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會排斥唯利之徒嗎?
上一章說君子所追求的在上,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建立;而小人所追求的在下,只不過是財利衣食。
無可厚非,衣食的追求、生活基本的需要,是人人同樣需要的。但,在君子的心裡,人格的建立,公義的堅持,則遠遠重於外在的衣食。
相反的,在小人的心裡,一己的私利,則遠遠重於一切。小人做什麼事情,首先得看看對自己有沒有著數,有沒有得益。若果對自己沒有得益,甚至有損既得的收益的話,小人就會揭斯底里地掙扎,又或文過飾非,推諉卸責,力圖苟免;以致不擇手段,違理犯義,鋌而走險。(後文會講到為什麼小人會長戚戚)
小人,在《易經》裡,或在孔子的眼裡,都不把他看作大奸大惡,因為小人的機心都在一己的私利(包括權位、面子、升遷…等等)而已,還沒到神人共憤、天理不容、喪盡天良的地步。故此,孔子不會對小人疾惡如仇、不會勢不兩立;而只是說:「親君子,遠小人」而已。這裡的「遠」是平和的態度的,只是怕你,不惹你,甚至自己潛水隱形,能躲則躲,要避則避,必要時好聚好散吧。
【原文】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16】
【語譯】 孔子說:「君子的人生方向在公義,小人的人生方向在私利。」
2021-10-22(未完待續)
(由於電腦極受干擾,輸字困難,只有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