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習慣養成精華】每天用3個小技巧,幫助自己更早起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圖片來源:Photo AC

前言


本篇是以養成早起習慣為主題所節錄的精華。
如果你想看更完整的內容的話,歡迎你點擊延伸閱讀的連結,讓自己比別人更快吸收更多有趣的資訊。
那我們就直接進入正題吧。

我如何養成早起的習慣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幾乎每天都是在凌晨4點至4點半之間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
而為了避免有些人一看到要4點起床就直接跳過,我必須先說明ㄧ下我平常的作息。
如果我當天晚上沒有參加公司聚餐或是加班的話,基本上都是在晚上9點到9點半就寢。這樣至少可以睡滿6. 5~7個小時。所以依照建議的睡眠時長,我在凌晨4點起床其實還算正常。
當然,我會選擇這麼早起床是有個人的考量。而我在培養這個習慣超過半年的時間後,也不太建議你將4點起床作為目標,甚至是當作早起的標準。原因我會在稍後告訴你。
那我們就先來看看為什麼我們應該早起吧。

早起有什麼好處?

「早起有什麼好處?」
我相信你只要搜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許多文章在談論早起的好處。因此我大概總結一下早起的3大好處:
  1. 容易保持健康的身材
  2. 擁有更多獨處時間
  3. 精神狀況變好
第一點我曾透過一書《終結工作沒效率、做事愛拖延的16個關鍵習慣》的內容,分享了關於身體內分泌的運作時間。如果我們能夠配合生理時鐘就寢的話,自然會比較容易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而擁有健康的身材。

如果你已經成家,或是有和室友同居的話,應該很能明白第二點的重要性。
每天留給自己一點時間獨處,不管是用來冥想、培養愛好、和自己對話,或是讓腦袋放空,都能有效地改善情緒和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當我們每天都必須遭受手機訊息的轟炸時,如果能在無人醒著的時段開始一天的行程,不僅可以放慢生活步調,好好地享受周遭的一切,還可以因為獲得了生活的掌控權而感到愉悅。
綜合以上兩點,如果你有一個健壯的身材,還有個可以讓自己放鬆的時段的話,第三個好處-「精神狀況變好」自然也能擁有。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開始早起後獲得的好處,其中就包含了上述的三點。只不過當時的我還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養成習慣,所以這些好處是一直到我2021年再次培養早起習慣時才再次出現。
看到這裡,如果你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變成晨型人的話,我會建議你先把這個想法擱置一邊,並且將接下來的內容看完。因為這會是你能否養成早起習慣的關鍵。

重點不是幾點起床,而是幾點睡覺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早起就是要「很早起床」。儘管我前一天因為熬夜只睡了3小時,也一定要拖著疲憊的身心開始今天的活動。
下定決心改變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按照上述的做法其實會有點本末倒置。
我們培養早起習慣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精神狀態,以及拿回人生的掌控權。如果你一天需要睡滿9個小時才有精神的話,那就應該盡量讓自己有足夠的睡眠時長。
因此想要成功養成早起習慣的首要關鍵,除了規劃幾點起床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規畫「幾點上床睡覺?」

如果我們缺少足夠的睡眠,將會產生所謂的「睡眠負債 (Sleep debt) 」。
儘管睡眠負債可以利用假日補眠來處理,但依舊會衍伸出以下2個問題:
  1. 睡眠負債積累過多,無法靠周休二日的補眠補完
  2. 假日補眠時間過長,導致睡眠周期被打亂,連帶影響內分泌運作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盡可能地避免在平日產生睡眠負債才是上策。這樣就算發生例外狀況,導致一兩天的睡眠不足,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調整好狀態,讓培養習慣的過程更順利。
接下來我會分享自己成功培養早起習慣的3個技巧。

成功早起的技巧一:一次只提早10分鐘起床

那麼,我們該如何制訂睡覺時間呢?
假設你目前的睡覺時間是從晚上11點到隔天早上7點,而目標是往前挪一個小時的話,建議你先從晚上10點55分睡覺,隔天早上6點55分起床開始。持續一~二個禮拜之後再往前挪30分鐘,以此類推。
你可能會想說,只提早半小時而已實在太少,為什麼不直接提早一小時就好呢?
關於這點,我過去確實有嘗試過,但是失敗了。
第一個原因是,我們的內分泌系統是跟著生理時鐘運行的。如果作息一下子改變太大,生理時鐘無法及時調整到當前的狀態的話,很容易因為內分泌紊亂而導致身體不適。就像自己從臺灣到美國之後,也是需要時間去處理時差問題的。
第二個原因是,根據日本習慣顧問-古川武士所提出的「習慣引力法則」在培養習慣的第一階段,也就是第一個禮拜的時間點,是最容易讓人放棄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會抗拒變化,儘管這項改變對我們的人生有益。
📷圖片來源:《改變人生的持續術》
改變對大腦而言是相當耗能的,如果這時候的精神再受到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影響的話,那就會容易因為意志力不足而逐漸走向失敗。
無論是早起,或是培養任何一項習慣,建議在一開始都以「嬰兒學步」的心態慢慢前進。等到過了習慣養成的陣痛期之後,再來提高執行量會比較好。
我個人是先從提早10分鐘開始,執行大約3天之後再提早10分鐘,以此類推。30分鐘是古川武士的建議範圍,你也可以慢慢摸索適合自己的方式。

