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梁武帝的改革

前情提要: 隨著南朝武將的崛起,漸漸改變原本貴族在朝政上的地位。宋朝奪去了貴族的兵權,卻發生皇族之間互相猜忌,最後發生骨肉相殘的局面。皇帝身邊的弄臣,也多了一種叫「恩倖」的腳色。南齊維持了短暫的國祚,便被梁武帝蕭衍取代。在梁武帝的努力下,這個時期成為南朝史上少見的太平盛世,百姓過著安定、和平的生活。梁武帝在位長達近五十年,由於施政有方,文化繁盛一時,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達摩祖師與梁武帝的一面之緣。
一葦渡江
梁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崇佛皇帝,有「皇帝菩薩」之稱。即位後第三年(西元504年)四月八日佛誕日,他與道俗二萬人聚於重雲殿,手書〈捨道歸佛文〉,誓文充分展現出世思想及對佛法的虔誠,成為後來以佛治國的種子。在位期間,致力於寫經、建寺、度僧、造像,當時金陵城中佛廟梵宇眾多,香火旺盛。對此,梁武帝自以為很有功德,所以,一見達摩,就很得意地告訴達摩說自己所做,《景德傳燈錄》記載對話如下
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師曰:「並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 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答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師曰:「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師曰:「不識。」帝不領悟
聖嚴法師的著作《聖嚴說禪》,對此有很清楚的說明,節錄如下。面對菩提達摩這位心目中的聖僧,梁武帝請教他什麼是至高無上的聖諦和真理,達摩說:「沒有這個東西(廓然無聖)。」梁武帝又問:「在我面前的又是誰呢?」達摩再答:「不認識。」是叫他不要執著,沒有聖人這回事。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有道的高僧、偉大的菩薩是聖人,普通人和正在修行的人是凡夫。然而,站在禪師的立場,如果心中有凡聖的差別或層次的差別,就表示不瞭解佛法。即使真有聖人,要把凡聖的差別相放下之後才是聖人。佛法,尤其是禪法,是講超越的;超越於一切的有無、好壞,達到平等不二、無相、無分別、不執著,才是自在、才是寂滅、才叫不動。現代人更需要有這種心胸,才能不受五光十色的環境所誘惑,不受名利物欲的牽引所困擾,生活得豁達而自在。
達摩見梁武帝不能領悟,話不投機,覺得南方人見識淺,注重事相而不明義理,當年傳法老師的預言成真,就起身告辭,準備渡江北上。達摩走後,梁武帝的國師誌公禪師進來問:「聽說西天來了個高僧,現在在什麼地方?」武帝答:「話不投機走了。」就把自己與達摩的對話告訴誌公。誌公一聽,卻大加讚嘆:「達摩大師開示的禪理如此深切!看來,他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乘願到這裡傳佛心印的。」梁武帝幡然醒悟,頓時懊悔不已!馬上派人去追,誌公禪師微微一笑說:「就是把全國的人都派出去,也追不回來了。」武帝不信。這時達摩已經到了長江邊,忽聽身後人聲喧嚷,回頭一看,見是一隊人馬追來。於是,他隨手折了一枝蘆葦,扔到江中。 然後踏上葦葉,飄然乘浪向北而去。這就是著名的「一葦渡江」的故事。
達摩禪的二入四行
魏孝明帝孝昌三年(西元527年),達摩來到北魏境內,到洛陽、嵩山一帶遊化傳教。達摩的禪法承自西天諸祖,其源頭即佛陀「拈花微笑」,迦葉「破顏微笑」,釋迦牟尼佛所傳的這種禪法,被稱為「如來禪」,因為這種禪法是由達摩祖師傳入中國的,所以又被後人稱之為「達摩禪」。達摩禪以《楞伽經》為主要理論基礎,特色是「安心」,根據達摩自己的解釋,是「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具體方法便是「二入四行」,二入是理入與行入,理入是悟佛法之理,行入是由修行而悟理,達摩根據《楞伽經》如來藏佛性思想,認為眾生本具佛性
