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葉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冉求離去以後,翌年,孔子從陳國移居到蔡國,其後又取道前往葉國【註16】。
自從孔子帶著弟子來到葉國以後,葉公變得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精神恍惚。為什麼會有如此的不安?說實在的,孔子與葉公是素未謀面的,那就更談不上有什麼恩怨!何以會七上八下呢?原因大概有兩個:
一,「葉公」這個銜頭,實在名實不副。為什麼?在周朝的封建制度裡,分列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公」屬首爵。這個葉公,看到楚君雖屬子爵,卻僭稱為「王」(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稱王);而他自己雖屬楚國貴族,卻仿而效之,另組政府,自稱為「公」。而孔子一向都講求名實相副,肯定對這個僭稱不以為然。
二,話雖與孔子素未謀面,但孔子一向主張德化禮治,以人為本,那是世人皆知;而葉公他自己治理葉國,手法強硬專橫,對老百姓刻薄寡恩,那不是強烈的對比嗎?說句難聽的話,對於那些長戚戚的小人,孔子儼然一面照妖鏡。萬一孔子提出行先王之道,那怎麼辦?
以上兩個原因,歸根究柢,其實就是心虛沒底。
那究竟要不要會見孔子呢?人家千里迢迢來到葉國,好歹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如果不懂得禮遇聖賢,會遭人恥笑的。如果不見,沒準街頭巷尾都會說「葉公不敢見聖人,一定是因為心存內疚」。如果孔子根本不理睬葉公,那豈不是自招其辱嗎?但,如果見孔子,這豈不是自露其醜,相形見絀?(待續18)
2022-01-09謹識
【註16】葉國,國音Shè,粵音攝,今河南省葉縣,屬楚國的城縣。縣宰姓沈,名諸梁,字子高,人稱「葉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天,悲憤的事又發生了。消息傳來,周天子的樂官萇弘被殺。萇弘是孔子崇敬的人之一,當年孔子在雒邑向老子問禮時,曾向他學過音樂。孔子得知這個噩耗,頓時悲憤難受,禁不住無語問蒼天:「這樣一個有賢德、有才能的人,為什麼竟然得到如此的下場?難道這就是命嗎?」
孔子一直都是以自身無比的精誠、無限的光輝、無畏的人格來感召學生。
既然已經到了鄭國,就派子貢前往晉見鄭君。豈知鄭聲公年少氣盛,銳意躋身於列強之中;而要國力強盛,自然就要訴諸武力。如此一來,孔子一向主張的德化禮治,又怎會受到歡迎!於是,離鄭適陳。
纍纍若喪家之犬 上文講到孔子對宋國權臣司馬桓魋預造石槨,勞民傷財,僭越君侯,因而咋舌不屑;司馬桓魋又怎會就此罷休呢? 眾弟子聽罷,大家都黯然不語。(待續14)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話又得說回來,既然不打算在衛國出仕,那又去哪裡?孔子再三想一想,就說:「宋國是我先祖居住過的地方,不如就到宋國去吧。」
上文提到衛出公即使委以重任,孔子也不會輕易答應的。
有一天,悲憤的事又發生了。消息傳來,周天子的樂官萇弘被殺。萇弘是孔子崇敬的人之一,當年孔子在雒邑向老子問禮時,曾向他學過音樂。孔子得知這個噩耗,頓時悲憤難受,禁不住無語問蒼天:「這樣一個有賢德、有才能的人,為什麼竟然得到如此的下場?難道這就是命嗎?」
孔子一直都是以自身無比的精誠、無限的光輝、無畏的人格來感召學生。
既然已經到了鄭國,就派子貢前往晉見鄭君。豈知鄭聲公年少氣盛,銳意躋身於列強之中;而要國力強盛,自然就要訴諸武力。如此一來,孔子一向主張的德化禮治,又怎會受到歡迎!於是,離鄭適陳。
纍纍若喪家之犬 上文講到孔子對宋國權臣司馬桓魋預造石槨,勞民傷財,僭越君侯,因而咋舌不屑;司馬桓魋又怎會就此罷休呢? 眾弟子聽罷,大家都黯然不語。(待續14)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話又得說回來,既然不打算在衛國出仕,那又去哪裡?孔子再三想一想,就說:「宋國是我先祖居住過的地方,不如就到宋國去吧。」
上文提到衛出公即使委以重任,孔子也不會輕易答應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  桓魋(tuí):宋國大夫,是宋桓公的後代,當時正輔佐宋景公,權勢很大。聽說孔子投奔宋國而來,擔心齊景公重用孔子及其弟子,會削弱他的權勢,就派人阻止孔子一行進入宋國。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中國古代文學中「葉公」與拉岡「三界」理論的文章,探討了葉公對龍的迷戀以及拉岡的「三界」理論如何解釋這種心理狀態。
Thumbnail
在劉富安找不到理由,也不敢用太強硬的態度去找葉宏月說話的狀況下,兩人沒有交流的狀況下到了星期五的社團活動時間。 「小安!」葉宏月突然對劉富安搭話。 劉富安頓時喜出望外地問:「有什麼事情?」 「……」葉宏月有些遲疑地說:「能不能幫我跟社團請假?」 劉富安沒想要葉宏月找自己只是為了請假,難掩臉上
