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整理就是少整理,山下英子的《家事斷捨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家事該怎麼減少?第一重要的當然還是物品的減少,除非僱人來打掃。
反反覆覆看了幾遍,一直覺得這本是斷捨離進階實戰手冊。家事,籠統來說是家裡的大小事,但其實就是讓環境和生活維持在軌道上要做的事,而這些事情的複雜程度又和物品的數量有關。所以又回到源頭,減少物品總數才能有效少做家事。
看似簡單的一個東西,擁有它的真正代價是物品+時間+空間+你要為它付出的心力。
有人會說那就靠收納吧,但收納得再好,也還是會佔空間,隨著時間過去,物品會老化甚至毀壞,最後還是要費心思處理。
洗衣服、洗碗、掃地拖地、整理這些例行公事不會消失,但可以減少複雜程度。
山下英子分成三個時段來說明她的日常家事,分別是早上出門前、晚上回家後、週末。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不同,這部分只能參考不能照做。她寫書的時候是一個人獨居,沒有家人寵物,家事的確可以簡化許多。
不過當中最打動我的,居然是看似老生常談的「馬上做」。
就算是一個人獨居也會每天洗衣服;洗完碗盤就用紙巾擦乾,不放瀝水架。一般都會覺得等衣服累積到一定量再一次洗吧,或是亂到一個程度再來收拾吧,但家事本來就是瑣碎的,等累積到一定量再來處理,要花費的精神反而比分次處理高出不少,而且一直等家事累積也會帶來心理壓力。
從前我一直是「等亂了再一次收」派,覺得一直收拾很瑣碎、浪費時間,一次做完也比較有成就感。但其實越拖會越不想做,每次眼睛飄過開始亂的東西,也會覺得有點啊雜。表面上看一次整理比較節省時間成本,卻忽略了在亂度增加的這段時間內,壓力成本增加了,原本能享受環境整潔的時間也變少了。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身為斷捨離始祖的山下英子,坦承她其實很喜歡買包包,只不過他用總量來控制在5-6個。的確,好像開始斷捨離之後,買東西都得小心翼翼的,彷彿買下去就做了什麼錯事一樣,但買這個行為其實是中性的,想清楚了就開開心心地買,真正享受不役於物的自由。
avatar-img
4會員
13內容數
中年少女的生活記錄本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妮絲的第二人生 的其他內容
留白的重要性,不只在於減少雜物、空間開闊,心理上的餘裕會讓你的生活更有彈性、更加舒適,擺脫窮忙。 第一次體會到空間帶來的力量,是在整理客廳之後。
我們買的東西真的是我們想買的嗎? 減少消費之後,銀行帳戶裡的數字增加了,也忍不住問自己這個問題。 事實上,我們對金錢的認識太少,對錢的觀感太容易受到影響。 想想這個有趣的例子。如果你要買一個好吃的生乳捲禮盒送人,店裡的人卻跟你說,5分鐘車程外的另一家店在打折,能省200塊。你會去嗎? 如果你今天要買
自從18年11月開始一個月不買衣服實驗,意外發現沒那麼困難,然後就一直到現在。(中間只買了雙樂福,不算衣服。)在這期間,我把衣物類的購物app都刪掉,把FB/ig上跟這些有關的帳號也取消訂閱,當然email裡的廣告信也做了一次清理。 這幾個月慢慢實作下來,說實在感覺滿清爽的,家裡雜物變少了,找不到
本日進度:就讓過去留在過去吧。 這幾天進入可怕的回憶戰場,把10–25歲狠狠回顧了一把,不得不佩服自己,真是什麼垃圾(?)都留下來了。 有人說這是捨不得的青春,有人說這種症頭代表沒辦法活在現在跟未來,嗯,大概都有那麼一點。幸好年歲沒有虛長,即使翻以前寫的東西還是那麼羞恥,看從前的照片還是會感嘆膠原
我家有兩個不用想就知道的巨大黑洞,一個是衣櫃,一個是書櫃。這兩個地方很直接總結了一個人的外表跟內心世界。 我的衣櫃旁邊常年擺著一個裝不滿的回收袋,其實是早就曉得這個龐然大物快喘不過氣來了,該整理了,但老是用總總原因像是太忙、還有很多其他事要做來塘塞自己。 一旦開始收拾,第一個碰到的問題
讀這本書的期間,大概有三次以上忍不住放下書,跑去衣櫃前面檢視。那是一種看見某個答案迫不及待的心情。 很多極簡主義者打開他們的衣櫃,裡頭常常只有10–20件這種難以想像得少的衣物,也常會
留白的重要性,不只在於減少雜物、空間開闊,心理上的餘裕會讓你的生活更有彈性、更加舒適,擺脫窮忙。 第一次體會到空間帶來的力量,是在整理客廳之後。