成功早起的技巧二:讓鬧鐘響久一點

這是我透過修改其他書提出的技巧後得到的方法。
原本這些書所說的內容大概是「把手機放在離床邊遠一點的位置,這樣鬧鐘響的話就必須起身去關掉它」。
這個方法我過去也有嘗試幾次,但都以失敗告終。
我思考了一下原因之後發現,我起身關掉鬧鐘是出自本能反應,但大腦和其他器官在這個情況仍然尚未清醒。因此才會發生我把鬧鐘關掉之後,身體又很自然地躺回床上繼續睡覺的情況。
所以我改成先想辦法用鈴聲讓大腦清醒,再起床關掉鬧鐘的方法。
操作方法如下:
  1. 挑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而且這首歌最好是自己會唱的。
  2. 早上鬧鐘響的時候先睜開眼睛,一邊跟著音樂哼唱10秒鐘左右,一邊起身去開燈或拉開窗簾,讓眼睛接收光線
  3. 簡單活動一下身體之後再去關掉鬧鐘
這個方法主要是要讓大腦無法思考「要不要繼續睡」,而是去思考歌詞與聆聽音樂。然後當大腦忙著處理這些資訊的同時,透過行走與開燈來告訴自己的身體新的一天開始了。這樣就可以保證整個系統都已經進入狀況。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驟的「睜開眼睛」。
以我的經驗來說,如果眼睛是閉著的,那縱使聽再久的音樂,自己也會鑽回被窩裡繼續睡。
另外,一開始執行的時候可以忽略第三步驟的「活動身體」,只要確保眼睛是睜開的並且有充足的光線,儘管是躺在床上發呆個幾分鐘,大腦也會逐漸甦醒。
如果家裡有其他成員的話,可以先告訴他們你的早起計畫。這樣不僅能消除「必須趕緊關掉鬧鐘」的焦慮,還能獲得身邊人的支持,讓培養習慣的過程更順利。
📷圖片來源:Unsplash

成功早起的技巧三:具備明確的目的&制定行動計畫

想要養成早起習慣的人通常都已經具備了明確的目的,例如學英文、運動、準備考試等等。所以我想我就不用談如何思考早起的目的了。
有目的的行動很重要,但這通常也是造成自己無法培養早起習慣的陷阱之一。
古川武士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有提到一項培養習慣的重點,那就是「一次只培養一個習慣」。
假設我們過去沒有先養成讀書或是運動的習慣,那麼計畫在早起之後從事這些活動的話,等於是一次培養二個以上的習慣。
同時培養的習慣越多,受到的習慣引力就會越大。倘若這時候我們又沒有分清楚行動的先後順序,或是制定好例外規則的話,就很容易全盤皆輸。嚴重一點可能還會影響到自己之後再次培養習慣的自信心。

那難道在早起的習慣定型之前,我們什麼事都不能做嗎?
我認為其實不用做到這麼嚴格。如同剛才所說,同時培養多項習慣,受到的習慣習慣引力就會更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要專注在「嬰兒學步」,而非急於看見成果的心態。
假設我們只培養讀書習慣時,可以設定一天讀10頁內容。但如果你同時在培養早起習慣的話,就需要把10頁的份量縮減至3頁,甚至是1頁。或是相反過來,給自己在早起的部分多一些彈性,讓讀書的頁數可以維持在5頁以上。
先確定哪一項習慣對自己比較重要,花多一點心思在它身上。而其他習慣就多設定一些「例外規則」,確保自己每天都有執行,儘管只是前進一小步。
出自《原子習慣》「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前進1%看似不多,但只要持續下去,一年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遠遠超過其他人了。

結語:我「不推薦」4點起床的原因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上面的影片?
這支影片主要在強調「早起」的重要性以及我們該「何時休息」。我認為是一個不錯的英聽練習影片。

