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棒呆了的故事」嗎?
不知道你心中有沒有故事的樣貌,或許有人覺得我們進度有點緩慢,相信你已經胡思亂想一大堆東西,怎麼毛毛牙老師還一直在扯那些有的沒的。
先別急,我如果一口氣把文章貼完,那多沒意思,到頭來你只會看到我寫的範例,卻沒時間處理自己想做的事情。相信我,我看過很多寫作書,因為作者傳授的東西很不錯,結果我一口氣看完,然後……
然後就沒有了,我只是去找下一本書來看……
喔!這倒是提醒我,在我會彙整書稿的時候要去掉這一段,同時改一下書本內容,免得讀者發生跟我一樣的問題,就是一直看書,卻沒有動手。
還好我開始看寫作書的時候,第一本書已經寫完了(雖然還沒出版),所以寫作書對我最大的幫助是,讓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稿子有沒有犯下基礎錯誤,就這部份,如果各位讀者已經有自己的作品,那不妨互相研究一下。
畢竟萬事互相效力。
建立關聯
好啦!我們有個連大綱都說不上的超簡單圖像,裡面有感動,以及壞事,以及棒呆了的故事。
讓我們開始編故事囉!
從這邊開始我會寫一篇示範文章,請放心,這是個全新的故事,由我邊寫邊想,這個寫作課就是我寫這部作品的歷程,最後會變怎樣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在這邊要示範的就是最隨性創作方式,由我過去在上千個日子裡每晚說故事給小孩聽的經驗而來。因為我每晚都要掰一個新故事出來,有時候孩子還會限定條件或登場角色,所以我一直被迫使用幾秒鐘的時間擠出開頭,而且邊說邊想故事,等於每句話只有前一句話那短短幾秒鐘可以想。
別小看這種練習,雖然這樣子掰出來的故事很粗糙,但當你把小說真正完稿,呈現出來的東西會完全不一樣,但那只是後端修辭學運用的問題,真正重要的依然是故事骨幹本身。
想看例子的話,歡迎參考「
小小的故事,小小的」專欄,尤其是荒野的故事(有兩篇,分別是
荒野的故事與
無月之夜的安息),這兩篇故事就是個好例子,說明如何從原始想法變成成熟的故事,因為這兩篇前一篇就是講給小孩聽的版本,後一篇則是之後我重新安排故事的結果,但其實故事最開頭只有哥哥要求的獅子,妹妹要求的長頸鹿,還有妹妹追加不能是殘忍的故事。
所以到這個階段,我邀請大家跟我一起做。你可以隨時中斷閱讀,反正到下週貼新聞之前,你有一整個禮拜的時間可以運用,如果你幾篇看完都能花時間胡思亂想,那麼現在開始正經想應該不難才是,反正我不會請大家做什麼會讓你長出白頭髮的事情來。
我先示範給大家看,我選的感動叫做「終於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而壞事我選「分離」。
再來我們要把角色擺上去了,先從最單純的狀態開始,比方說分離,代表至少有兩造,我們就先用A跟B代表,我們在紙上把這兩個角色擺上去,因為問題出在分離,所以我把兩個角色擺在「分離」的兩邊。
對了,你也可以先拿某些指示物(例如象棋、橡皮擦、公仔之類有的沒的)來當代表,因為你可能會需要移動這些角色,所以可以先用鉛筆劃線,方便到時候擦掉。
現在我們有兩個分開的角色,而且因為是壞事,所以顯然雙方對於分離是感到痛苦或不捨的,而我們的最終感動是「終於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
請注意這些用詞都是有目的的,「終於」代表「在一起」這個事情應該發生在故事的結尾,因為我們在這裡還沒解釋「分離」發生在什麼時間,因為可能故事發生的時候,已經分離了,雙方已經陷入痛苦。
也可能分離發生在故事開始以後,我們會先描寫雙方感情有多好,然後讓他們分離。甚至我們可以讓分離尚未發生,而是預告,故事的重點擺在「避免分離」。
舉個例子
大家看過玩具總動員嗎?
