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修行

修行,在修什麼?在行什麼?古人強調修行的重要,修行後行為發生什麼變化,對於人生有何重要性?有關修行的諸多問題?從許多書籍、視影所得知,修行似乎是種自我磨難為開端,此種磨難不知何時了?不知何益處?修行陷入了迷幻,很著迷又幻想,著迷是因出賢出貴都來自修行,不甘於普通所以著迷,因著迷進入了幻想,幻想對於修行有了不切實際的認知,修行陷入了迷幻。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有生魂、靈魂和覺魂,魂決定了魄力,魂魄顯現出個人魅力。人與動植物的差異,在於覺魂,然而修行就在於清醒靈魂,提昇為覺魂,如此才顯的有人性異於動植物,一般人普遍都認為靈魂是人性的象徵,其實並非如此,動物本身有靈魂,人也是動物的一環,只是人還普遍停留在動物的靈魂性,動物有靈魂但沒有覺魂,只能處在弱肉強食的輪迴世界,有覺魂的人類改變了此輪迴,我們可以和平共處,但是貪、嗔、癡的顯現,如同動物般的獸性,卻因貪嗔癡成性,現出同樣沒人性的靈魂,沒有覺魂,人類的靈魂永遠都在輪迴中渡過。
靈魂出竅,靈跟體分離影視中被看到,靈魂在腦海中,有了神密不可思議,眾人都在靈修上専妍,將靈魂視為不可一視,而進入了幻想狀態,何時可以靈魂出竅般的幻想著,此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對修行產生了高深莫測的感覺,總以為那不是普通人該做的事,大眾對修行的看法,都處在旁觀者的角度,因為事不關己。修行是沒有幻想,沒有影視般靈魂出竅,修行是指進入一種冥想狀態,靜默傾聽著呼吸,心中沒有任何想像的念頭,沒有睡意全身細胞清醒著,去感受著生魂(猶如自我的存在感),如同植物般靜靜地感受周遭,吸收了大自然,慢慢地生長茁壯,只有生魂的植物,它貢獻了萬物生存所需,提供豐富的氧氣,調節了氣候,保存了水份,萬物因植物的照應得以幸存,植物生長茁壯,也照應了萬物,而體認到此共生關係的感受,生存的萬物都有著生魂,修行就是在體認生魂,因為人生一切的答案都在生魂上,持靜的冥想,已達忘我之態勢,進入了生魂體認,心既是生魂,漸漸心中與萬物有了相通。老子曰:覺明則神通。心與萬物有了相通性稱為神通。修行不是心中得到了什麼,而是心中沒有了問題,一切都有答案,豁然開朗狀態,心中視野擴大了!如同佛祖所說的喜悅,心無大礙,了然一切。在靈魂層面上探索,就像追求知識,參閱了許多書籍,得到的都是別人的靈魂,自己只是在靈魂上遊走,所追求得到的知識,心中的疑問,還是無法獲得解答,佛祖的喜悅並非從書籍知識中獲取,修行是進入了生魂,有所體認後,靈魂才清醒,清醒後也才有覺魂,靈魂出竅,直指著有顆清醒的心,靈魂不在遊走,脫離了靈魂的輪迴,出竅有了覺魂,覺明則神通。
修行是種認知,一種內在感受,跟外在沒有關係,感受到自己的生魂,此感受要在獨處安靜下,才會有所認知生魂,老子說:觀心之法,妙在靈關一竅。內在的感受不是想像,想像是動了念頭,沒有念頭的感受周遭,開始認知了生魂,對生魂能有所認知,並非是一蹴可及,世上流行著共同修行,那只能稱為是靈魂在遊走,是在學習別人的靈魂,跟閱讀許多書籍同樣,還是停留在靈魂階段,完全沒有提昇到覺魂,靈魂換了一個方式存在,回到原環境又恢復,只是個遊走的靈魂,靈魂在改變,或許所稱的共同靈修,根本沒有達到修行,沒有外在的干擾,孤獨的心去感受,自己面對自己,生魂才會有所體認,否則又只會是個遊走的靈魂,靈魂的本性沒變,也沒有提昇過,共同靈修只不過是在繞圈子,換個靈魂換個心情,心情還是處在靈魂階段,心沒有清醒過,輪迴無法擺脫。
為何人要修行?此問題如同問說,人活著有何目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快樂,但這目的對活著的人很難達到,生活上本來就有許多的疑問和疑惑,那些困惑令人不解,心中的困惑無法解除,產生了不快樂,不快樂的生活,有何意義?又有何目的?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解除困惑帶來快樂,佛祖本著喜悅之心,教導大家如何修行得到快樂?但問題來了!修行此事無法外在的言說就能了事,它只是個人內在的一種體認,佛祖也了解此狀況,就以善良來改變人心,從此從善如流,人民相安無事;眾人達不到佛祖的喜悅之心,只好將佛祖供俸在神壇上,安慰自己一顆不安穩的心,成為人們心中的神佛,歷代的傳承下來,對於修行深埋著不解之情,卻又情有獨衷,會熱衷於修行,原因在於生活上,有太多的不愉快,有太多的困惑,盼能從修行中找到答案,而熱衷了起來。能體認出佛祖的本意嗎?眾生皆佛,跟佛意無關,修行是在個人,人有三魂,生存的萬物也都有生魂,生魂便是萬物的共通性,修行是個人獨處靜下心,心無念頭,冥想內視,感受生魂,久久修息,如生長中植物般,生魂源於自然的規律,沒有枷鎖是種自由,萬物都有著自然的規律,體認自然,體認生魂,心有種難以言喻的自由,生魂的體認,通曉了萬物,心門打開了!心中視野無限闊大,自由的心能感受到,所謂的隨心所欲,此時的靈魂是生魂在看管著,修行後的靈魂變的高貴,高貴在於清醒了靈魂,有了神通的覺魂,神通在於體認出萬物相通的生魂,已經覺察出萬物的共通性,修行的個體心中沒有了困惑,也沒有七情六慾,心是自然,自然也是心,像是自然走進了個體,是心在靈魂上遊走,而達到隨心所欲般。修行是什麼?為什麼要修行?還覺的修行能有所得嗎?修行所能帶來的,如佛祖訴說的喜悅。喜悅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心中沒有了困惑,而感到喜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