在前面有提到,我的早起標準會定在凌晨4點是有個人原因的,其中一點便是為了實驗這支影片所說的內容可不可信?但如果你也有一些原因想要這麼早起床的話,我會建議你再思考看看是否真的有這個必要?
我不推薦你以凌晨4點為早起目標最大的原因是,我發現既能在這個時間點起床,又能保證睡眠充足的人並不是很多,包括我自己也還沒做到。
每天在4點起床是相當嚴苛的目標,尤其是當你希望起床的感覺是精神飽滿,而非委靡不振的時候更是如此。
我在開始培養早起習慣之前,有花一段時間測試自己需要多長的睡眠。而測試結果是,平均睡滿9小時的精神狀況是最好的。也就是說,儘管我已經讓自己睡滿建議的睡眠時間,每天依舊會產生2小時的睡眠負債。
我知道這和我先前說的話有所矛盾。但因為我有過一段時間是只需要睡滿6個小時就有足夠的精神去處理一整天的工作,所以我知道自己的問題其實是要改善「睡眠品質」,而不是真的需要9個小時的睡眠。

是的,我認為要在4點起床很嚴苛的原因是「確保擁有最佳的睡眠品質」。因為這代表著你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諸多任務,並且戒除許多你可能平常都在做,卻會導致你睡眠品質下降的行為。這也是我現階段的課題之一。
關於提高睡眠品質的方法,可以參考以下我分享的閱讀心得。

所以,若你像我一樣有虐待自己的傾向,那麼你可以試試看以凌晨4點為早起目標。而如果你真的做到的話,我相信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和以往截然不同。
但無論是凌晨4點起床還是早上7點起床,我認為只要能讓自己保持規律的睡眠作息,並且充分利用清醒的時間去實踐自己的人生目標的話,就是最好的生活狀態。不需要為了追求數字漂亮而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痛苦之中。