我們買的東西真的是我們想買的嗎? 減少消費之後,銀行帳戶裡的數字增加了,也忍不住問自己這個問題。 事實上,我們對金錢的認識太少,對錢的觀感太容易受到影響。 想想這個有趣的例子。如果你要買一個好吃的生乳捲禮盒送人,店裡的人卻跟你說,5分鐘車程外的另一家店在打折,能省200塊。你會去嗎? 如果你今天要買
自從18年11月開始一個月不買衣服實驗,意外發現沒那麼困難,然後就一直到現在。(中間只買了雙樂福,不算衣服。)在這期間,我把衣物類的購物app都刪掉,把FB/ig上跟這些有關的帳號也取消訂閱,當然email裡的廣告信也做了一次清理。 這幾個月慢慢實作下來,說實在感覺滿清爽的,家裡雜物變少了,找不到
本日進度:就讓過去留在過去吧。 這幾天進入可怕的回憶戰場,把10–25歲狠狠回顧了一把,不得不佩服自己,真是什麼垃圾(?)都留下來了。 有人說這是捨不得的青春,有人說這種症頭代表沒辦法活在現在跟未來,嗯,大概都有那麼一點。幸好年歲沒有虛長,即使翻以前寫的東西還是那麼羞恥,看從前的照片還是會感嘆膠原
我家有兩個不用想就知道的巨大黑洞,一個是衣櫃,一個是書櫃。這兩個地方很直接總結了一個人的外表跟內心世界。 我的衣櫃旁邊常年擺著一個裝不滿的回收袋,其實是早就曉得這個龐然大物快喘不過氣來了,該整理了,但老是用總總原因像是太忙、還有很多其他事要做來塘塞自己。 一旦開始收拾,第一個碰到的問題
讀這本書的期間,大概有三次以上忍不住放下書,跑去衣櫃前面檢視。那是一種看見某個答案迫不及待的心情。 很多極簡主義者打開他們的衣櫃,裡頭常常只有10–20件這種難以想像得少的衣物,也常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你是否曾經面對家中堆積如山的物品而感到無從下手?斷捨離作為一種整理和生活方式,不僅能幫助你釋放居家空間,還能帶來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本篇居家整理師將帶你了解斷捨離的核心理念、實踐原則,並提供具體的整理步驟,幫助你告別雜亂,過上更加簡單而有質感的生活。
Thumbnail
一直都覺得,花時間整理環境,是件浪費時間的事。不是只要找得到要用的東西,就好了嗎?為什麼一定要收納得很乾淨、很整齊呢? 但山下英子認為,「不懂得放手,只會徒增包袱與負累,讓人生越來越沉重。雜亂無章的不只是環境,而是你的人生。」
Thumbnail
海苔醬認真實施斷捨離也過了一年多,托先前閱讀過這兩本書「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我決定簡單的生活」讓自己開始了有趣的自我成長之路(笑)!從小東西開始每日丟一物實踐,把實際練習的小感想做一些簡單紀錄,現在回頭看在斷捨離、整理、購物心態上真的是成長不少,當這些小技巧內化成自己習慣後,也發現越來越有
Thumbnail
日本整理女王山下英子在她的暢銷書《斷捨離》中,提到了「One Out, One In」這個方法: 把雜物整理完畢,並按照7、5、1的公式收納好之後,未來若想入手一件新物品,就必須先捨棄一件現有的物品。注意要先「捨棄」,再「補上」,這樣才不會因疏忽而讓物品變多。反覆進行「一出一進」,我們將會發現,自
Thumbnail
讓生活更簡單:一個普通人的斷捨離之旅 什麼是斷捨離? 你是否曾經在家裡感到過壓力,因為周圍堆滿了各種不需要的東西?你是否經常找不到重要的物品,因為雜亂讓你無從下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斷捨離可能就是你需要的解決方案。 斷捨離(Danshari)是一種源自日本的生活哲學,由山下英子(Hidek
Thumbnail
雜物充斥的生活空間會給人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壓力和沉重感,舒適自在的空間才會讓人覺得安心、安全。「家」應該是讓人感到放鬆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想往外「逃」。
Thumbnail
整理是很麻煩的事,但是,東西雜亂的時候,還是要整理。不整理就會愈來愈亂,甚至妨礙日常生活。花時間整理好後,還要維持整齊。 想要整理好東西,並維持整齊,這需要一些方法。因此,教人整理東西的整理術,就很重要了。 之前,就有些整理術的書籍。2000年開始,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受到瑜珈的影響,提倡斷捨離
Thumbnail
