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道在何方?

    孔子聽罷葉公所講的「治國之道」,對葉公已經徹底失望了,惟有盡快離開葉國,繼續踏上他的飄泊之旅。
    孔子帶著意興闌珊的心情,又重返蔡國。一路上,子路只是悶頭趕路,看到前面是一條岔路,就握著韁繩,在胸前拱起手來,把車煞住了。
    子路說:「老師,前面是一條岔路,不知該走哪一條路,才能找到渡口?」子路此話,不知道是否話中有話。
    孔子微微地睜開睡眼,慢慢地看到不多遠處,有兩個農夫正忙著耕鋤,就讓子路客氣地去問路。子路走到一位老人家前面,很有禮貌地說:「請問長者,哪一條路往渡口去?」哪位老人家好像沒聽到,頭也不抬一下。子路只好按捺著脾氣,再走到另一位個子高的老人家再問。
    哪個高個子叫長沮,他抬起頭瞪著子路,再轉移目光遠看著孔子,就問:「在車上執輿的是誰呀?」
    子路憋著一肚子氣,還是盡量客氣地答道:「他是孔丘。」
    長沮問:「是魯國的孔丘嗎?」
    子路心想著:「在這種荒僻的山野,連老師的大名都有人知道。」於是很爽快地回答:「是。」
    可長沮輕蔑地說:「他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聞的聖人嗎?他該知道渡口在那裡的!」說著,長沮又彎下腰,繼續鋤他的地。
    子路愣住了,可又不敢發脾氣,只好勉為其難向原先的哪位老人家問謂:「這位長者……」
    子路的話還沒說完,哪位老人家叫桀溺的就不耐煩地說:「你是誰?」
    子路回答說:「我叫仲由。」
    桀溺說:「那你是孔丘的門徒嗎?」
    子路忽然謙虛地說:「是啊。」
    桀溺以教訓的口吻對子路說:「天下到處都動蕩不安,誰能改變這種局勢呢?況且你跟隨為躲避暴君亂臣的人(指孔子)到處奔波,還不如跟我們為躲避亂世而隱居吧!」說完又繼續幹起活來。
    子路回來告訴了孔子,孔子喟然長嘆地說:「人不可能跟山林的鳥獸同群!要是天下太平,我孔丘也就不用為改變這種局面而四處奔波了。」【註22】
    從這段對話看來,長沮與桀溺都是避世之人,所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與其顛沛流離,飄泊一生,為何不退隱江湖,以求明哲保身?其實,在另則《論語》,孔子亦稱讚弟子南容在邦有道的時候,能充分貢獻他的才能;而在邦無道的時候,又能適時收斂,以免受到不必要的打壓傷害。【註23】既然能夠審時度勢,知所進退,為何不閉門立說,以求安身?何況儒家一向「志於道」,立志為人間指道,現在竟然淪落到要向人問津,那不是諷刺嗎?(待續23)
    2022-01-14謹識
    【註22】語見《論語•微子6》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註23】語見《論語•公冶長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