圖片來源:TASYA-STUDIO
行動,就是我們的語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3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一流人習慣養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55會員
37內容數
「一流人閱讀筆記」是我寫作至今的閱讀心得與筆記統整。 內容以分享投資理財、自我成長、習慣培養等加速財富自由的書籍為主。 對於喜歡學習的你只要花10分鐘,就能在這裡透過一篇篇的文章,了解一本書的核心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ASYA-STUDI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年的1月,都是規劃新年新希望的重要時刻。 而說到新年新希望,想必大家最常聽到的無非是關於「減肥」、「戒菸戒酒」、「多讀書」之類的目標吧。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能每年確實地完成新希望呢?  我認為如果想要完成新年新希望,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把過程所需要的行動轉變成可以每天執行的小習慣。 
每年的1月,都是規劃新年新希望的重要時刻。 而說到新年新希望,想必大家最常聽到的無非是關於「減肥」、「戒菸戒酒」、「多讀書」之類的目標吧。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能每年確實地完成新希望呢?  我認為如果想要完成新年新希望,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把過程所需要的行動轉變成可以每天執行的小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許多碩博士生常感嘆:「我的研究到底有什麼價值?」其實,真正的寶藏往往藏在你每天的實驗、閱讀與思考中。 不久前,一位學弟請教我論文分析的技巧。我當時覺得:「這不是常識嗎?」但這才驚覺,我平時累積的經驗,對他人來說竟然是難得的資源。因為我有每天紀錄的習慣,能快速整理出清晰的教學內容,幫助他解決困難
Thumbnail
簡介:圓國少年杜金淡,在親人被妖怪殺害後,進入五行門學習術法。金淡在金、木、水、火、土五院進行學習後,選擇了金行院繼續修練。這一天,金淡和其他學員,出發參加五行門的聯合野外修習活動。
Thumbnail
養成新習慣的關鍵在於塑造一個適合成功的環境。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調整生活環境、添加視覺提醒以及尋求社交支持來助你持續堅持新習慣。從隨手可得的物品配置,到讓環境成為隱形的推手,這些策略將幫助你更有效地達成目標,不再依賴意志力。瞭解如何讓行為變得自然,從而實現長期改變。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如何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金錢觀念和理財能力,並提供了一系列的啟蒙課程和實踐方法。透過適當的教育和實踐,孩子們可以學會如何設立目標、儲蓄、投資和理解金錢的價值,並在未來的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金錢決策。
Thumbnail
我最近開始要早睡早起,因為我要活得長壽所以要改掉晚睡的壞習慣長壽秘訣,早睡早起吃的健康活得快樂幸福,多保養皮膚,皮膚就不易老化,我從以前壓力就很大結果沒有白髮,其實在20幾歲的人壓力大也都會長白頭髮但我沒有真奇怪,我壓力已經夠大了一根白髮都沒長
Thumbnail
六點起床,持續將近一個月。剛開始是為了進行「理想生活21天實驗」,有實驗目的讓起床像闖關挑戰,具有遊戲趣味感。中間雖然偶爾幾次沒有準時起床,隔天大多能恢復作息。就在21天實驗結束,以為已經養成早起習慣,卻連續三天快七點才起床,好像解除任務後的放鬆。捫心自問,早起是我想要的生活模式嗎?
Thumbnail
每個上班族、學生最大的願望應該都是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後再去上班上課,主打的一個就是睡到飽的概念,但真的有辦法嗎?有的!當你哪一天不需要為五斗米折腰、不需要為考試成績擔憂時,看你想睡多晚都可以。如果你不是的話,你可以認命也不妨換個想法,睡到飽不可行,那倒不如早起好了。 一開始對於早起的這個想法其實蠻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如何培養儲蓄習慣。作者分享了自己成長儲蓄的經驗,強調儲蓄工具對孩童意義的重要性。同時提到給自己一個儲蓄動機的重要性和財務分配上的戒急用忍。這是一篇很有趣並且有用的文章,對家長或者想培養兒童理財觀唸的人來說值得一讀。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Thumbnail
今年年初開始執行提早兩小時睡覺計畫,改變生活作息對身體狀況產生了明顯影響。從閱讀過渡到睡前閱讀,觸發睡意,改善早睡問題。歸納經驗,不只幫助睡眠,也造成工作與心情正面改變,並逐漸影響體重管理。適量運動仍是課題,但睡眠改變已為生活帶來實質成果。
許多碩博士生常感嘆:「我的研究到底有什麼價值?」其實,真正的寶藏往往藏在你每天的實驗、閱讀與思考中。 不久前,一位學弟請教我論文分析的技巧。我當時覺得:「這不是常識嗎?」但這才驚覺,我平時累積的經驗,對他人來說竟然是難得的資源。因為我有每天紀錄的習慣,能快速整理出清晰的教學內容,幫助他解決困難
Thumbnail
簡介:圓國少年杜金淡,在親人被妖怪殺害後,進入五行門學習術法。金淡在金、木、水、火、土五院進行學習後,選擇了金行院繼續修練。這一天,金淡和其他學員,出發參加五行門的聯合野外修習活動。
Thumbnail
養成新習慣的關鍵在於塑造一個適合成功的環境。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調整生活環境、添加視覺提醒以及尋求社交支持來助你持續堅持新習慣。從隨手可得的物品配置,到讓環境成為隱形的推手,這些策略將幫助你更有效地達成目標,不再依賴意志力。瞭解如何讓行為變得自然,從而實現長期改變。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如何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金錢觀念和理財能力,並提供了一系列的啟蒙課程和實踐方法。透過適當的教育和實踐,孩子們可以學會如何設立目標、儲蓄、投資和理解金錢的價值,並在未來的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金錢決策。
Thumbnail
我最近開始要早睡早起,因為我要活得長壽所以要改掉晚睡的壞習慣長壽秘訣,早睡早起吃的健康活得快樂幸福,多保養皮膚,皮膚就不易老化,我從以前壓力就很大結果沒有白髮,其實在20幾歲的人壓力大也都會長白頭髮但我沒有真奇怪,我壓力已經夠大了一根白髮都沒長
Thumbnail
六點起床,持續將近一個月。剛開始是為了進行「理想生活21天實驗」,有實驗目的讓起床像闖關挑戰,具有遊戲趣味感。中間雖然偶爾幾次沒有準時起床,隔天大多能恢復作息。就在21天實驗結束,以為已經養成早起習慣,卻連續三天快七點才起床,好像解除任務後的放鬆。捫心自問,早起是我想要的生活模式嗎?
Thumbnail
每個上班族、學生最大的願望應該都是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後再去上班上課,主打的一個就是睡到飽的概念,但真的有辦法嗎?有的!當你哪一天不需要為五斗米折腰、不需要為考試成績擔憂時,看你想睡多晚都可以。如果你不是的話,你可以認命也不妨換個想法,睡到飽不可行,那倒不如早起好了。 一開始對於早起的這個想法其實蠻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如何培養儲蓄習慣。作者分享了自己成長儲蓄的經驗,強調儲蓄工具對孩童意義的重要性。同時提到給自己一個儲蓄動機的重要性和財務分配上的戒急用忍。這是一篇很有趣並且有用的文章,對家長或者想培養兒童理財觀唸的人來說值得一讀。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Thumbnail
今年年初開始執行提早兩小時睡覺計畫,改變生活作息對身體狀況產生了明顯影響。從閱讀過渡到睡前閱讀,觸發睡意,改善早睡問題。歸納經驗,不只幫助睡眠,也造成工作與心情正面改變,並逐漸影響體重管理。適量運動仍是課題,但睡眠改變已為生活帶來實質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