這本書書名是《不丟東西的整理術》,還有個副標題:”放不掉的記憶與情感,再也無須斷捨離!”。 2000年起,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在日本舉行斷捨離講座,提倡斷捨離,並出版斷捨離的書,成為暢銷書。之後很多談整理的書,也都在談斷捨離。甚至,還有人提倡比斷捨離更極端的極簡主義。
Thumbnail
這本書簡單介紹瞭如何透過每天丟棄一件物品的方式來簡化生活。該書作者分享了從日常物品整理到購物方法,以及如何減少物品的故事和方法,提倡以輕鬆方式減少日常物品,並享受更有意義的生活。這本書對於減少過度購物、整理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效率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你是否曾經面對家中堆積如山的物品而感到無從下手?斷捨離作為一種整理和生活方式,不僅能幫助你釋放居家空間,還能帶來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本篇居家整理師將帶你了解斷捨離的核心理念、實踐原則,並提供具體的整理步驟,幫助你告別雜亂,過上更加簡單而有質感的生活。
Thumbnail
一直都覺得,花時間整理環境,是件浪費時間的事。不是只要找得到要用的東西,就好了嗎?為什麼一定要收納得很乾淨、很整齊呢? 但山下英子認為,「不懂得放手,只會徒增包袱與負累,讓人生越來越沉重。雜亂無章的不只是環境,而是你的人生。」
Thumbnail
海苔醬認真實施斷捨離也過了一年多,托先前閱讀過這兩本書「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我決定簡單的生活」讓自己開始了有趣的自我成長之路(笑)!從小東西開始每日丟一物實踐,把實際練習的小感想做一些簡單紀錄,現在回頭看在斷捨離、整理、購物心態上真的是成長不少,當這些小技巧內化成自己習慣後,也發現越來越有
Thumbnail
日本整理女王山下英子在她的暢銷書《斷捨離》中,提到了「One Out, One In」這個方法: 把雜物整理完畢,並按照7、5、1的公式收納好之後,未來若想入手一件新物品,就必須先捨棄一件現有的物品。注意要先「捨棄」,再「補上」,這樣才不會因疏忽而讓物品變多。反覆進行「一出一進」,我們將會發現,自
Thumbnail
讓生活更簡單:一個普通人的斷捨離之旅 什麼是斷捨離? 你是否曾經在家裡感到過壓力,因為周圍堆滿了各種不需要的東西?你是否經常找不到重要的物品,因為雜亂讓你無從下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斷捨離可能就是你需要的解決方案。 斷捨離(Danshari)是一種源自日本的生活哲學,由山下英子(Hidek
Thumbnail
雜物充斥的生活空間會給人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壓力和沉重感,舒適自在的空間才會讓人覺得安心、安全。「家」應該是讓人感到放鬆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想往外「逃」。
Thumbnail
整理是很麻煩的事,但是,東西雜亂的時候,還是要整理。不整理就會愈來愈亂,甚至妨礙日常生活。花時間整理好後,還要維持整齊。 想要整理好東西,並維持整齊,這需要一些方法。因此,教人整理東西的整理術,就很重要了。 之前,就有些整理術的書籍。2000年開始,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受到瑜珈的影響,提倡斷捨離
Thumbnail
這本書書名是《不丟東西的整理術》,還有個副標題:”放不掉的記憶與情感,再也無須斷捨離!”。 2000年起,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在日本舉行斷捨離講座,提倡斷捨離,並出版斷捨離的書,成為暢銷書。之後很多談整理的書,也都在談斷捨離。甚至,還有人提倡比斷捨離更極端的極簡主義。
Thumbnail
這本書簡單介紹瞭如何透過每天丟棄一件物品的方式來簡化生活。該書作者分享了從日常物品整理到購物方法,以及如何減少物品的故事和方法,提倡以輕鬆方式減少日常物品,並享受更有意義的生活。這本書對於減少過度購物、整理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效率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