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漢字並不等同於華語,台語同日語都有自創的漢字,將其直接和華殖畫上等號並不正確;另一方面,羅馬字的使用也同樣具備帝國主義殖民的歷史,只因為台灣未曾被直接壓迫過,加上美國是台灣實質保護國,所以對於此事的體認並不深刻。
更重要是,台灣人對於中華文化的想像,不應該和中共的統戰論述達成共識。不是中國說『那』是中華文化,你就要認定『那』是中華文化。
例如:在漢字的起源上,日本人的認知,就未必和中國達成共識(參考:
金文京《漢文與東亞世界》)。台語亦存在台灣人自創的漢字,而那樣的漢字就沒有必要去擔上中華文化的汙名,且稱為台灣文化也無妨。
而《台語漢字要不要》的下篇,則會接續對全羅馬字台語派(白話字)的一些論述進行思考,並陳述筆者反對的意見,以下:
使用白話字並非共識
主張『台語』是百冬進前的共識並沒什麼問題,但要說台語文書寫,全羅馬字書寫的『白話字』是共識,筆者就得打上一個問號了。
在
《台語之於台灣國族建構》一文,筆者就曾提到過:台語是跟著台灣這個國族一起誕生的語言。台灣國族的雛型是要到日治時期,經過政治版圖的統一、全島的交流頻繁等等,才逐漸形成一個共同體,而台語共識是建立在這個意識流之上。
但這份共識,顯然並沒有在書寫體上有一個結論,否則不會有1930年代、皇民化運動的之前的白話文運動之爭,近百年後的筆者也不會打這篇文。
不管是台語字,或是前身閩南語(註:『閩南語』一詞是遲至1935年才在上海《申報》出現),都不曾有國家的力量來將書寫法定於一尊,白話字的勢力也比較多都是存在於教會。
直到中華民國台灣教育部在本土政黨執政下,才開始從教會白話字和歌仔冊,初始化台羅和台漢等台語字的頒定工程。但離大力推動,還有一段不小的落差。
未來幸運的話,台灣會是一個新的國家(國族),台語也會是一個新的語言。目前台語的書寫,都還只是在斷斷續續的建構階段,畢竟我們發展的時間說不定連半個世紀都不到。不管是羅馬字派或是漢字派,都是意見但都不是最終的定論。
越南不是台灣應該效仿的例子
許多羅馬字派,會很喜歡拿越南來做為未來台語書寫值得效法的例子。
之前也有收到一些支持去漢字化的網友指教說:越南也有羅馬拼音的越南春聯。書法、漢字什麼的,讓有興趣的人去學的就好,一般人袂曉嘛無要緊。
很粗略地看了一下越南語脫漢的歷史,筆者的理解如下:
其對於文字的全面改革始於十九世紀法國的殖民。法語是羅馬字系統,為了殖民者自己統治方便,將越南語改造成自身文化閱讀門檻比較低的方式。
推行的目的的確也是要讓越南遠離中國的影響,但不是為了越南人,而是為終極目標提供一個過渡期:讓法語成為越南國語。
雖說如此,越南羅馬字還有一個比較正面的功能,那就是解文盲。北越政府為了提高國民教育素質,而強加推行國語。因為羅馬拼音簡單易學,所以也有收到成效。
但如果將這段七十幾年前的外國歷史,套用在現在的台灣,卻顯得異常荒謬。因為現代的台灣,普遍教育程度高,幾乎不存在文盲的問題(識字率:98.5%,
參考資料),也稍稍高過越南的平均(識字率:94.5%)。
(當然,如果照一些比較傳統的台語人的邏輯,只講華語、只看漢字的人,在意識形態上的確是青瞑牛,台灣識字率恐怕連1%都沒有。)
許多人會一直提到漢字是『過去』統治者的特權,那請問台灣『現在』有多少人看不懂漢字?有因此而影響到知識的吸收的嗎?又為何識字率比越南高?
