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如何打造更貼近孩子的土地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當跟身邊的人分享自己帶著一、二年級的孩子一起走進田野上土地課時,許多朋友的回應都是:「他們年紀這麼小,真的學得到東西嗎?
一開始,這樣的擔心,也曾存在在自己的心裡。直到後來,孩子們用行動展現了學習的主動性。像是在走廊上遇到我,會告訴我:「老師,昨天我有回家問爸爸,他說秧苗上面黃黃的不一定是死掉,也有可能是風太大了。」還有陸續收到家長的訊息,「老師,昨天回家,小叡出了一些題目考我,他說是你們今天出去踏查的時候看到的。」或者是在課餘時間,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去巡田,充當小老師,向他們介紹一些田間的小知識。
假日時間去巡田,看見學校的孩子們跟著家裡附近的哥哥姊姊,騎著腳踏車一起來看田裡的秧苗。
(照片由家長提供)家長假日帶著孩子到田裡巡田,有上土地課的姊姊細心地跟弟弟解說當時插秧的故事,還有插秧的小技巧。
說起來,比起我這個從小在都市裡長大的孩子,這群從小生活在田邊的小孩,學習起土地知識好像有種得天獨厚的優勢,經過這一輪土地課,紛紛發現自己身邊有著許多像是農夫爸爸一樣的土地知識寶庫。而我也在每一次幫孩子上課時,努力向孩子學習用最道地的語言,親近孩子的生活情境。

農田間最道地的語言

像是我們在課堂中講到了會在灌溉溝渠旁看到的塞子。再努力的跟孩子說明塞子的用途,還是會有很多小孩露出疑惑的表情。直到一位二年級的妹妹領悟後,「啊!老師,你是在說窒仔(that-á)嗎?」,突然多了幾個人露出了「哦,老師,妳早說嘛!」的表情。
又或者我們講到了農民補秧的動作,孩子也很難以領略,直到那位孩子又說出了「貼稻仔(thiap tiū-á)」,更多的孩子們,才理解了我在說的事情,並用孩子的語言分享給那些還不理解的同學知道。
田中出現一大欉的秧苗,其實就是為了日後「貼稻仔(thiap tiū-á)」而準備的。
「人類學田野工作強調學習貼近當地人的生活與思考方式,關鍵的工具就是語言。」這句話,就從種稻課的切身體驗中一一看見了。

