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子|道德經第7章】無私成私

經文:
王弼本: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帛書(校):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輿?故能成其私。
楚簡: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為己而生,所以能長生。
天地運作,不是為了成為天、成為地,它只遵循自然法則。它造就一個空間,任時空流轉,萬物更迭,生生滅滅,循環不已,以致能量充沛,生命富饒。它的長生,是眾生之長生,是因全體長生而長生。
自生,是為成就自己,不自生,是為成就萬物,萬物包含有機無機、有形無形的物。萬物生生不息,與天地共生,天地亦因萬事萬物的能量回饋,而長久。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聖人以外在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先收到正向回饋;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成就其身。
聖人行事不為己,默默耕耘,反而得到更多。這是以「我」去看待聖人,但由於認知不足,很容易倒果為因,認為如果想要得到更多,就要替他人著想、默默地為別人付出,導致付出與獲得變成交易,我會付出是因為我想得到,行事是為填補自身的匱乏,致使能量此消彼長,變成零和遊戲,這屬於單軸思維。
「後其身‧‧‧‧‧‧」是融於道,知「道」並以「道」為準繩,行事當然不為己,因為看的是全體,付出是為成全「道」,你、我、他皆屬於道,成全「道」即是對你好、我也好、然後大家都好,全體一起提升,能量是互通互補互享,這屬於雙軸思維。
「道」包含實體與虛體,虛體屬形而上、形而外之事,一般人僅看得到實體,便誤以實體為全體,所以聖人知「道」,一般人難以想像他知道多少,當看透一切,行事完全是不同境界,而一般人認知有限,行事多以自身為主,因為都是從「我」看世界,這是一般人與聖人的差異。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難道不是因為他的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自己。
「無私」不應是主觀,如果認為「我應該無私,才會‧‧‧‧‧‧」,則背後勢必存在一個期待,無論是期待虛的或實的回饋,都是為了滿足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此無私不是真無私。
當認為全體即我,我即全體之時,無私變成是客觀事實,而非主觀感受,在其眼裡,沒有所謂的無私,僅有成全整體,順勢而為。
眼裡沒有無私才是真無私,真無私才能成就一體,整體一體便是其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