佛法不是懂了就好,知道了方法,還要從實際生活中去實踐(如同我們學了哪麼多的道理,不拿來用就是白搭),進而銷除無始來的積習或煩惱。四行是四種修行方法,分別是「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佛教認為人生有八種苦,分別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其中我們所熟知的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是屬於身體的怨憎會(我明明就很討厭對方,為什麼還一直遇到?怎麼老是冤家路窄呢?)、愛別離(我愛的人卻無法一直在一起,總是上演十八相送或是生離死別;喜愛的事物卻無法永遠擁有)、求不得苦(想吃卻吃不到或是吃不下、想要卻得不到)是屬於心理的而五蘊熾盛苦則屬於身心交織的苦
報冤行,便是讓我們化解怨憎會苦:我明明跟這個人無怨無仇,為什麼他對我這麼壞?我明明講一句話而已,對方卻暴跳如雷,如此種種,應當反思,這是我過去跟某人結下了不好的樑子,剛好這輩子果報成熟現前,應該歡喜而不是苦惱,因為接受果報等於有機會還債,這是信用的考驗,也是實力的考驗。所以遇到不如意的事,練習報冤行的想法,心才不會波動,不會忿忿不平。
隨緣行,便是讓我們化解愛別離苦:因果必須配合因緣。一切眾生都因為過去所作所為,而在這一生當中有苦有樂。事情照我們預期發展,是我過去做的好事,所以現在得到好的結果,可是過一段時間就沒了,有什麼好得意忘形的呢?好比自己去銀行提款,並非來自天外的橫財,不必狂喜。同時也要想到,你取用存款的時候,仍得繼續努力來增加你的存款
報冤行、隨緣行,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有積極的作用,能讓我們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努力提昇生命的品質,改進生活的狀況。所以是普通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我們既不逃避責任,也不放棄任何一個有利的機會。
無所求行,便是讓我們化解求不得苦:我們對於喜歡的事物,都希望可以擁有,例如求取功名利祿或是英雄美人,可是這些事物都無法恆常擁有,失去了便痛苦不堪,所以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稱法行是依照一切法本身的樣子,隨緣修行。每一法的本身是怎樣的,你自己也就會照著那樣來適應它。諸行是無常的,諸法是無我的,我們要體驗它、體會它。如果能夠體驗到一切法都是無常、無我的話,就代表你看到佛法的真理了。
讓我們回到梁武帝的改革。梁武帝即位後,召來竟陵王蕭子良「八友」中的知音好友範雲,沈約等人,想要消除自宋朝孝武帝後日趨嚴重、且對政治界造成重大危害的「恩倖」陋習。他利用自己遴選的謀士們,重新修訂禮制與法律,以重整貴族社會為目標。而這套改革的最大特徵,在於官制的改革。他大幅變更過去的官制,將九品中相當於六品以上的官銜又區分為十八個等級(十八班制)。過去的九品官制,官品數字越小表示官位越高,例如一品高於二品,但是十八班制卻是採取相反的做法,官班數字越大表示官位越高。在貴族制度下,出生在貴族世家的人就是貴族,能夠在朝廷擔任高官,而出生在庶民之家的人,永遠不可能獲得與貴族相同的榮耀。貴族不喜歡擔任政務繁忙的要官或處理爭訟案件的法官,而喜歡擔任工作較輕鬆的祕書官之類職位。因為這個緣故,官吏制度內出現了貴族趨之若鶩的「清官」及貴族避而遠之的「濁官」之別
此外,梁武帝即位後,除了貴族子弟就讀的國子學之外,還設置了名為「五館」的教育機構。在五館內,由通曉儒學經典的五經博士負責教育學生,也是官吏的培養與考選機構。梁朝的學術風氣盛極一時,梁武帝自己也是精通儒學、老莊思想及佛教的學者,由這樣的人物站在政治頂點推廣學術,讓梁朝的學術文化攀上了高峰。例如收錄自古以來優美詩文的《文選》、魏晉以來文學理論集大成的《文心雕龍》,以及一首首字句雕琢,風格輕豔的「宮體詩」,都是這個時代的文化產物。
