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找回被喧囂稀釋的自己|僧人心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前在誠品有拿起來翻,當時覺得太厚所以又默默放回去,結果買了電子書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喜歡而且你也是kobo使用者的話,這邊請啦!
▲推薦指數:★★★★
《僧人心態》整體而言,我覺得可以說是以「覺察、靜心」為基礎出發,他帶你去釐清負面情緒諸如恐懼、焦慮不安、煩躁等等這些背後的根源,用他曾經短暫出家、作為僧人時的角度和體悟,去梳理開纏住內心的雜根,然後透過每章節後面練習的引導,你可以藉此反思一下困擾自己的東西是什麼、從何而來,以及可以讓他怎麼離開。
姑且不論這作者後來在紅了之後有點樹大招風,至少對我而言,內容是有幫助到我釐清一些東西的。如果你最近感覺心裡浮躁、情緒給你的動力越來越短暫,或是覺得自己很容易受周遭環境和人影響,到了讓你困擾、焦慮的程度,可以來看看這本書。
找個能讓自己靜心思考的地方,是走出迷失的第一步。
靜下來,才能聽到心裡的聲音
雖然聽起來有點芭樂,但我真心覺得每個人都要有一些獨自完全靜下來的時刻,才有機會聽到自己真實的想法。同時,也因為資訊太容易取得了,甚至到了強迫吸收的程度,也就是說每天我們從起床那刻起,就被迫必須不斷接收到很多不確定是垃圾還是資源的資訊,而資訊多半都帶有立場和情緒,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影響心智運作。
缺乏獨處的能力和時機,人就會迷失在外在環境形塑成的價值觀裡,而忘記那些價值觀有時可能不是最適合自己的。作者用僧人在寺院裡的靜心經驗來逐步引導讀者,先從察覺心智的警訊開始,接著再放慢腳步,一步步直面那些困擾自己許久的思緒。
如同你半夜聽到煙霧警報器時的第一反應,不應是起身拔掉電池然後回去睡,而是要確認警報是否有帶來危害的可能,在處理心智或身體警訊時,也要採取一樣的作法:先靜下心來確認警報來源。
換個定義自己的方式,得到釋放
解釋靜心的意義之後,作者帶你從根源開始檢視,也就是我們定義自己成就的方式。多數人習慣把自己拿來跟別人的成就相比,從中得到優越或挫敗感,這是最容易迷失的自我定義方式。
我們看到周圍的人在社群PO出到處遊玩、吃好料、買奢侈品的行徑,就覺得自己匱乏、經濟無能,進而覺得整個人一事無成;聽到親戚家的誰因為欠債跑路,至今臭名傳遍家族甚至下落不明,想到這裡就又會覺得自己其實的生活也沒這麼糟,舒心了之後就開始自我感覺良好,每周都要找理由犒賞自己......,這樣定義自己的成就和生活品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免感到莫名空虛,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平日究竟為何而努力,所以會出現疲乏的無力感,同時被無以名狀的恐慌籠罩。
成就可以出自於你提供自己內心富足的價值,或是提供改變別人人生的服務,甚至也可以僅是你真心聆聽朋友傾訴,看著對方獲得紓解的欣慰感。在不同章節裡,作者提醒我們,付出時常帶有意圖,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意圖也可以是好的、出於正面價值的。
因此當我們能夠掌握定義自己成就的方式,從更健康、少受到周遭人表現影響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時,就是走出自我價值迷宮的第一步。
恐懼和焦慮源於我執,形同把自己關便所
好啦,關便所(廁所)是我講的,但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對某件事情或觀念有執著時,在獲取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就會很容易卡住,然後導致像黑洞一樣會吸收你精氣神的負面情緒就會出現。
舉例來說,如果你覺得存款沒有維持在某個數字之上,就覺得自己很窮,那麼你也許會為了維持那個數字而讓自己縮衣節食,只要一不小心花費超過一些就會不斷譴責自己,陷入無盡的罪惡感迷霧之中,然後讓你對存款減少產生過度的恐懼,老是活在覺得自己很窮的恐懼中,事實上你的存款可能還能讓你沒有工作活很久。
噢噢對了,關於我執影響囤積或過度購物這件事情,我也有寫一篇文章!
