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在在親子教育中“陪伴”最常被提出,但是怎樣才叫做是一個好的陪伴過程呢?對許多父母親來說這又是一個惱人的難題;這讓我想到小孩小學三年級的一個過程,在敘述前想請各位思考一下,當小孩以嘶喊的音量大哭時,我們自己可以忍受多久的時間。
……………………………………..
小孩出生時,全家歡欣鼓舞的充滿歡樂,隨著小孩慢慢長大,開始有個性想法但又沒有完整表達能力時,便常用哭來表示,在自己不知如何面對且又遇到工作或生活上的困境時,面對小孩時是完全沒有耐心的,所以在小孩3-6歲的階段時,就常因不知小孩的狀況再加上自己的情緒,對小孩進行了懲罰,如罰跪、罰站、限制哭泣、責罵…等等,無形中也讓小孩累積了不少情緒與壓力而不自知。
在小孩到小學三年級時,小孩因學校的狀況或與朋友間的衝突因而造成情緒上的波動,所以回到家就會出現不聽話的反應,剛開始自己還不了解狀況,然後又一直問不出原因時,情緒難免波動而責罵了小孩,小孩因委屈而哭泣,或許是以前曾被我限制哭泣,所以也不敢哭得太大聲,此時自己發現情況似乎有異,因為連一些簡單、輕微的要求或責罵,小孩也很容易哭泣,所幸自己也已進行了幾年的學習與成長,便重新靜下心來引導小孩,協助進行情緒宣洩,不做還好,一做下去小孩淚水如潰堤一般湧出,哭聲越來越大,大到曾經在隔天鄰居問我是不是家暴。
小孩就這麼哭了快一個月,在這一個月內從每星期哭三次、每次2-3小時,慢慢地降低頻率與聲量,一個月後有一天,當小孩哭完後我詢問小孩還要哭嗎,小孩回答我哭完了,過了幾天開玩笑地再詢問小孩,這幾天怎麼沒哭,小孩回答沒什好哭的了,這時我才確定從小累積在小孩身上的情緒已經抒發完畢,自此之後,小孩哭的次數微乎其微,且大多是感動、自責或自我要求未達到才會哭泣。
在這一個月內我做了什麼,其實很簡單,但也不是那麼容易,每當小孩開始哭時,我就會把電視關掉、手機放下,靜靜坐在旁邊陪著,遞遞衛生紙,不打擾但也讓小孩知道自己在旁邊,關心、關注著小孩狀況但不多嘴及做無謂的動作,在小孩表達需要時才會有碰觸或擁抱,讓小孩處在一個安全的氛圍中。
很多人或許會以為陪伴就是一定要詢問很多事,對小孩的所有事都要一清二楚,在過程中參雜了過度的擔心與關心,反而讓小孩無法安心紓發、表達情緒與想法,要有優質的陪伴,必須先調整好自身的身心狀態,或許這就是“陪伴”困難的地方吧!
您能平靜地在小孩身邊聽著多久的大聲哭喊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自己漫長的自我成長道路上,經驗了自我覺察與接納、珍愛自己,一路以來跌跌撞撞,所幸有導師指引與夥伴相伴,讓人生道路慢慢地平順與廣闊,自己經驗過最谷底的黑暗,也經歷過從谷底往上爬的艱辛,願藉由分享生命經驗來陪伴正在從谷底往上爬的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閱讀教養”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重點,主要培養小孩的三大能力: 1. 擷取資訊的能力 2. 統整解釋的能力 3. 省思評鑑的能力 並藉此讓小孩成為終生學習者,備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果小孩能在20歲就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那未來的生命會是如何的精彩與豐富
    “閱讀教養”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重點,主要培養小孩的三大能力: 1. 擷取資訊的能力 2. 統整解釋的能力 3. 省思評鑑的能力 並藉此讓小孩成為終生學習者,備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果小孩能在20歲就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那未來的生命會是如何的精彩與豐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聽到別人的小孩哭鬧,我們的情緒往往容易被影響,煩躁、易怒的感覺瞬間湧上心頭。但試想一下,若哭鬧的是自己的小孩,你會有何反應? 當我親手抱起自己的小孩,儘管他在懷裡哭到聲嘶力竭、臉頰泛紅,我卻無法生氣。我反而仔細觀察起他的小臉蛋,不敢太用力地搖晃他,語氣變得柔和甚至帶點幼稚地問他:「怎麼啦?哪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不但會哭,而且會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對吧?我也知道這件事,但是我的忍耐力總是不夠用,特別是在自己也承受壓力或勞累的情況下,最終,孩子崩潰了,我也崩潰了⋯⋯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2021.3.6 前幾天去二階當小助理時,在某段冥想老師請我去摸著一位在過程中痛哭的同學的背給予她支持的力量, 看著同學像個孩子般的放聲大哭,也許是她願意放開自己的一切,任由喉嚨將心裡的感受用力嘶吼哭喊出來,那時的我一邊抱著她、一邊覺得好感動 !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聽到別人的小孩哭鬧,我們的情緒往往容易被影響,煩躁、易怒的感覺瞬間湧上心頭。但試想一下,若哭鬧的是自己的小孩,你會有何反應? 當我親手抱起自己的小孩,儘管他在懷裡哭到聲嘶力竭、臉頰泛紅,我卻無法生氣。我反而仔細觀察起他的小臉蛋,不敢太用力地搖晃他,語氣變得柔和甚至帶點幼稚地問他:「怎麼啦?哪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不但會哭,而且會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對吧?我也知道這件事,但是我的忍耐力總是不夠用,特別是在自己也承受壓力或勞累的情況下,最終,孩子崩潰了,我也崩潰了⋯⋯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2021.3.6 前幾天去二階當小助理時,在某段冥想老師請我去摸著一位在過程中痛哭的同學的背給予她支持的力量, 看著同學像個孩子般的放聲大哭,也許是她願意放開自己的一切,任由喉嚨將心裡的感受用力嘶吼哭喊出來,那時的我一邊抱著她、一邊覺得好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