梁武帝四度「捨身」
想要知道梁武帝對佛教有多麼虔誠,從他的「捨身」行動便可略知一二,梁武帝在位期間共「捨身」了四次,分別在西元527年、529年、546年及547年,「捨身」過程如下:首先,皇帝會前往同泰寺,召集僧俗眾人,舉行大型法會。接著皇帝會脫去皇袍,穿上法衣,拋棄世俗身分,在佛寺裡服雜役,並為比丘、比丘尼講解佛經。接著群臣會帶著一億萬錢,前來贖回捨身的皇帝,並懇求皇帝返回皇宮。皇帝必須拒絕兩次,到第三次才能答應還俗。接著皇帝會再度召集僧俗眾人,舉行大型法會。回到皇宮後,皇帝會實施大赦及改元。
後世有些史學家認為梁武帝如此大張旗鼓地舉行佛教儀式,反而加速了梁朝的滅亡。但在這一連串乍看之下有些匪夷所思的儀式之中,最值得注意的還是最後的大赦及改元,照理來說,國家儀式必須遵循儒教禮儀,但梁武帝卻將其中一部分融入了佛教儀式之中,原本所謂的改元,是一種象徵,世界跟著萬象更新的政治概念。至於大赦的意義,則是讓皇帝與萬民一起享受新世界的美好,藉以聯繫皇帝與人民感情,但梁武帝卻將其與佛教合而為一。佛教傳入中國後,在魏晉南北朝時代迅速擴張其信眾,光從殘存到今日的大量佛教遺跡,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當時佛教的盛況。佛教在中國這片廣大土地能順利紮根的一大原因,就在於安定繁榮長達四百年的漢朝帝國滅亡,百姓在魏晉南北朝的時代裡,飽受長年戰火的摧殘,傳統的儒教價值觀,已無法為百姓帶來心靈的救贖,百姓只好轉向佛教這個異國宗教尋求寄託;除此之外,對於在這個時代移居至中國的非漢民族而言,佛教由於同樣是來自異國的宗教,因一此有種莫名的親近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佛教成功滲透到了中國的每個地區,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時代的執政者往往會透過推崇佛教來拉攏民心,梁武帝捨身之舉,若以整個歷史的潮流來看,或許也可視為大勢所趨。
但不論如何解讀,至少我們可以確定一點,梁武帝實施捨身儀式的理由,絕非只是單純篤信佛教而已。他將佛教融入國家儀式中,讓「萬象更新」的儀式與佛教的「捨身」儀式合而為二,或許是為了增加人民百姓對國家的向心力。事實上,在當時的北朝,同樣採取利用佛教來鎮護國家的政策,梁武帝對於這一點當然心知肚明。梁武帝醉心於佛教,自詡為「大慈悲皇帝」,為梁朝帶來了興盛的佛教風氣。但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推進,皇族的放任、近臣的擅權及貴族階級的好逸惡勞等弊端也跟著故態復萌,
最後我們來認識一下,佛教界盛行的梁皇寶懺。 《梁皇寶懺》原名爲《慈悲道場懺法》。梁皇寶懺法會目的主要爲普度六道眾生,期使人們藉由禮佛誦經、懺悔的儀式中,讓六道眾生如懺文所說,反觀自省自己所造之業,生起慚愧心,並發露懺悔,以求解脫,同時禮拜者自己也能夠經由禮懺過程,懺悔自己與累世親人所造惡業,反觀自省平日不容易察覺的行爲,言語或意念 是否有失當的地方,並且發露懺悔及發願改過。
相傳梁武帝的皇后郗氏嫉妒心重,出口如毒蛇,三十歲時突然身亡,由於生前瞋心重,所以死後墮爲蟒蛇。郗氏有天現形於梁武帝的宮中,她向武帝訴說身形變爲蟒蛇的原委和所受苦痛,懇求武帝幫助她脫離苦趣。梁武帝便請寶誌禪師等人,依據經典要義,製定懺文十卷,並爲郗氏舉行懺禮。法會結束後,郗氏有天突然在武帝面前出現,並向武帝道謝,原來她由於虔敬懺悔,滌除罪障,最終得以脫離蟒蛇之身,往生忉利天
《慈悲道場懺法》是一部綜合性的佛經,內容是針對六道眾生的懺悔與救拔,予以闡釋,除了說明各種罪過可能發生的果報,更揭示眾生罪業產生的原因,期使眾生不再造作種種的業因。各篇內容從自身的皈依三寶、斷除疑問、懺悔,並爲餓鬼道與畜生道的眾生,乃至爲累劫的父母、師長、兄弟等人的宿業進行懺悔。大家有機會可以參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