故事留聲機,由兩個著迷於土地故事的女子所共同經營。 我們將一路搜集的故事錄成一張張的唱盤,有土地的芬芳、文化的香氣,還有產業的哀愁。這些聲音,都將透過留聲機播送到彼方。在古老的裝置裡,撥送出剛剛好的雜音,有些笑鬧,有些哀愁。就算不在場,你也能浸潤在故事之中,隨之搖擺。
更多故事,都在所在教育工作室的【故事留聲機】裡,歡迎追蹤我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6會員
36內容數
2017年,因著NGO計畫來到雲林,任教於一所田間小學。設計土地課程的過程跌跌撞撞,才發現許多土地的事情,跟著相機Zoom in 走進去,才能夠讓眼前所見,在心底產生漣漪。在專題中,我期待用底片的色溫、異鄉人的思考,跟著妳/你一同走進鄉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nie Ch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見許多孩子在回學校後的日記裡,把踩進泥土中的心情仔細的描摹出來,我相信這個有泥巴的觸感、有泥土和汗水氣味,還有奮力在田裡行走身體感的午後,將會留在這些孩子的身體與記憶裡,帶到很久很久以後的。
所在教育工作室實施土地教育的學校之一,為一所座落於田間的60人偏鄉小校,社區的產業以農業為大宗,學校中,也有高比例的家長是務農子弟。身為導師的角色,除了要發展土地課程,又要兼顧班務的疲於奔命。 我進一步思考,我們是否有機會跳脫體制內老師的身份,成為學校和土地的媒人,串連起學校裡的孩子與社區呢?
看見許多孩子在回學校後的日記裡,把踩進泥土中的心情仔細的描摹出來,我相信這個有泥巴的觸感、有泥土和汗水氣味,還有奮力在田裡行走身體感的午後,將會留在這些孩子的身體與記憶裡,帶到很久很久以後的。
所在教育工作室實施土地教育的學校之一,為一所座落於田間的60人偏鄉小校,社區的產業以農業為大宗,學校中,也有高比例的家長是務農子弟。身為導師的角色,除了要發展土地課程,又要兼顧班務的疲於奔命。 我進一步思考,我們是否有機會跳脫體制內老師的身份,成為學校和土地的媒人,串連起學校裡的孩子與社區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今天到高雄參加荒野親子團高三團的團務研習,每次和各地的荒野伙伴碰面,肉體雖然會旅途勞頓,但是精神都很振奮,尤其看到親子團的孩子們,每個都那麼成熟而自信,真是開心。想到伙伴們二十多年的努力與付出,流下的淚水與汗水,如今已灌溉出盎然的花園。真是開心!
Thumbnail
  在陽光灑落的後花園路上,有著新海城班因為課程討論而種植的綠豆, 這天~孩子們在帶著紙、筆紀錄的同時, 觀察到了走道上有著附近榕樹掉落的葉片...... 孩子:「老師,妳看~」 老師:「哇~好可愛耶!」 孩子:「對呀!我是撿地上的樹葉畫的。」   在孩子樂於分享、帶點被誇獎
Thumbnail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Thumbnail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Thumbnail
童四心得 @ 2023 10/29 〔蕃薯 北極熊班〕
Thumbnail
查某孫這馬2歲外,日時仔予奶母𤆬,欲暗仔𤆬轉來。每禮拜三早起,查某囝𤆬伊去參加一个囡仔團,佇大安森林公園,有一个老師媽媽𤆬囡仔耍,學物仔,譬論來講,元宵節進前畫鼓仔燈。   這馬干焦我共伊講台語,伊的外公可能嘛會講,按呢無夠,想欲予伊參加台語的囡仔團,會當增加聽別人講台語,佮別人講台語的
Thumbnail
山櫻花開的季節,全校師生到小米田整地、除草,並在鬆軟的泥土裡,混入粗糠,增加土壤的肥力。在耆老的祝福下,進行簡單隆重的開墾祭。活動過程中,耆老和主任應用族語教導學生認識工具名稱,以及每個活動的族語。 主任整合每周一課間活動的族語教學,以及定時照顧農作物的課程,讓族語課程融入小米種植,增加學習的
Thumbnail
要孩子深耕土地,在教育上必須引領他們看見。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今天到高雄參加荒野親子團高三團的團務研習,每次和各地的荒野伙伴碰面,肉體雖然會旅途勞頓,但是精神都很振奮,尤其看到親子團的孩子們,每個都那麼成熟而自信,真是開心。想到伙伴們二十多年的努力與付出,流下的淚水與汗水,如今已灌溉出盎然的花園。真是開心!
Thumbnail
  在陽光灑落的後花園路上,有著新海城班因為課程討論而種植的綠豆, 這天~孩子們在帶著紙、筆紀錄的同時, 觀察到了走道上有著附近榕樹掉落的葉片...... 孩子:「老師,妳看~」 老師:「哇~好可愛耶!」 孩子:「對呀!我是撿地上的樹葉畫的。」   在孩子樂於分享、帶點被誇獎
Thumbnail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Thumbnail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Thumbnail
童四心得 @ 2023 10/29 〔蕃薯 北極熊班〕
Thumbnail
查某孫這馬2歲外,日時仔予奶母𤆬,欲暗仔𤆬轉來。每禮拜三早起,查某囝𤆬伊去參加一个囡仔團,佇大安森林公園,有一个老師媽媽𤆬囡仔耍,學物仔,譬論來講,元宵節進前畫鼓仔燈。   這馬干焦我共伊講台語,伊的外公可能嘛會講,按呢無夠,想欲予伊參加台語的囡仔團,會當增加聽別人講台語,佮別人講台語的
Thumbnail
山櫻花開的季節,全校師生到小米田整地、除草,並在鬆軟的泥土裡,混入粗糠,增加土壤的肥力。在耆老的祝福下,進行簡單隆重的開墾祭。活動過程中,耆老和主任應用族語教導學生認識工具名稱,以及每個活動的族語。 主任整合每周一課間活動的族語教學,以及定時照顧農作物的課程,讓族語課程融入小米種植,增加學習的
Thumbnail
要孩子深耕土地,在教育上必須引領他們看見。
Thumbnail
一早走在鄉間路上 看到一片已插秧的稻田 告訴我們春天已經來了 農民開始忙碌了 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農田 所以有些單位辦農田體驗營活動時,都很快就額滿 記得小孩還小時,參加這種插秧活動,邊彎腰插秧邊倒退嚕,弄得滿身泥巴,玩得非常開心,還可以體驗農民的辛苦 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