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他鄉遇故知 -交換生生活中遇到的熟悉面孔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到哥本哈根當交換生的朋友
有句俗話說他鄉遇故知,這句話在 Danielson 在廣州當交換學生時,還真深深的體會了。當我剛進哥本哈根商業學院的第一學期,有位來自廣州中山大學嶺院的交換學生,整個學期其實很少看到他在學校出現,因為他那個學期可是有許多豐富不斷的旅遊計劃,他去外面周遊四海的時間比在學校的時間多太多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我在丹麥看到的外國交換生的生活,怎麼跟我在中國的那麼不一樣的原因了)。不過可以理解,因為這些交換學生只來 一學期,而踏上了歐洲就很容易到各個歐洲國家旅行,丹麥的學制又不點名,出不出席上課也不會影響成績,所以這些學生如果經濟許可,當然要好好利用這幾個月的時間遊玩歐洲了。
後來自己當交換學生,選擇了廣州中大的嶺院,這位朋友那時已經畢業了,但既然來了,就跟他聯絡一下,K 先生也就成了我在廣州第一個遇見的舊識。即使現在已經聯絡不上這位朋友,但感謝在廣州的生活日子裡,有他的照顧。
生日唱 K
通常交換學生到了歐洲,學校都會把所有課程和考試安排在聖誕節前結束,好讓這些學生可以回家過節。但亞洲的學制時間點不一樣,所以學期都會在一月份才會結束 (華人不過聖誕節而是過農曆春節啊),也因此那年的聖誕節無法回到丹麥與丹麥的家人過節,不過因為 Danielson 的原生家庭在台灣,所以其實又是一個尷尬的情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1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Danielson的跨國遠距彩虹戀愛故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2005 年移居丹麥後,在這裡開始新的生活與學習,Danielson 希望跟大家分享丹麥的生活大小事,丹麥文化,旅遊記趣,我的小廚房自己做料理,大家來黑白講丹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了小巴後也不知道多久時間到了中澳邊界 (現在好像有港珠澳大橋,應該方便許多了),一下車看到的就是這鵝黃色小拱門,的確有感受到那麼一點點的葡萄牙風格,穿過它就是澳門了。 一到了澳門這邊,居然看到了台灣名產 "台灣檳榔",而且還寫著繁體字呢! 雖然我不吃檳榔,但看到這一幕好親切啊!
除了烤鴨外,麥先生依照往年一樣,在前一天也得先做好丹麥傳統聖誕甜點 "米布丁",然後得將整鍋米布丁放置在陽台上冷卻,隔天還得再加工做最後的步驟才可以上桌。 禮物是什麼呢? 真的不意外,就像上面說的,它真的就是一盒巧克力,所以當場打開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個 Cultural Shock 除了學校食堂的文化衝擊深深烙印在 Danielson 的腦海裡,第二個在中國廣州中大的文化衝擊就是課堂點名。點名這件事聽起來似乎很正常,但因為 Danielson 沒有在台灣唸過大學,經過美國大學與丹麥研究所的學習經驗,唸書這件事
"下雪" 這兩個字和這樣的景象對來自亞洲熱帶與副熱帶的我們來說,它就只是個形容詞,很多人都希望能夠都有機會親眼見到飄雪的美景,以及親身體驗下雪的感受。 Danielson  在離開台灣前也跟許多人一樣有這樣的夢想,但是卻不曾有機會,後來很幸運地要去美國唸書,但我卻去了一個很不美國的美國夏威夷州
第一個 Cultural Shock 開學第一天下課後的午餐時刻,入境隨俗,跟著當地學生一樣到了當地人說的 "食堂”,但 Danielson 真的嚇到了,食堂裡滿滿都是人,大學校嘛,人多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怕的是他們不懂得 "排隊”這件事,也就是說,基本上,排隊這件事在當地是不存在的
Danielson 在台灣求學的年代,沒有出國打工渡假的存在,更沒有聽過交換學生這件事 (是的,我就是個老郎),即使在美國夏威夷唸書的時期,都沒有聽聞過交換學生這管道。 “交換學生”這名詞是在 Danielson 到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唸研究所時才有機會體驗的生活,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聽到交換學生
上了小巴後也不知道多久時間到了中澳邊界 (現在好像有港珠澳大橋,應該方便許多了),一下車看到的就是這鵝黃色小拱門,的確有感受到那麼一點點的葡萄牙風格,穿過它就是澳門了。 一到了澳門這邊,居然看到了台灣名產 "台灣檳榔",而且還寫著繁體字呢! 雖然我不吃檳榔,但看到這一幕好親切啊!
