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請陶傑勿再曲解《論語》

    筆者按:陶傑在香港號稱才子。
    陶傑在光明頂說:「…儒家的孔子,對所謂「口才」最反感,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對於說話不夠流利的,孔子反而欣賞其經驗和成績:『剛毅木訥近仁』。意思就是:一張嘴越會說的,越是王八蛋,講話口齒不清的,反而有實質…」云云。其實,陶傑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所謂「剛毅木訥」者,乃四種資質。剛,公正無欲;毅,果敢堅忍;木,性情質樸;訥,說話遲鈍。有了以上四種資質,才算近於有仁德。故此,並非單單口齒不清就是有實質。陶傑對這句話的解釋,只是斷章取義而已。
    另外,孔子對口才好的人並不反感,弟子中口才比較出眾者如子貢,難道不是孔子的愛徒嗎?孔子晚年(當年約72歲)重疾初愈,朝夕在門口等待子貢來訪,好像要見子貢的最後一面,那是多麼深厚親切的期望?怎會對口才好的人就反感呢?孔子說的「巧言令色」者,乃指哪些滿口花言巧語,裝著討人喜歡的臉色的人,而並非指口才好的人。陶傑又是在斷章取義啊! 2014年2月16日 另按:孔子死後,一般弟子居喪三年,期滿散去;而哪個口才出眾的子貢,再守喪三年,可見師徒情深啊!
    再按:每每提起一些文學家的名字,例如:杜甫、白居易、徐訏…等等,陶傑都必定錯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