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孔子對世道人心,看透了!(8)

    如何看待貧賤富貴?
    前幾章,以義利之別來分辨君子與小人的本質;但,作為一個凡人,在現實生活裡,面對私利的引誘,在所難免。要賣身投靠?見利忘義?
    作為一個「人」,一個有獨立自主人格的人,當面對私利的引誘、又或在權衡個人的得失時,良知會警示你不處也、不受也;否則,埋沒良知、甚至出賣良知,哪刻已經不算是個「人」了。
    所以,無論富貴抑或貧賤,君子都必須以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而小人自然會有內心掙扎,又或託辭自欺,甚至麻木不仁。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5】
    【語譯】 孔子說:「富和貴,人人嚮往,如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貧和賤,人人厭惡,如不以正當的方法擺脫的,不要逃避。
    君子扔掉了仁義之心,怎能算是君子? 君子時刻都不會違反仁義,倉卒時如此,顛沛時亦如此。」
    2021-10-25(未完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