除了烤鴨外,麥先生依照往年一樣,在前一天也得先做好丹麥傳統聖誕甜點 "米布丁",然後得將整鍋米布丁放置在陽台上冷卻,隔天還得再加工做最後的步驟才可以上桌。 禮物是什麼呢? 真的不意外,就像上面說的,它真的就是一盒巧克力,所以當場打開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個 Cultural Shock 除了學校食堂的文化衝擊深深烙印在 Danielson 的腦海裡,第二個在中國廣州中大的文化衝擊就是課堂點名。點名這件事聽起來似乎很正常,但因為 Danielson 沒有在台灣唸過大學,經過美國大學與丹麥研究所的學習經驗,唸書這件事
"下雪" 這兩個字和這樣的景象對來自亞洲熱帶與副熱帶的我們來說,它就只是個形容詞,很多人都希望能夠都有機會親眼見到飄雪的美景,以及親身體驗下雪的感受。 Danielson  在離開台灣前也跟許多人一樣有這樣的夢想,但是卻不曾有機會,後來很幸運地要去美國唸書,但我卻去了一個很不美國的美國夏威夷州
第一個 Cultural Shock 開學第一天下課後的午餐時刻,入境隨俗,跟著當地學生一樣到了當地人說的 "食堂”,但 Danielson 真的嚇到了,食堂裡滿滿都是人,大學校嘛,人多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怕的是他們不懂得 "排隊”這件事,也就是說,基本上,排隊這件事在當地是不存在的
Danielson 在台灣求學的年代,沒有出國打工渡假的存在,更沒有聽過交換學生這件事 (是的,我就是個老郎),即使在美國夏威夷唸書的時期,都沒有聽聞過交換學生這管道。 “交換學生”這名詞是在 Danielson 到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唸研究所時才有機會體驗的生活,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聽到交換學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某天站在滿是中國餐廳的街道上,一家三口的中國家庭忙著把一些廚具放入車內,我看著他們發發了好久的呆。“妹妹,你在找什麼嗎?”剛把車門關上的媽媽發現我的視線不停的望向他們,我害羞的微笑搖頭,尷尬的離開找了家中餐廳點了個豆漿油條。  嗯,是熟悉和想念的味道啊。    在這裡,我遇見了周和他的同學
Thumbnail
剛剛去了溫哥華一趟,有很意外的驚喜,因為竟然可以跟幾個老朋友相聚,他們都是我在英國中部讀書時候認識的,想不到一晃眼就是四十多年,時間過得很快啊!言談間我們說起在小鎮唐人餐館一起打工的舊趣事,昔日的留學生不像現在的這樣輕鬆,通常都是趁假期時間找散工做以賺取外快,我和其中的一個女生就在唐餐館任職
Thumbnail
在大四畢業的那個季節,我沒有選擇畢業,而是選擇踏上了更遠的土地,是的,那一年我延畢去德國當了半年的交換學生,這是我那半年的故事與心得。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我在大學畢業十年後,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並簡述我決心提升英語能力的過程與方法。 比較意外的是我回國後,意外挖出大學時的交換計劃簡章,這個插曲好像在對我說:「有些事不管過多久,即使久到足以被遺忘,仍會在另一種契機下完成。」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
Thumbnail
幾天前,因為妹妹的牽線認識了一位來自遼寧的交換學生。這位遼寧朋友很有意思,她說道:「不知為何,可能是一切都很fresh(新鮮),我覺得我在路上看到的東西都好美,尤其是台灣的男生!比大陸男生帥多了呢!」 當下聽來覺得很逗趣,心想妳應該是看錯了XD,不過事後回想,生活中若帶著一副「新鮮」的眼鏡看世
Thumbnail
「我有事要去台中,你那邊借我住一晚,可以嗎? 」許久未見的學姐打電話來找他,提了這個要求。 他在想,學姐在想什麼?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某天站在滿是中國餐廳的街道上,一家三口的中國家庭忙著把一些廚具放入車內,我看著他們發發了好久的呆。“妹妹,你在找什麼嗎?”剛把車門關上的媽媽發現我的視線不停的望向他們,我害羞的微笑搖頭,尷尬的離開找了家中餐廳點了個豆漿油條。  嗯,是熟悉和想念的味道啊。    在這裡,我遇見了周和他的同學
Thumbnail
剛剛去了溫哥華一趟,有很意外的驚喜,因為竟然可以跟幾個老朋友相聚,他們都是我在英國中部讀書時候認識的,想不到一晃眼就是四十多年,時間過得很快啊!言談間我們說起在小鎮唐人餐館一起打工的舊趣事,昔日的留學生不像現在的這樣輕鬆,通常都是趁假期時間找散工做以賺取外快,我和其中的一個女生就在唐餐館任職
Thumbnail
在大四畢業的那個季節,我沒有選擇畢業,而是選擇踏上了更遠的土地,是的,那一年我延畢去德國當了半年的交換學生,這是我那半年的故事與心得。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我在大學畢業十年後,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並簡述我決心提升英語能力的過程與方法。 比較意外的是我回國後,意外挖出大學時的交換計劃簡章,這個插曲好像在對我說:「有些事不管過多久,即使久到足以被遺忘,仍會在另一種契機下完成。」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
Thumbnail
幾天前,因為妹妹的牽線認識了一位來自遼寧的交換學生。這位遼寧朋友很有意思,她說道:「不知為何,可能是一切都很fresh(新鮮),我覺得我在路上看到的東西都好美,尤其是台灣的男生!比大陸男生帥多了呢!」 當下聽來覺得很逗趣,心想妳應該是看錯了XD,不過事後回想,生活中若帶著一副「新鮮」的眼鏡看世
Thumbnail
「我有事要去台中,你那邊借我住一晚,可以嗎? 」許久未見的學姐打電話來找他,提了這個要求。 他在想,學姐在想什麼?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