也就是說,我們在恐懼、焦慮或有其他難解除的負面狀態時,或許背後藏著的就是對某件事情的執著,試著去察覺執著,然後像拆炸彈那樣逐步解除,你的恐懼和焦慮就可以找到出口。
藉由餵養良善的狼,駕馭自己的心智
書中有個來自北美原住民的小故事。

老人說:「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都是我們內在的兩隻狼在戰鬥。一隻代表憤怒、嫉妒、貪婪、恐懼、謊言、不安全感和我執;另一隻則代表和平、愛、慈悲、善良、謙卑和積極。他們在爭奪霸權。」
孫子問:「哪一隻狼贏阿?」
老人說:「你餵養的那一隻。」
怎麼餵養?藉由我們接收的資訊、相處的人、花時間做的事,以及我們關注及投入能量的事物。當你能夠駕馭那些小小決定,去選擇要往哪邊走比較多次,就是在餵養日後將逐漸壯大的狼。
接著作者也提出僧人駕馭心智的訣竅:抽離。
這觀念和我在一本很喜歡的書裡,看到的正念有點像:
「所謂正念,不是『凡事從正面想』,這個世界並非只有『正面』;正念是讓自己的心,做一個清風流動的房間,做一條大水浩蕩的河流。」--龍應台《大武山下》
駕馭並非握緊心中的既定標準然後死守,而是你得要親眼目睹、親身感受但是不讓自己受影響。
「抽離不代表你一無所有,而是不被任何事物擁有。」--《僧人心態》
當我們能夠學會以抽離來駕馭心智,把日常的大小選擇往良善的狼那邊推去,形塑出來的自我就會像清風流動的房間一樣,即所謂正念。
小結
雖說僧人的心態建立是出於宗教基礎,但內容其實是普世的哲學道理。

道理有很多,解釋也可以有很多種角度,我認為作者把他作為僧人時的心智旅程,用不同的比喻、清晰的脈絡來分享的很易懂,提供的練習可執行性也很高,(雖然厚厚一本看到後來會對僧人言論的矯枉過正有點沒耐心XD),整體而言,對於需要一些mindset調整的同學是不錯的,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25內容數
土生土長的台灣文組生,aka第一類組長大的數理絕緣體,工作之後除了自己遭遇到很多荒唐的職場經歷,身旁同為文組的朋友們更是一個個有著如電視劇的工作奇談。很多時候你得要有一枚變形蟲的靈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靖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反思自己不採納別人意見、逃避溝通的理由,原來是心底害怕失去自主權,所以無論我是否真的有仔細思考過外來的建議,起初都會抱有抗拒的感覺......
整本書像蛇咬一樣在我身上留下一些難解的毒,雖不致命但你知道他就是在身體某個角落,提醒你我在這裡,我在你生命留下痕跡了。
這一切都要從拒絕讓不公平的機率主宰開始。你不是被機率決定命運的彩券。
拖延症其實是「維護自尊心」的保護機制,透過這個可以發現:我們不僅在躲避這個世界的刺激,更是在躲避真實的自己。
讓自己的心像空氣流通的房間一樣,坦然接受世間的好壞,也勇敢提出對立的想法來挑戰現實。
反思自己不採納別人意見、逃避溝通的理由,原來是心底害怕失去自主權,所以無論我是否真的有仔細思考過外來的建議,起初都會抱有抗拒的感覺......
整本書像蛇咬一樣在我身上留下一些難解的毒,雖不致命但你知道他就是在身體某個角落,提醒你我在這裡,我在你生命留下痕跡了。
這一切都要從拒絕讓不公平的機率主宰開始。你不是被機率決定命運的彩券。
拖延症其實是「維護自尊心」的保護機制,透過這個可以發現:我們不僅在躲避這個世界的刺激,更是在躲避真實的自己。
讓自己的心像空氣流通的房間一樣,坦然接受世間的好壞,也勇敢提出對立的想法來挑戰現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如何透過內在的感覺和靜坐來解決人生迷茫,藉由問號和身體感覺來幫助讀者做出正確的選擇。內容涵蓋靈性、旅遊和自我探索。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經常因外界壓力而情緒波動,迷失自我。但學會冷靜應對是掌握自己命運的關鍵,而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鍛鍊。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焦慮與負向情緒往往成為一種習慣循環,本文介紹一本《鬆綁焦慮習慣》的書,作者提及了習慣迴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覺察、更新獎勵價值以及好奇心、慈愛來打破習慣循環。文章內容包含了由觸發點、行為和獎勵組成的習慣迴圈,並強調了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而且可能對想要改善情緒狀態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如何透過內在的感覺和靜坐來解決人生迷茫,藉由問號和身體感覺來幫助讀者做出正確的選擇。內容涵蓋靈性、旅遊和自我探索。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經常因外界壓力而情緒波動,迷失自我。但學會冷靜應對是掌握自己命運的關鍵,而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鍛鍊。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Thumbnail
《當下的力量》提到,人的思維往往陷入對過去身份的執著,同時將未來視為逃離當下的一種途徑。瞭解如何專注當下將有助於減輕內在的心理負擔。
Thumbnail
焦慮與負向情緒往往成為一種習慣循環,本文介紹一本《鬆綁焦慮習慣》的書,作者提及了習慣迴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覺察、更新獎勵價值以及好奇心、慈愛來打破習慣循環。文章內容包含了由觸發點、行為和獎勵組成的習慣迴圈,並強調了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而且可能對想要改善情緒狀態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本書以小品文的形式編排,內容誠實而言較偏心靈雞湯,多以作者本人擔任諮商心理師所遭遇之個案故事起頭,後以簡單的概念闡述結束單篇文章回合,是本適合當作睡前放鬆的讀物,閱讀起來輕鬆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