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閱讀素養》|打破浪漫迷思|培養一生受用的能力

文/2020.11.03
以往推動閱讀教育,似乎將「讓孩子喜歡閱讀」視為重要目標;但愈是強調「喜歡」為目標,就愈會被孩子以「不喜歡」為理由拒絕。事實上,「閱讀是一種重要的工具」,無關於喜歡不喜歡,那就是每天要用到的能力。 ~摘自《閱讀素養》(黃國珍 著)
最近的MSSR 晨讀時間(註),我以極度緩慢的速度讀完這本書~~因為字字句句都是經典!有時候讀到某個段落,還會讓人忍不住停下來,向自己提問。
作者黃國珍老師以溫柔的口氣、精準生動的比喻、跨領域的系統思維,引領讀者重新認識閱讀理解和素養的學習,其觀點之犀利,將教育部長期呼喊的閱讀素養口號,拉升到一個更高的哲學層次,深得我心!
註: 「MSSR」是四個英文單字的縮寫~Modeled (身教)、Sustained(持續)、Silent(安靜)、Reading(閱讀),意思是「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 (每個星期的晨讀時間,我會和班上孩子一起挑選自己喜愛的書,不做任何事,就只是靜靜的閱讀。)
國珍老師在序言中對讀者這麼說:
「打開這本小書,如果你願意一篇一篇慢慢讀完,在每讀完一篇後,去思考甚至挑戰書中的觀點,或許你會發現我所有的篇章,包括書中那些困惑、好奇、質疑、探究、思辨的過程,本身就是閱讀素養的實踐。不因為擁有一個答案而形成限制,更從答案開始思考,而真正擁有思想與心智的自由。」
我想我之所以花這麼久的時間看完這本書,就是在實踐這樣的閱讀歷程。
Photo by Ewan Robertson on Unsplash
Photo by Ewan Robertson on Unsplash

📖 閱讀是什麼

國珍老師在第一個章節分享朋友們因閱讀而體驗到的高峰經驗:
「閱讀可以讓自己靜心,再出發...」、「閱讀是呼吸」、「閱讀可以吸收到別人生命的精華」、「閱讀是和無法及時觸碰的人,在時光交錯中與他們靈魂對話、智慧交流!」
這讓我想到身邊幾位朋友(極少數)單純就是因為從小愛書成癡而養成閱讀習慣,如果要他們說出閱讀帶來的美好,大概說上三天三夜也停不了。而現在的我,雖然也經常因為閱讀而體會到深刻的感動,卻和國珍老師一樣,不是因為「喜歡上閱讀」才開始閱讀,而是因為喜歡上故事,為了再次經歷故事才閱讀。
記得國中一年級暑假,親戚借我一整套金庸武俠口袋小說,當我看完一個章節,幾乎無法停止閱讀,除了吃飯,其餘時間就是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沉浸在武俠各大門派的恩怨情仇而無法自拔。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腦中肯定分泌了大量的多巴胺,而那種因為閱讀小說而產生的幸福感,也影響了我之後的閱讀習慣,甚至為我的閱讀教師生涯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很難說,在當時那個不談何謂閱讀素養的時代,如果沒有武俠小說的洗禮,或許我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體會到閱讀對人生帶來的重要影響。
誠如國珍老師所言:
「每個人喜歡上的東西不一樣,為了更接近或更了解,甚至只是想再次經歷,所以藉由閱讀幫助我們靠近自己喜歡的事物。時間久了,閱讀才成為長久相伴的能力工具。」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 閱讀素養就是生活的基本能力

看完我的分享,你一定會提出疑問:不是每個孩子在求學歷程都能像你一樣從小說或其他類型的書籍中得到滿足和快樂啊?
沒錯!這也是為什麼國珍老師要特別強調:
「閱讀理解的能力與素養,不單是為個人的喜好服務而已,應該放到真實生活廣泛應用的層面來看待其重要性。」 「教育部108新課綱裡提到孩子應有的閱讀素養,就是生活的基本能力。如果連這個基本能力都不具備,面對這麼多元而龐大的資訊,孩子將無法判斷,也無法為他自己的發展使上勁,更無法深入參與這個社會。」
Photo by Yasin Yusuf on Unsplash
國珍老師打破了某些閱讀推廣者的浪漫迷思和讀者們對於閱讀的刻板印象,他以更宏觀的視野、務實的態度,提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
「閱讀是一個重要的工具,無關於喜歡不喜歡,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能力使用這工具。」 「事實上,我們是可以不喜歡閱讀的,但我們無法迴避,我們需要透過閱讀為生活帶來改變。」
那麼,既然閱讀如此重要,老師和家長該如何帶領孩子從生活中多元的文本去思考、自省,進而理解這個詭譎多變的世界呢?看完這本書的26個章節,相信大家都能得到滿滿的收穫和啟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