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狂想曲》 第一章 台語正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有關國家語言的論戰,似乎有重啟的跡象。先是國民黨立委廖國棟於質
詢時要求經濟部長「改說國語」,遭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於臉書反諷一番。阿美
族出身的廖國棟(Sufin Siluko)隨後更強調自己並非排斥母語,而是為了使父老鄉
親聽得懂質詢內容,因此謙卑地請求對方用大家都聽得懂的「國語」來回答。
之後更表示為了向自己的選民交代,而改以阿美族語發言整整3分鐘;後來又有
政大語言學者何萬順接受「人文.島嶼」網誌專訪,內文提到「台灣華語」已
經經歷變化,成為了某種「克里奧爾式的混成語」,引發網友正反議論。
不知是否出於偶然,前後發生的兩個事件,都圍繞著「台灣華語/中華民國國語
」以及「台語/台灣閩南語」。陳柏惟的發言被網民們酸說是「福佬沙文主義者
」,何萬順的論述則是引起許多台語文工作者的不滿。
比起閩南語,原住民語不是更有資格稱做「台灣話」嗎?難道本土化之後的台
灣華語不能代表台灣人?客家話呢?罵華語是外來殖民者的同時,是忘了福佬
語也是外來的嗎?母語只有台語喔?有的人從小只會說國語,國語算不算他的
母語?埋藏在每個台島人心裡的語言火藥庫,就此引爆。
那麼,台灣國又當如何呢?是建立一個仍然奉行中華民國國語的北京官話國度
?還是成為獨尊福佬,一枝獨秀的閩南王朝?
筆者的回答是:台語,自然才是台灣國的本土通用語言!
進入討論之前,必須先將定義說清楚。何謂台語?台語難道不是閩南語?眾所
皆知,台語又名台灣話,脫胎自清領時期漳泉移民所使用的語言。閩南語一詞
,歷史比台語還短,是支那於民國時期發明出來的名詞,具有語言學學術上的
意義。使用這個語言的人,則往往稱其為「福佬語」,或者是以更下游的地名
來稱呼該語言之下的方言變體,比如漳州話、泉州話,當然還有台灣話。台語
跟閩南語,一個單純地名演變而來的稱呼,一個也就方便語言分類的學術新詞
,本來相安無事,就同上海話和吳語之間的關係一樣,來到台灣島上卻因為扯
上了政治而變得水火不容。以語言學的角度出發,筆者雖更傾向使用族群自稱
的「福佬話/Holo話」,但也尊重「閩南語」。台語當然是閩南語的成員之一,
再怎麼說,也都還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語言,華語的遠親,不能因為排斥支那
或者「去中國化」的理由,就罔顧科學研究。
台語運動至此陷入困境,難以自圓其說的其中一個理由就在於「母語」。許多
台語運動前輩為了台語復興,挽救遭支那黨國「國語政策」迫害而日趨衰弱的
語言,喊出母語教育,期盼藉此換回一片生機。然而,過分強調母語的同時,
很快地便被逆向操作。一方面先以「閩南語」限定住漳泉系移民後代,再來慫
恿原住民南島諸語、客語運動者,打著多元的旗幟,抹黑台語運動者為沙文主
義,大玩族群分化手法。最新一波的手段就是將支那黨國強制移植而來的華語
硬凹成台灣本土語言之一。語言攻防戰成功之後,再來就是順勢為中華民國加
冕,成為本土台灣人民心悅誠服的新主子,取得政權合法性,然後台島人又再
次自甘墮落成為奴隸,真是可喜可賀。
台語,為何是母語?若說福建來的漳州人、泉州人,則他們的母語應該是「漳
州話」、「泉州話」,不是嗎?同屬漢語族非閩語族群的客家人、南島語族的
平埔族,也都會講台語。台語是隨著拓殖而來,自然而然融合、演化,在台灣
本島上形成的通用語,雖然跟華語一樣是外來的,卻跟後者這類由外來政權直
接強制移植、推廣外加打壓其他本土語言生存空間而形成的優勢語言明顯不同
台灣話之所以為台灣話,就在於它是最能代表全台灣的通用語,是最能彰顯台
灣主體意識的結晶!因此,台灣國的本土通用語,當然非台語莫屬。
(值得一提的是,台語雖是本土通用語,卻不是「唯一」的通用語。之後的語言
政策也將在下一篇揭曉。)
註:本篇原寫於2020年五月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楷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相信許多人應該都有被別人質問過這類的話──「你以為台獨之後就天下太平了嗎?」、「台獨之後你們要幹甚麼?」、「我們現在不就是一個國家了,你是要怎樣台獨?」、「台獨建國之後會改變甚麼?還不就跟現在一樣!」──等等諸如此類語帶嘲諷的質問。這些人背後真正的意思是:台獨干我屁事!我覺得現在已經有國家了。
前言:相信許多人應該都有被別人質問過這類的話──「你以為台獨之後就天下太平了嗎?」、「台獨之後你們要幹甚麼?」、「我們現在不就是一個國家了,你是要怎樣台獨?」、「台獨建國之後會改變甚麼?還不就跟現在一樣!」──等等諸如此類語帶嘲諷的質問。這些人背後真正的意思是:台獨干我屁事!我覺得現在已經有國家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近日,在報章媒體和社群平台熱議,要把「閩南語」改成「臺灣台語」的事情,想必很多人心中會有許多疑問,因此在這裡,我根據我對這個議題的理解,簡單白話整理了9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近日教育部公告將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紛紛採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熱議紛紛。身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科目,但想不到與政治沾上邊之後,可以如此「熱門」。不過,既然是語言學專業的學生,總是得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近日,在報章媒體和社群平台熱議,要把「閩南語」改成「臺灣台語」的事情,想必很多人心中會有許多疑問,因此在這裡,我根據我對這個議題的理解,簡單白話整理了9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近日教育部公告將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紛紛採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熱議紛紛。身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科目,但想不到與政治沾上邊之後,可以如此「熱門」。不過,既然是語言學專業的學生,總是得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