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多看一眼,世界就多一分光彩

 有一次和某位外科醫師閒聊,談到行業的辛勞,他對我說了一個故事:
 一位外科教授上課時告訴學生:「當外科醫師需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不會反胃,第二、觀察力要強。」說著伸出一隻手指,沾了一碟看來令人作嘔的液體,張口舔舔手指,然後要全班學生照著做。學生們只好硬著頭皮依序照做一遍,做完後,教授笑著說:「恭喜各位同學通過了第一關測驗,但第二關卻都沒通過,因為你們沒注意到我舔的手指,並不是我探入碟中的那根手指。」
 這個故事以前就聽過,而且好像稍微被改動了,但由一個外科醫師說出來,似乎就顯得特別具有說服力。沒錯,要當一個稱職的外科醫師必須不能對噁心的東西反胃,而且要有非常敏銳細膩的觀察力;但那些學生為什麼沒有注意到教授用的是不同的手指頭呢?最可能的原因當然是多數人在看東西時都不是很專注,只停留在「視而不見」、「觀而不察」的層面;另一個原因是學生在「不會反胃」意念的引導下,只關注碟子裡的液體和教授嘴舔手指頭的動作,而忽略了是否為同一根手指。
 我們對外在訊息的接收,百分之八十五來自視覺,但我們的眼睛能接收到的光譜不僅狹隘,即使在可見的範圍裡,又因上面兩個因素而「漏看」了很多訊息,所以,我們不僅無法看到人、物、事、世界的全貌,連可以看到的部份也經常是七零八落的。不相信嗎?下面還有一個簡單的實驗:
 如果你是一個戴手錶的人,那麼請你不看手錶,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一、你手錶上表示小時的數字是阿拉伯數字、羅馬字、斜線或黑點?
二、你手錶錶面上的十二個數字是都一樣,或者是3、6、9、12這四個數字用不同的符號表示?
 三、你手錶的表面是什麼顏色?時針、分針和秒針又是什麼顏色?
 作答時間約一分鐘(自己估量,勿看手錶)。回答完後,再看看你的手錶,核對答案正確與否。
 如果三題都答對了,那麼恭喜你,你是個「觀察入微」的人。根據調查,大部分的人在回答時,都出現了一些錯誤。一個人一天看手錶要看上幾十次,一年會看上近三萬次,而手錶的面積不到一平方吋,這樣的觀察次數可說相當豐富。但大部分的人對戴在他們手上,每天要看上近百次的的手錶,卻「漏看」了太多東西,而顯得非常「陌生」。
 為什麼呢?因為大家在看手錶時,只是想看時間,就是這種實用的態度或先入為主的意念,讓我們產生「選擇性目盲」,而忽略了手錶所能提供的其他百分之九十的視覺訊息。看手錶如此,看其他東西、看人、看事、看世界的情況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而我們對外界的認知就建立在這樣「疏漏」的訊息上,也許只是比「瞎子摸象」好一些而已。
 我以前寫作常鼓勵大家要培養開闊的視野,但這個「視野」多少是抽象的,在現實生活裡,我的視覺經常是漫不經心的。以前即曾被妻子抱怨說她換了髮型,但我卻好幾天都視若無睹;我一聽大驚!果真是如此!她可能認為我對她只是「隨便看看」……這,真是太傷感情了!在反躬自省後,發現自己在看人時常犯一個毛病: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眼就挪開視線,雖然可以將它解釋成我並不太注重或關心人的外表;但多看幾眼,看仔細一點,並對察覺到的訊息或不同表示關切,特別是對至親好友,應該也是真情流露該有的起碼表現吧!
 在以關心的眼神對妻子、父母和兒女多看幾眼、看得更詳細一點後,我發現了很多以前被我忽略的訊息,譬如我注意到妻子外出時改背了一個橘紅色的皮包,我想了很久,才想起那是以前去英國時,女兒陪她在一家免稅店買的。有一次外出,我看著那個皮包,說:「這是在劍橋大學那邊買的吧?好東西就要盡快拿出來用,捨不得用,到頭來都報廢了!」妻子似乎對我對她的「觀察入微」感到滿意,摸摸皮包說:「是啊!」然後談起女兒,還有我們去劍橋大學找她時發生的一些趣事,讓我覺得因為我的一個「視覺關注」而帶出了很多美好的聯繫。
 我想,過去因為我的「視而不見」、「觀而不察」,不只讓我「漏看」了很多東西,而且讓生命失去了很多情趣;但要改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就從每天清晨的散步做起。以前總是喜歡眼睛「向內看」,想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如今則是眼睛「朝外看」,心無旁鶩地去留意沿途上出現的路樹、花草、住家、早餐店,對擦身而過的陌生人行注目禮、主動和他們打招呼;停下腳步觀賞在我眼前靜靜綻放的陌生花朵,到形色App進一步去認識她們的名字和身世。
 結果一個月下來,因為自己的「視覺關注」,而使我對住家附近的環境、景觀、人情等都有了更深刻而親切的認識,並因為這種認識而對能夠住在這裡有了更滿意與安詳自在的感覺。
 現在,我總算比較能了解普魯斯特所說:「我們需要的不是新的景觀,而是新的眼光。」這句話的真正含意,不管在哪個領域,要想發現新大陸,我們需要的不是什麼高超的眼界或眼光,而是充滿好奇與關注的眼睛,心無旁鶩地對眼前的人與事物多看幾眼、看詳細一點,那也許就能開啟一個更豐富的人生。
歡迎光臨我在方格子的四個專題:
《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
《120個兩性迷思》
《創意100擊》
《變態心理檔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