是否會在推行全羅馬字書寫的過程中,反而讓多數成人變成文盲?當年國民黨推行的國語運動,也曾扼殺了很多日語作家的未來(維基百科:
跨越語言的一代)。
引為前車之鑑,筆者並不反對華語繼續存在台灣(但多數人要會至少一種母語),漢字也可以繼續存在台語和客語中,以此來減少台灣國族再造中注定要付出的巨大代價。
白話字派雖然能理解到漢字在台灣社會的約定成俗,是與華語綁定的某種殖民,但他們其實也和雙語政策的擁護者一樣,陷入另一種美名國際化的英語/羅馬字的自我殖民。他們的內心是否真的跳脫『由中國定義的去中國化』框架,筆者深感懷疑。
全羅馬字書寫和當今台灣社會脫節
對於部分正統的台語人而言,理想中的台灣共和國是沒有華語,在教育機構、公家機關全部都只講台語的世界,更進一步可能就是沒有漢字,行文全部只有拉丁字符。但筆者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理由如下:
其一,現在的台灣是多元化民主社會,給予了本土化運動崛起的機會,但也同樣無法讓中國的政治勢力徹底根絕。
不管是日本帝國的皇民化,或是中華民國的國語運動,在承平時期都很難由一個民主國家,以獨斷、強效的手段去執行。別說全羅馬字了,連台語的推廣都很難以這樣執行。不過,如果兩岸戰爭的話,以上論述則另議。
第二,不可逆的華殖,與被強化的漢字地位。透過華語的強化,漢字也『乍看』是現行台灣社會不可逆的共識和慣勢,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華語在台灣定於一尊的地位,幾乎未見動搖,甚至可能透過愚蠢又傷本的雙語政策更加強化。
回顧台灣歷史上,僅有漢字的『全島性』殖民政權(僅控制小部分台灣的荷西影響力幾乎零),羅馬字在台灣是沒有社會歷史基礎和漢字對槓的。強推台語書寫全羅,最終只會讓台語更趨於小眾化,且恐難以拓展使用者(當然,有些人不是很在乎)。
第三,漢字或許可以作為台語的過渡態。因為比起拼音,漢字對於台灣人更加直觀。即使是滿滿的ㄅㄆㄇ注音文,對於使用華語的成人,一時半刻也未必能比漢字以更快的速度閱讀。考量台灣一時半刻無法脫離華殖,本土政權執政根基尚淺,何不讓漢學作為橋梁,從『華文漢字』過渡到『台文漢字』?
結論:語言和意識型態
在國族的構成中,不管是理論或是直覺上,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而文化之中又包含了語言的維度。台灣人對於各種母語的關注程度,也隨著台灣國族意識時隔約一甲子的再度抬頭而愈來愈高。
就好比台灣政治意識形態可以分為藍綠,在台語小眾化的維度之中,即使是書寫體,也都圍繞著對於『去中國化』的認知差異,而肇生前文提到的各種意識形態,去不去漢字化就是其中一個爭議點。
單純從語言科學的角度,筆者不認為能滿足全台語全羅化的推行理由,因為這不只是單純在語言學上爭辯,而是文化認同上的意識形態。意即,去漢字化派固然提到白話字在語言學習上的優勢(好學、漢字是記憶負擔又花時間、幼兒可更早開始學會閱讀等等),但其理論卻無法覆蓋到更深層面的文化爭議。
也曾有台語全羅派的網友指教,越南春聯也是用羅馬字化的新越南文書寫,可以做為台語的參考。但若是照你們的邏輯,『漢字』和中國有罪孽深重的勾結,那『貼春聯的習俗』又何嘗不是?『語言傳承文化』在某些台語人的嘴裡,也就真的只是說說而已?功利主義、求方便又好用的那一面,至此顯露無疑。
再說,『台語不是閩南語』的論述,也早就承認河洛語在台灣產生在地異化而逐漸獨立的過程(吸收了日語、原住民語、發音變異)。所謂的台語漢字何嘗不是如此呢?把這些逐漸累積的異化,通通貶斥為中國文化,不但有自相矛盾之處,也是在砍台灣已經累積文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