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隱,是徇私枉法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則《論語》很受當代人、特別是大陸的學者所批評,他們認為父子互相為對方的過失而隱瞞,那不是包庇、徇私嗎?因而批評孔子不講法治精神。
大家不要忘記,孔子在離開魯國前,是位居大司寇的,用現代語來說,就是法政一把手;既然如此,孔子怎麼會不講法治精神呢?
要了解這則《論語》的精神,首先,要弄清楚什麼叫做「直」?
所謂「直」,是指正直的態度、公義的原則、良心的堅持。而其目的,是無愧於天、心安理得而已。若宏觀來看,其目的是在維繫家庭的和諧,減少社會的冷漠。
要是父母主動告發子女,子女也主動告發父母,那是一個怎樣的社會?父子之間都尚且如此冷酷無情,那他們還會對什麼人動真情?
何況只是順手牽羊,而並非有預謀、有計畫的,更非殺人放火,傷天害理呀?
反觀孔子認為,正正父子相隱,其愛之偉大,其情之深遠,是世間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相比的。要是揭發了,父親可能老羞成怒,因而自行了斷;兒子可能變本加厲,甚至迫虎跳牆,鋌而走險,以至滅親。
與其趕盡殺絕,斷絕親情,不如藉著親情的感動、愛心的規勸,以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由於這種父子的親情是發自內心的不容已,是壓不住的、是真實的、是迫切的,天理自然就流露出來,人性自然就呈現彰顯,這就是「直在其中」了。
我們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法律的基礎在人性、在親情倫常;若人性只是空中樓閣、親情倫常一旦化為烏有,那些法律條文,都只是整人的手段而已。
再者,假如你父母被批鬥有罪時,特別是政治的莫須有罪,你會「大義滅親」去告密嗎?你會主動出來指證嗎?甚至你會親自施刑嗎?(按:就「父子相隱」這個問題,曾有三隻小戰狼向我筆戰,而筆者最後就以此問回應。)
有人問:「難道作父子的,不告發對方,不會枉法徇情嗎?這樣還有公平可言嗎?」當然,儒家絕對不會教人枉法徇情的,該作證還是該隱瞞,是各依其內心真切之情的。所謂「各依其內心真切之情」,即讓本心在不同的處境、不同的性質、不同的情況,無論該隱過抑或該作證,都能呈現出清明的決定,而使心安。這樣才叫直(良心的堅持),也就是所謂「直道而行」,這才是儒家所講的「公平」!
那麼,儒家到底有沒有法治精神?當然有。不過,儒家的法治精神,是要憑良心的。司法要憑良心,立法要憑良心,執法更加要憑良心。
家,是個講人倫親情的地方;而不是講法理條文的地方!(待續22)
2022-01-13謹識
後話:
(1)這十多年來,大陸的一些所謂學者,動輒就拿這句話來批評孔子不講法治。這也難怪,在文革時期,有多少老師被學生整死?有多少父母被子女批鬥?你說那些學生、子女,都多講「法治」?
(2)當然,「師為生隱,生為師隱」也是一樣的道理的。舉個例子:有學生突然衝口而出說了一句粗言,而這句粗言既沒有侮辱性質,也沒有傷害他人意圖;那麼,老師聽到了會作出怎樣反應呢?嚴辭斥罵?抑或輕鬆幽他一默呢?記住,老師之所以為學生隱,不是姑息,也不是縱容,而純粹是發自內心真切之情的自然流露,以學生為本啊!(寫於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五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翌日,葉公一見孔子,既寒酸又蒼老。葉公頓時如釋重負,不禁為過去的緊張而好笑。於是就開門見山地說:「老先生為求真理而經歷坎坷,今天有幸來到敝國,我希望能多聽到您在為政方面的高見。」 孔子一聽到葉公問政,就很慎重地說:「治理一個地方,要近處的人心悅誠服,要遠方的人甘願歸附。」【註19】
那天晚上,葉公的心情特別沉重、特別鬱悶。為什麼?
葉公其時心裡很不平衡,很想找個機會奚落孔子,甚至藉意貶低孔子,以洩心頭之忿。但,葉公越想矮化孔子,可孔子的人格光輝就越燦爛,儼如苦海明燈。
自從孔子帶著弟子來到葉國以後,葉公變得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精神恍惚。為什麼會有如此的不安?
