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過度購物,和你心底的執著有關

心血來潮總覽一下自己的瀏覽紀錄,關於文章影片、購物、書單等等,發現我花很多時間跟金錢在商管類的書籍、文章、心理學相關的內容,以及保健資訊和保健食品,有時候甚至買了很多自己不需要或是沒有立即需求的東西。
於是試著深入去挖掘源頭的理由,覺得自己對於這些內容的喜好,可能來自成長經驗的形塑,接著有一部份變成執著,最後成為過度下單的動機。
探究心理學,來自小時候的人際挫折 小學一二年級時,班上有人喜歡帶頭用姓氏取笑我,當時覺得不甘心於是經常用凶狠的語氣去抵抗,久而久之習慣武裝自己,最後班上同學、甚至是老師對我的印象都是「很兇」,也因此當了好幾年的風紀股長。
國中也因為給人這種印象,所以人際關係上面很是吃虧,我甚至無法開口對人說出「我朋友...」這三個字,只會說「我同學、我們班的、別班的誰...」,因為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沒有朋友,儘管成長過程中依舊會有人伸出友誼的手,但我就是覺得少了些什麼,然後不自覺推開他們。
身上背著很兇的標籤,直到高中畢業,上了大學遇見非常友善、無比包容差異的同儕--我的系上籃球隊,驚覺原來人可以這樣互相包容,並且沒有人應該要因為姓氏、身高體重,或者與別人的任何差異而被攻擊,人就是因為有差異,彼此才會有火花。
有好多年,我帶著「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問題」的疑問,還有想要理解更多別人的想法,在心理學相關的書本裡找答案,直到近幾年才挖開自己深處的動機,不是那種很廣義的「對心理學有興趣」,而是「我希望透過理解這些東西,讓自己更能被理解,也更能理解別人。」
財商的危機意識,來自家庭的經濟不安態度 大學放棄去台北念書的機會,最後我選了全台灣學雜費最便宜、物價也幾乎是最低的地方念書。 儘管父母從來沒有在孩子身上省錢,但因為他們都在辛苦的環境長大,成人之後對自己的消費也是維持一樣的習慣,許多與他們有關的經濟決策,都還是會以節省為優先選擇,即便至今,我們的生活條件可能不至於需要到這種程度,以往形塑的經濟不安還是會帶在身上,同時也轉移到我身上。
父母的經濟不安態度是表象,而他們的傳統財商,包含投資理財、消費觀念,則是讓我對理財知識焦慮的最大關鍵:我覺得自己必須多看書、多學習,才能擺脫他們給的不合時宜的方法。
基因會遺傳,而行為會複製,無論我們願意與否,原生家庭的運作模式都會以某種方式,在身上留下痕跡,有時顯而易見,有時可能最難覺察的人是自己。所以實際上,我是帶著複製出來的經濟不安,加上急於改善的心態,才會去買很多相關的書和課程,讓自己被資訊淹沒。
放下心底的執著,才能讓消費更理性。
在心裡對某件事有執著的時候,經常會看不見行為的缺失。像是我有陣子瘋狂買了根本看不完、最後也沒看的書籍,訂閱許多雜誌、電子報,也去參加過現階段完全用不上的講座或課程,全都是因為長久累積的不安和焦慮演變成的執著。 當我開始覺察到這樣似乎不妥,然後開始挖掘這麼做的深層原因後,我發現自己就能漸漸減緩對財商、心理內容的知識焦慮,也就進而解除胡亂買內容產品的行為。
體現執著的行為不一定是購物,也有可能是堆積、擱置,但過度的購物行為,肯定是來自某個長久累積的原因,一個可能你甚至想都沒想過的深層原因。試著抽絲剝繭,連續問問自己「為什麼」,去找出最核心的因素,或許很難一次放下那些執著,但能夠察覺就是踏出很大的第一步,後面的心態調整就會來得簡單多。
有時間的話,不妨正視一下過度購物或囤積的狀況,從瀏覽紀錄、購買或囤積的物品去找出那份早該被釋放的執著,拯救被淹沒的自己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