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陶傑勿再曲解《論語》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筆者按:陶傑在香港號稱才子。
陶傑在光明頂說:「…儒家的孔子,對所謂「口才」最反感,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對於說話不夠流利的,孔子反而欣賞其經驗和成績:『剛毅木訥近仁』。意思就是:一張嘴越會說的,越是王八蛋,講話口齒不清的,反而有實質…」云云。其實,陶傑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所謂「剛毅木訥」者,乃四種資質。剛,公正無欲;毅,果敢堅忍;木,性情質樸;訥,說話遲鈍。有了以上四種資質,才算近於有仁德。故此,並非單單口齒不清就是有實質。陶傑對這句話的解釋,只是斷章取義而已。
另外,孔子對口才好的人並不反感,弟子中口才比較出眾者如子貢,難道不是孔子的愛徒嗎?孔子晚年(當年約72歲)重疾初愈,朝夕在門口等待子貢來訪,好像要見子貢的最後一面,那是多麼深厚親切的期望?怎會對口才好的人就反感呢?孔子說的「巧言令色」者,乃指哪些滿口花言巧語,裝著討人喜歡的臉色的人,而並非指口才好的人。陶傑又是在斷章取義啊!
2014年2月16日
另按:孔子死後,一般弟子居喪三年,期滿散去;而哪個口才出眾的子貢,再守喪三年,可見師徒情深啊!
再按:每每提起一些文學家的名字,例如:杜甫、白居易、徐訏…等等,陶傑都必定錯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師友來問: 葉老師:我最近想起「子見南子」的故事,當時南子名聲這麼差,見南子必會遭人非議,為何孔子仍然去見呢?
    昨晚寫了【「君君、臣臣」是君權主義嗎?】這篇長文,再三閱讀,覺得有兩個點,還挺滿意的。 自彈自唱,君以為然乎?
    過去提起「君君、臣臣」這句話,不少人就批判儒家屬於君權主義;也就是說,儒家是主張君尊臣卑,君上臣下,純屬上下從屬的關係。
    什麼叫做「大學」呢? 什麼叫做「大學之道」呢?
    黑耗子、白耗子,不被抓到就是好耗子。
    二揀一,寧可失人呢,還是甘願失言?
    師友來問: 葉老師:我最近想起「子見南子」的故事,當時南子名聲這麼差,見南子必會遭人非議,為何孔子仍然去見呢?
    昨晚寫了【「君君、臣臣」是君權主義嗎?】這篇長文,再三閱讀,覺得有兩個點,還挺滿意的。 自彈自唱,君以為然乎?
    過去提起「君君、臣臣」這句話,不少人就批判儒家屬於君權主義;也就是說,儒家是主張君尊臣卑,君上臣下,純屬上下從屬的關係。
    什麼叫做「大學」呢? 什麼叫做「大學之道」呢?
    黑耗子、白耗子,不被抓到就是好耗子。
    二揀一,寧可失人呢,還是甘願失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
    Thumbnail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雍也第六) 。  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善辯,與宋朝那樣美貌,那就很難免害于今天這個世道』。  而,與;祝鮀(tuó),衛國大夫,能言善辯,受到衛靈公重用;宋朝:宋國的公子,名朝,因長得帥受衛靈公寵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第三)  孔子說:『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不能以禮相待,很苛刻;行禮時不恭敬,敷衍了事;赴喪而不哀切,神色舉止滿不在乎,這樣的人,我還能怎麼看待他呢?』 孔子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
    Thumbnail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雍也第六) 。  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善辯,與宋朝那樣美貌,那就很難免害于今天這個世道』。  而,與;祝鮀(tuó),衛國大夫,能言善辯,受到衛靈公重用;宋朝:宋國的公子,名朝,因長得帥受衛靈公寵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第三)  孔子說:『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不能以禮相待,很苛刻;行禮時不恭敬,敷衍了事;赴喪而不哀切,神色舉止滿不在乎,這樣的人,我還能怎麼看待他呢?』 孔子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