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形式|三顧Amanda Gorman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是三顧。
2021年底,Amanda Gorman的新詩集出版了—《Call us what we carry》。去年拜登就職典禮上Amanda Gorman朗誦的詩歌The Hill We Climb譯稿只允許非裔譯者翻譯一事勾起了我曾經一次相似的經歷,不過藉口是我是女性(見撤「換翻譯的回憶」)。那時,並未對這首就職典禮上的《The Hill We Climb》產生好感。年底才出的新詩集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讀,竟然是無限的驚喜。

一、疫情下的詩歌

📷《Anonymous》by Amanda Gorman
這本詩集中有很多這樣形式的詩歌,似乎是要告訴我們,詩歌不一定只在遠方,詩歌也在眼下,在當前的生活裡。疫情已經快要兩年了,口罩成了我們的必須,出門忘記戴口罩會覺得像是在裸奔,戴上口罩備感安全,不僅是因為保護我們接觸病毒感染,更多了一層隱匿。很多人無形的mask被具象化了。口罩成了象徵,一種近乎全球的默契,於是,Amanda Gorman把兩年內的改變寫在這個口罩上,是一種集體的記憶。
詩歌的形式在這個集子裡被靈活自如地展現,無論是寄居在口罩裡的詩文也好,還是構建成形狀的字句也罷,一句句詩被Amanda Gorman搭建成了視覺的、具象的思索。這種集體的記憶、集體的思考是從中國開始的,但是很多開始時候的記憶已經不被允許提起。然而,誰說在中國的記憶就一定會被抹去?Amanda Gorman提到了李文亮。
在Amanda Gorman對詩歌的形式的各種嘗試中,她將疫情以來的種種大事件與電影相比,並quote Dustin Lance Black——「A film is not what happened, a film is an impression of what happened.」Amanda Gorman的「疫情電影」裡,李文亮出現在第三幕「REFUSAL OF THE CALL」——
“Feb. 7: Dr. Li Wenliang, a Chinese doctor who tried to warn the public early on about COVID-19, dies after contracting the virus. In early January, the authorities had forced him to sign a statement denouncing his concerns as unfounded. Use flashbacks as both foreshadowing & dramatic irony.”
有人忘記,有人不敢提起,可是,也有人總會書寫記憶。這個人可能是大洋彼岸的一個非裔年輕女詩人,也可能是任何一個正在讀她的詩歌或者這篇文章的你我。我知道Amanda Gorman的這本詩集會touch到很多人,這讓我越發的高興。記住,在疫情中被訓誡的李文亮,記住每一個人,應該負責任卻沒有負責任的人,本不該死的人,善良的人,不解的人,每一個人。
雖然我們出門大多要戴口罩,感覺好似自己的身份終於可以隱藏在Mask之後,但是,我們終究有多匿名呢?這也是在看到中國的健康碼和各種舉國清零、全員檢測後對於歐洲較松泛抗疫政策的感慨。
沒有怎麼讀其他疫情下的詩歌,覺得我們現在還活在疫情之下,談何詩歌?看,我自己就已經忽略了在當下生活中的詩歌了。Read on——

二、無處不在的頭韻

整本詩集讀下來最大的感覺是無處不在的頭韻以及其他韻腳。在驚訝詩人將平日裡那些詞彙揉合成成對的韻腳之餘也知道了Amanda Gorman患有聴覚情報処理障害【這是wiki的日語名,英文是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似乎是在處理或者回憶聲音及詞彙的時候會產生困難,而Amanda正借用了這一障礙,寫出了形式各異的詩歌。
我不知道她的頭韻是不是也跟這樣一種特殊的disorder有關,但至少在詩歌裡,無數的頭韻讓我覺得我們每天使用的語言竟然如此美麗,它們的組合竟然能創造出這樣多的漂亮詩句——
We cannot fathom all these phantoms. But do not fear our ghosts. Learn from them.
Our wounds, too, are our windows. Through them we watch the world.
We are no prophet. We are no profit.
This feeling might be pain, poetry, or both. But at least it is no lie.
In battle, everything, / Even hope, is rare & rationed
To be haunted is to be hunted
Despite how hard we've prayed, / Anyone becomes prey / When they do not / Turn & run.
We are numb & numbered.
The pain both private & public.
We have ended, endured & Entered.
Like you, we are haunted & human. / You, like us, are haunted & healing.
📷《Libations》 by Amanda Gorman
📷《EARTH EYES》by Amanda Gorman
這樣美的詩歌,如她所說,是一字一句將語言變成了諾亞方舟。正如我們知道語言可以如何傷到一個人一樣,語言也可以拯救——「Language is a life craft. Yes, Language is a life raft. 」