有一天,悲憤的事又發生了。消息傳來,周天子的樂官萇弘被殺。萇弘是孔子崇敬的人之一,當年孔子在雒邑向老子問禮時,曾向他學過音樂。孔子得知這個噩耗,頓時悲憤難受,禁不住無語問蒼天:「這樣一個有賢德、有才能的人,為什麼竟然得到如此的下場?難道這就是命嗎?」
孔子一直都是以自身無比的精誠、無限的光輝、無畏的人格來感召學生。
翌日,葉公一見孔子,既寒酸又蒼老。葉公頓時如釋重負,不禁為過去的緊張而好笑。於是就開門見山地說:「老先生為求真理而經歷坎坷,今天有幸來到敝國,我希望能多聽到您在為政方面的高見。」 孔子一聽到葉公問政,就很慎重地說:「治理一個地方,要近處的人心悅誠服,要遠方的人甘願歸附。」【註19】
那天晚上,葉公的心情特別沉重、特別鬱悶。為什麼?
葉公其時心裡很不平衡,很想找個機會奚落孔子,甚至藉意貶低孔子,以洩心頭之忿。但,葉公越想矮化孔子,可孔子的人格光輝就越燦爛,儼如苦海明燈。
自從孔子帶著弟子來到葉國以後,葉公變得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精神恍惚。為什麼會有如此的不安?
有一天,悲憤的事又發生了。消息傳來,周天子的樂官萇弘被殺。萇弘是孔子崇敬的人之一,當年孔子在雒邑向老子問禮時,曾向他學過音樂。孔子得知這個噩耗,頓時悲憤難受,禁不住無語問蒼天:「這樣一個有賢德、有才能的人,為什麼竟然得到如此的下場?難道這就是命嗎?」
孔子一直都是以自身無比的精誠、無限的光輝、無畏的人格來感召學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眾所周知,『親親相隱』出自儒家。但『大義滅親』卻往往被認為是法家的主張。按法家不論親疏的義理,肯定也贊成『大義滅親』。但『大義滅親』也是儒家的主張,並且此一詞語出自儒家經典。  『親親相隱』從孔子的語錄中歸納而來。《論語》子路第十三篇記載了葉公與孔子的一段對話。『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
Thumbnail
白牆上掛著的醫學學位證書映照著整個書房的沉靜氛圍。張醫生坐在豪華的皮椅上,目光凝視著站在門口的兒子張宇軒。父子倆之間的距離,遠不止幾步之遙。「我不想當醫生。」張宇軒斬釘截鐵地說。「我想成為音樂製作人。」張宇軒的聲音透著一種近乎反抗的堅定。
22.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痛風處方) 桂枝4、炮附子2、白朮2、炙甘草2 甘草2二兩,炙、附子2二枚,炮,去皮、白朮2二兩、桂枝4四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3、炮附子4、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四兩、附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透過學習與AI對話,讓它產出我們想要的圖像,將會是一個引人入勝的過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AI創作出簡潔明亮風格的心靈富足、光明、溫暖圖像,並加入付出與給予的元素。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江翔州第一次和爸爸上台演講,這對於他來說是一次初試啼聲,但卻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時刻。 在15分鐘的演講中,他與大家分享了他和爸爸一同騎腳踏車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六條朝聖之路的經歷,這趟旅程跨越了兩個月,總計4000公里,對他來說是一段心靈和身體的雙重成長之旅。 首先,翔州在旅程中看到了爸爸由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眾所周知,『親親相隱』出自儒家。但『大義滅親』卻往往被認為是法家的主張。按法家不論親疏的義理,肯定也贊成『大義滅親』。但『大義滅親』也是儒家的主張,並且此一詞語出自儒家經典。  『親親相隱』從孔子的語錄中歸納而來。《論語》子路第十三篇記載了葉公與孔子的一段對話。『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
Thumbnail
白牆上掛著的醫學學位證書映照著整個書房的沉靜氛圍。張醫生坐在豪華的皮椅上,目光凝視著站在門口的兒子張宇軒。父子倆之間的距離,遠不止幾步之遙。「我不想當醫生。」張宇軒斬釘截鐵地說。「我想成為音樂製作人。」張宇軒的聲音透著一種近乎反抗的堅定。
22.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痛風處方) 桂枝4、炮附子2、白朮2、炙甘草2 甘草2二兩,炙、附子2二枚,炮,去皮、白朮2二兩、桂枝4四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3、炮附子4、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四兩、附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透過學習與AI對話,讓它產出我們想要的圖像,將會是一個引人入勝的過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AI創作出簡潔明亮風格的心靈富足、光明、溫暖圖像,並加入付出與給予的元素。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江翔州第一次和爸爸上台演講,這對於他來說是一次初試啼聲,但卻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時刻。 在15分鐘的演講中,他與大家分享了他和爸爸一同騎腳踏車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六條朝聖之路的經歷,這趟旅程跨越了兩個月,總計4000公里,對他來說是一段心靈和身體的雙重成長之旅。 首先,翔州在旅程中看到了爸爸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