿,當「溝通無效」的時候,你會選擇如何回應?其中一篇名為【老人有害,年輕太菜】,主要探討在工作場合遇到的溝通與衝突,以極端又帶點諷刺幽默的方式展現不同年齡層之間的心理差異。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我們都自認自己討論他人是理性客觀的。事實上,都只是在用自己的主觀,去猜想我們根本無法知道的客觀。 而既然是主觀猜想的,那跟八卦造謠又有什麼差別?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只是在八卦別人愛八卦這件事而已。 那麼究竟怎麼做,才算是在有意義的討論價值觀,而非沒營養的八卦呢?
Thumbnail
在一個滿是女人的團體裡,免不了,避不開八卦,抱怨,生活間的ㄇㄇ。 尤其是女人團體中的有寬闊的年齡層的時候,更是什麼話題,什麼八卦,什麼都不奇怪。 在這個團體生存,你得學會~ *要放寬眼界,心胸開闊一點 能力強的人,不屑理會一般人。能力平平的,總是看看上面,瞧瞧下面。能力就不行的,往往是八卦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去教召感受到的世代差異:😌聊天習慣 30幾歲召員:休息時間對到眼神就要開聊,但不是很會聊天,會用令人不舒服的問卷調查聊法刺探隱私。幾歲?做什麼工作?結婚了沒?生小孩了沒?為什麼不生? 一連串問下來,每一題問完也不延伸話題,還以為他們是我過年時遇到的遠房親戚。
Thumbnail
從被不屑到眾人矢可的這段時間,從"懷疑人生"到"對著幹"......我其實有段時間都很掙扎的內心。 不以婆婆的生意手法去經營,是因為想擺脫....不是老實與道地得買賣模式。 但我卻能理解婆婆的心態,嫁給公公後,也是從死裡做過來的人。2人要養5個小孩,還有位失聰的小叔。 所以她的生意方式是,只要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這篇是和客人的聊天記事,按摩總是有很長的時間跟客人聊天,如果客人沒睡覺的話。 我沒有很喜歡和客人說,你身體這有毛病那有毛病的,這年代了,誰沒點文明病在身上。 很長時間我很喜歡跟客人聊她們工作的內容,我對很多不同的工作內容是好奇的,我的神奇的知識儲備都是這樣聊天聊來的。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繭居族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本文探討繭居族的特徵及其生活方式,提出對社交壓力的看法。
Thumbnail
年輕人與年長者的價值觀落差,容易導致彼此心生不滿,當「溝通無效」的時候,你會選擇如何回應?其中一篇名為【老人有害,年輕太菜】,主要探討在工作場合遇到的溝通與衝突,以極端又帶點諷刺幽默的方式展現不同年齡層之間的心理差異。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我們都自認自己討論他人是理性客觀的。事實上,都只是在用自己的主觀,去猜想我們根本無法知道的客觀。 而既然是主觀猜想的,那跟八卦造謠又有什麼差別?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只是在八卦別人愛八卦這件事而已。 那麼究竟怎麼做,才算是在有意義的討論價值觀,而非沒營養的八卦呢?
Thumbnail
在一個滿是女人的團體裡,免不了,避不開八卦,抱怨,生活間的ㄇㄇ。 尤其是女人團體中的有寬闊的年齡層的時候,更是什麼話題,什麼八卦,什麼都不奇怪。 在這個團體生存,你得學會~ *要放寬眼界,心胸開闊一點 能力強的人,不屑理會一般人。能力平平的,總是看看上面,瞧瞧下面。能力就不行的,往往是八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