第一集裡的分離與相聚,在於胡迪與巴斯,分離發生在故事中段,相聚發生在結尾。這時A與B分別是胡迪與巴斯。
第二集裡的翠絲,分離發生在故事之前,而相聚則在於自己內心的和解,還有新的邂逅,這時A與B可以同時是過去與現在翠絲,而我們還有CDE……等等其他角色。
第三集裡的胡迪,面對的又不一樣,是即將分離,因為心愛的主人長大了,他們得去新的地方。
到了四集,這又是不同的成長歷程,這是胡迪是自己選擇分離,他成為自己的主人,而且割捨許多,因為也有其他邂逅。
是的,玩具總動員用四集的篇幅,讓我們看見不同的連結、分離與聚合,這是不是非常精彩?雖然我們有四集電影,但其實這一直只是用不同角度在處理同一個問題,而且每一次都讓人無比感動。
因為那是你我遇到過得問題,也可以預期我們還會一直遇到。
你還要繼續要求自己想出什麼新玩意嗎?真的不必要,就大方的拿舊東西來用吧!
有了好例子,我們可以開始展開自己的規劃,像我這邊,我選擇讓分離發生在故事開頭,A跟B分開了,而雙方開始互相尋找,這我可以選擇用某一位當主角、或者雙主角、第一人稱視角、全知視角、第三人稱視角……有各種技法,不過這是寫作技術類的課程,我們就先不管了,反正我目前暫時決定使用純A視角,只寫從A出發的觀點,但描寫A的部份,我採取第三人稱視角,就是旁觀者,或者小天使的觀點。
而且我採取緊盯視攝影鏡頭(這都會在後面繼續介紹,各位只要知道我只打算寫從A觀點出發的內容,A不該知道的,我就不寫。
對了,這些都不見得是非得在事前規劃好的東西,你隨時可以改變(簡單說,就是作廢稿件,或至少大幅刪改稿件,這是作家日常,不用意外),不過我會建議大家先選個方式起個頭看看,因為不決定你會很難下筆,或者寫了一後發現這樣不好鋪陳,這需要練習,而我掰睡前故事經驗(基本上就是要瞬間想出開頭,然後邊講邊掰),以緊盯單一角色觀點的方式推展故事最簡單的(不見得最好),所以在這邊先這樣使用。
現在我們有了感動類型、壞事跟主要角色,這時請各位用線把這些角色做一下關聯連結,敘述他們之間的關係,例如「兄弟」、「對手」、「上司與員工」、「朋友」之類,再加上情緒描述,例如「好感」、「暗戀」、「厭惡」、「欣賞」、「沒感覺」……之類有的沒的。
再把壞事連到角色身上,看看壞事是怎麼發生的。
我不知道各位選了哪種感動,又選那哪件壞事,但我們可以從這邊開始,規劃我們的故事。
對了,如果你圖畫到一半想到別的東西,這非常正常,真的,我自己就常常想到什麼就規劃一下,然後丟掉換別的。對創作者而言,丟掉的東西絕對比真正寫來的還多,千萬不要大驚小怪或捨不得,但我建議大家把檔案保存好,因為我偶而會回頭看自己以前想過什麼,甚至回收再利用。
請記住,在創作的過程中,沒有東西會白費,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
不過,只有事件,還不足以達成感動,例如「A跟B分開了,A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B身邊團圓」,請問這樣的敘述有任何感動可言嗎?
如果單純敘述發生壞事,描述我們因為不同處理方式,達到目標,這樣就能產生感動?太天真了,敘事不是故事,我們必須讓敘事產生「價值」。
是的,下一個單元,我們要討論關於價值觀這件事情。
下堂課可是很關鍵的部份喔!請務必做好心裡準備,創作者這個頭銜,取得的條件就在下一堂課,而這也是創作者最大的苦惱、危機、喜悅與光榮的源頭,完全不是開玩笑的,最好是洗澡淨身(記得要刷牙)後衣著整齊坐在電腦前面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