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的線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什麼樣的組織需要管理? 或說,什麼樣的團隊不用管理?

這,沒有一定的答案!

如果有,那就不會有很多理論來說明組織或績效。

但是,想想大自然,魚群、鳥群飛翔時,為什麼整群會以相同方向前進? 想想交響樂隊演奏時,各式各樣的樂器為什麼可以借指揮的手,呈現和諧的音樂? 想想非營利組織或志工,沒有金錢或約束而能主動積極完成任務?
雖然沒有答案,但卻有一些線索:
  • 組織或團隊有清晰的目的或使命,而這目的與使命是否能連結到個人的目的或使命。
  例如: 荷蘭有個居家照護的組織Buurtzorg(博祖克)採取信任自主性的團隊合作,沒有績效管理指標,只有清晰的使命。沒有管理者,只有教練與團隊。教練給予專業的指導,團隊分工並給予成員支持,相互分享案例,針對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討論與修正。(可以參考其成果、員工滿意度等)
  • 同儕力量比管理者更直接,更容易影響到每個人的表現。 
  例如: 泳渡日月潭、馬拉松長跑時,領先群與落後群拉開後,每個人的表現會受到旁邊人影響,所以落後群內的人如果沒辦法衝到領先群,那結果就會是落後群的時間,這時就算耳邊有教練在嘶吼,團體無形的手還是會產生相當的阻力。
  • 節奏決定團隊的力量,鬆散的節奏或不同步的運作,會讓接力賽跑掉棒失誤,甚至造成相互的抱怨與指責。
  例如: 團隊跑步,隊長的速度與跟著腳步的口令就是讓團隊的步調維持,這樣體力強、弱的人也能夠達成目標。這樣的動作,也可以在拔河與管弦樂隊中看到。
組織的領導人要做什麼,不妨先想想組織的使命,最好能以圖像的方式讓團隊清楚了解與認同,更進一步連結到個人的使命。讓有共同使命的人聚在一起,就會形成同儕的力量,並影響到團隊所有人。並讓團隊找到節奏,依節奏分工合作,什麼時間產出什麼,讓合作不是靠感覺或猜測,而是有相同的規則與運作邏輯。
所以,簡單來說,把跑道的界線畫清楚,找喜歡跑步的人下場跑,讓場上的人知道方向後開始跑,給予跑百米或馬拉松的節奏,以及提醒跑出跑道的人修正腳步。接下來就是鼓勵跑得快的人,跑得快的人會慢慢影響到整體速度,進而讓團隊效果出現。這樣,領導者才不用跟在每位跑者後面,只要注意方向有沒有偏差、跑道界線有沒有模糊、節奏有沒有跑掉,其結果自然不用多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成功的團隊就像一艘方向明確的船,有清晰的目標、有效的策略和良好的關係支撐。一致的方向能聚焦資源,明確的策略讓行動有序,而良好的關係則是潤滑劑,讓合作更加順暢。本篇文章從實際案例出發,剖析這三大要素如何影響績效,並提供具體方法與日常練習,幫助你打造一支高效能的夢幻團隊!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團隊」時,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但事實上,許多表面上看起來是團隊的群體,其實只是一群湊在一起的「團體」罷了。團體與團隊的本質差異在於是否擁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且每個人都深刻認同的目標。只有當目標清晰、行動一致時,團隊才真正形成。因此,讓我們從這個觀點出發..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創業團隊在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心法和經驗,並提到適當的小里程碑能夠維持團隊的前進動力,以及創造溝通環境的自由性,減少溝通上的不安。
Thumbnail
飛盤協會比賽在一旁外行地觀賞,心裏出現兩個疑問:1.飛盤那麼輕為什麼選手投擲前總是要投不投的是在《集氣》嗎? 2.不規則的場地如何判斷OB(出界)?一貫抱持有疑問一定要得到解答的個性,在下等到選手賽程暫歇時提問了,熱情的選手們答覆如下⋯⋯
很多事物其實是相通的,就如同物理學的定律在地球上萬物皆遵守ㄧ般。 對於領導者(Leader)而言更是如此。 這邊不用管理者,而是使用領導者(Leader),因為很多管理者,充其量只是高級打工仔,管理者不見得有能力當Leader。 開計程車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客人。 他們上車之後對於他們的目標是不明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一個高效能的組織,成員們必須具備「去中心化」的思維,但學校的行政體系在設計時就是以科層體制為藍圖,且組織架構是固定的,改變不太容易。
Thumbnail
成功的團隊就像一艘方向明確的船,有清晰的目標、有效的策略和良好的關係支撐。一致的方向能聚焦資源,明確的策略讓行動有序,而良好的關係則是潤滑劑,讓合作更加順暢。本篇文章從實際案例出發,剖析這三大要素如何影響績效,並提供具體方法與日常練習,幫助你打造一支高效能的夢幻團隊!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團隊」時,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但事實上,許多表面上看起來是團隊的群體,其實只是一群湊在一起的「團體」罷了。團體與團隊的本質差異在於是否擁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且每個人都深刻認同的目標。只有當目標清晰、行動一致時,團隊才真正形成。因此,讓我們從這個觀點出發..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創業團隊在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心法和經驗,並提到適當的小里程碑能夠維持團隊的前進動力,以及創造溝通環境的自由性,減少溝通上的不安。
Thumbnail
飛盤協會比賽在一旁外行地觀賞,心裏出現兩個疑問:1.飛盤那麼輕為什麼選手投擲前總是要投不投的是在《集氣》嗎? 2.不規則的場地如何判斷OB(出界)?一貫抱持有疑問一定要得到解答的個性,在下等到選手賽程暫歇時提問了,熱情的選手們答覆如下⋯⋯
很多事物其實是相通的,就如同物理學的定律在地球上萬物皆遵守ㄧ般。 對於領導者(Leader)而言更是如此。 這邊不用管理者,而是使用領導者(Leader),因為很多管理者,充其量只是高級打工仔,管理者不見得有能力當Leader。 開計程車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客人。 他們上車之後對於他們的目標是不明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一個高效能的組織,成員們必須具備「去中心化」的思維,但學校的行政體系在設計時就是以科層體制為藍圖,且組織架構是固定的,改變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