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體認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那麼,德國又是如何在幼兒時期就教育孩子認識及掌握情緒的呢?
首先,情緒是一種表達方式,在還未學習用語言表達前,幼兒最直接的感受便會藉由情緒反應表達。當幼兒感受到許多的第一次時,例如:第一次喪失愛犬的感覺、第一次東西被搶的感覺、第一次感到不公平的感覺、第一次吸不到奶嘴的感覺、第一次家裡有新成員(寶寶)的感覺時。這些新的、陌生的感受,讓幼兒產生很多新的情緒體驗,例如:害羞、害怕、挫折、嫉妒等。而0~6歲的階段,便是讓幼兒逐漸認識自己的情緒、適切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學會用語言溝通交流情緒。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剛學會以語言表達情緒的幼兒,其語言亦沒有好壞之分。沒有人天生就知道何謂謊話、何謂實話。在4歲以下還分不清楚現實與想像的差異時,幼兒無意間說出謊話是很正常的。有時可能只是想引起大人注意或為了不被處罰,而非故意的欺騙。重要的是,鼓勵幼兒誠實,而不是處罰其說謊。讓幼兒願意說實話,知道說實話才能真正獲得理解、獲得幫助,自然便認為沒有說謊的必要。
在尚未學習如何控制情緒之下,幼兒的哭鬧反應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異常的情緒起伏,就必須注意背後是否隱藏著難以表達的情緒。從學會語言、應用語言表達再到用語言溝通,是階段性的。首先要營造讓幼兒願意開口說話的環境,讓幼兒多說、多透過語言表達、進而逐漸掌握語言背後的意義。因此,起出很多問題應該避免幼兒回答「是」或「否」的問法,而是讓幼兒願意多說、甚至重複的說,並且不以強硬的方式逼幼兒說(例如:幼兒剛學會一點英語,就硬逼他跟其他幼兒說英語,這只會使幼兒喪失主動說英語的樂趣)。
為何用語言溝通情緒在幼兒園是重要的?例如:學會懂得用語言說「不」。知道用語言表達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事,這跟禮貌不禮貌、尊重不尊重無關係,只要我們不喜歡、不願意,就有權利表達抗議。懂得說「不」代表幼兒已真正融入團體生活,保有與不公平事物抗衡的勇氣,並明白自己有發聲的權利,而不是始終態度消極地當個沉默的被害者。雖然保持安靜並低頭不語,能安全地免於責難,卻也因此失去練習表達自我需求的陳述能力。台灣家長在遇到親戚朋友時,常會在對方要求下將幼兒給親戚朋友抱一下、甚至親一下。此舉容易使孩子對身體安全的理解產生模糊的灰色地帶,若幼兒因為厭惡卻又不敢說不,將弱化對自己情緒及身體的主權。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我們都有權利生氣,沒有一個人需要為他的情緒受到處罰,但在生氣之後呢?藉由適切的言語表達,能夠紓解緩和內心所承受的高壓情緒。這也就是為什麼難過的時候,我們必須找個人說說話。而懂得面對情緒、釋放情緒便是自我認識、建立自信的第一步。
學習面對情緒、釋放、接受情緒並懂得適切的表達情緒後,幼兒自然會產生自信。台灣的家長常在幼兒受傷時、挫折時說:「早就告訴過你……,你不聽我的話有什麼用?」先行動後思考是幼兒的天性。當幼兒受挫產生情緒時,正是練習誠實面對自己內心聲音的時候。幼兒經由反思理解到自己的錯誤,理解情緒被後的原因,日後便能在相信自己的基礎上,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
即便是德國幼兒園每星期的「無玩具日」,也不必擔心幼兒會感到無聊。若他感到無聊的情緒、討厭這樣的情緒,他也有能力與自信克服。最怕的是,家長遇到幼兒鬧情緒時,就請出手機保母或電視保母。久了,幼兒被動且無須思考地接受資訊,便容易會感到無聊。因為幼兒玩的能力、創造力、想像力逐漸被削弱,並逐漸喪失了主動好奇的天性。
幼兒的情緒亦會從家長處理情緒的方式中學習。家長若失控,幼兒就會有樣學樣。家長必須時時提醒自己避免對幼兒大吼大叫,因為那不過是告訴他你沒辦法了。而當幼兒產生不當的行為(如:惡言相向),那便是幼兒在發出自己無法處理情緒的求救信號,這時成熟的大人應該要有能力協助幼兒處理情緒。強悍的虎爸/虎媽式教育,只會讓幼兒喪失面對情緒、建立自信的勇氣。
當大人不強逼幼兒事事順從,而是理解他的情緒,讓他有選擇情緒的自由。幼兒便會學到如何自律並不強踏他人的底線,同理他人情緒方面的能力也就自然跟著提升。如同教育幼兒分辨事實與看法,理解同樣的事實會有不同的看法,進而學習改變、解釋自己看法的能力。想法會決定我們如何感受,而感受會決定我們的行為。下一篇將從德國的幼兒教育對比台灣的職場關係,討論在職場上我們如何處理情緒?如何建立自信?如何依舊能夠在玩中學習?
20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