Thumbnail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雍也第六)。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小城邑。子遊去那裡擔任城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長官。可能回到孔子身邊時,孔子很重視舉才,就問他,『你在那裡發現作用了什麼人才嗎?』子遊就回答
Thumbnail
「啊!」葉宏月有些驚訝地回頭,一看到是劉富安才鬆一口氣說:「小安,你到了啊。」 「是啊,沒想到你也那麼早到,你也一樣先四處逛逛嗎?」劉富安傻笑地回應。 「是啊,不過,有件事要先講。」葉宏月這時突然笑容一收說:「你為什麼要那麼生疏地連名帶姓地叫我,害我以為是其他人。」 「抱……抱歉,之前你不是不
Thumbnail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第五)。  輕裘,輕軟的皮衣。皮革處理得輕軟,越貴重。伐,誇耀。施,散佈。
Thumbnail
一言。當下瞬間演作43老子孔子學與不學天差地遠 孔子教人學習精進。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老子教人無須學習。大器免成。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瞬間擁有當下直接結果。大器直接是大器無須成就學習。 二人思想差異天差地遠。帛書老子
Thumbnail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第五) 。 杇(wū),粉刷牆壁。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很生氣,在其它弟子面前責駡他:『腐朽的木頭沒法雕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  桓魋(tuí):宋國大夫,是宋桓公的後代,當時正輔佐宋景公,權勢很大。聽說孔子投奔宋國而來,擔心齊景公重用孔子及其弟子,會削弱他的權勢,就派人阻止孔子一行進入宋國。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中國古代文學中「葉公」與拉岡「三界」理論的文章,探討了葉公對龍的迷戀以及拉岡的「三界」理論如何解釋這種心理狀態。
Thumbnail
在劉富安找不到理由,也不敢用太強硬的態度去找葉宏月說話的狀況下,兩人沒有交流的狀況下到了星期五的社團活動時間。 「小安!」葉宏月突然對劉富安搭話。 劉富安頓時喜出望外地問:「有什麼事情?」 「……」葉宏月有些遲疑地說:「能不能幫我跟社團請假?」 劉富安沒想要葉宏月找自己只是為了請假,難掩臉上
Thumbnail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雍也第六)。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小城邑。子遊去那裡擔任城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長官。可能回到孔子身邊時,孔子很重視舉才,就問他,『你在那裡發現作用了什麼人才嗎?』子遊就回答
Thumbnail
「啊!」葉宏月有些驚訝地回頭,一看到是劉富安才鬆一口氣說:「小安,你到了啊。」 「是啊,沒想到你也那麼早到,你也一樣先四處逛逛嗎?」劉富安傻笑地回應。 「是啊,不過,有件事要先講。」葉宏月這時突然笑容一收說:「你為什麼要那麼生疏地連名帶姓地叫我,害我以為是其他人。」 「抱……抱歉,之前你不是不
Thumbnail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第五)。  輕裘,輕軟的皮衣。皮革處理得輕軟,越貴重。伐,誇耀。施,散佈。
Thumbnail
一言。當下瞬間演作43老子孔子學與不學天差地遠 孔子教人學習精進。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老子教人無須學習。大器免成。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瞬間擁有當下直接結果。大器直接是大器無須成就學習。 二人思想差異天差地遠。帛書老子
Thumbnail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第五) 。 杇(wū),粉刷牆壁。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很生氣,在其它弟子面前責駡他:『腐朽的木頭沒法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