三、那些Amanda Gorman所提到的書

📷Zong!
在一本書上看到,每一位非裔的出生都帶著前幾代的創傷,集體的、飄洋過海的創傷。而我一再提起過的Zong!案是訴說此創傷的一本極好的詩集,而這本詩集的詩歌的形式還未在其他的詩集中見過。
另一個小節中提到的另一本書也是之前寫過且常提的Don Mee Choi的《DMZ Colony》。很慶幸自己已經讀過並寫了書評——《書評•評書|翻譯是那道北緯38°線》
兩本書都有這樣美好的詩句和文字,也同樣有詩人的記述對讀者敞開心扉。不知道什麼時候這樣的詩集會翻譯到中文,也不知道如果《Call Us What We Carry》被翻譯成中文,「李文亮」的那一幕會不會在。

四、歷史的車輪滾滾

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爭相閱讀加謬的《鼠疫》,我們更是一次次回到歷史上去尋找曾經肆虐全球的大疫病,無論是黑死病也好,還是西班牙流感也罷。Amanda將詩歌同樣回歸歷史,去archive查到1918-1919年期間的流感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而一個通下水道的非裔美國人總是將,自己的見聞,包括因疫情死去的人記錄下來,經過更改,Amanda將歷史透過紙背遞到讀者眼前,看,何其相似!
📷by Amanda Gorman
而那時候的美國與如今的美國已然天翻地覆,同時,看著百年前的紀錄,發覺歷史與現實依然何其相似。Amanda為人所知最重要的就是拜登的就職典禮,而Amanda也成了詩歌關注美國這個國家的詩人。在新詩集裡,她依舊關注這個nation。她用美麗的、極具視覺對比的形式展現了這首詩:
📷by Amanda Gorman
韻腳與形式讓這本詩集更加回味無窮,有如一杯美酒,從將鼻子貼近到口有餘香的感受都不同,能喚醒、壯膽,也能醉人。
📷by Amanda Gorma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歷史就是這樣,說是注定了的,但也是由每一個人的每一天點滴累積。剖開看每一年,也有是為人的糾結與無奈,然而,可能有哪個躲在角落裡的決定就是改變世局、動盪一生的那個。
遺憾的是,《美國憂鬱》這本詩集並未能進入Goodreads的最終一輪投票評選,反而一些現今流行的Insta詩歌集在粉絲的瘋狂投票中勝出⋯可惜,文學總要輸給Insta quote嗎?可嘆,我願這一分享能讓更多的人讀到她的聲音,為美國、中國憂鬱, Weltschmerz不是嗎?
坐在湖邊的時候,我想著,千百年前的人類就這樣坐在天地間,聽著候鳥的來去、湖水的漲落;看著落霞、雲湧⋯⋯有時候,自然中聲音的純粹是無需語言摻雜的。好想在漢語中也列出這麼些有趣的聲音,卻總是被字形與視覺表意吸引,只有閉上眼睛,聽,「大音希聲」⋯⋯
我知道不能judge書封來買書,但書封的設計確實很重要,有的時候在滿架的紅酒面前盯著酒瓶上的標籤發呆,想著要是設計紅酒瓶標籤的人都去設計書封該多好,當然,也沒有那麼誇張。《地球星人》的各色書評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很多人警告,不要被這本書可愛的封面欺騙,尤其是那隻可愛的刺蝟,這本書不是可愛風格的!
詩人將本已乾枯的「Zong案」卷宗變成了這樣的詩篇,是想以人類最初的表達方式——詩——喚醒、紀念、傳承一段或被忘卻、或被銘記、卻依舊在上演的悲劇。 這本非凡的詩集叫《Zong!》。故事是這樣的——
有時候歷史就是這樣,說是注定了的,但也是由每一個人的每一天點滴累積。剖開看每一年,也有是為人的糾結與無奈,然而,可能有哪個躲在角落裡的決定就是改變世局、動盪一生的那個。
遺憾的是,《美國憂鬱》這本詩集並未能進入Goodreads的最終一輪投票評選,反而一些現今流行的Insta詩歌集在粉絲的瘋狂投票中勝出⋯可惜,文學總要輸給Insta quote嗎?可嘆,我願這一分享能讓更多的人讀到她的聲音,為美國、中國憂鬱, Weltschmerz不是嗎?
坐在湖邊的時候,我想著,千百年前的人類就這樣坐在天地間,聽著候鳥的來去、湖水的漲落;看著落霞、雲湧⋯⋯有時候,自然中聲音的純粹是無需語言摻雜的。好想在漢語中也列出這麼些有趣的聲音,卻總是被字形與視覺表意吸引,只有閉上眼睛,聽,「大音希聲」⋯⋯
我知道不能judge書封來買書,但書封的設計確實很重要,有的時候在滿架的紅酒面前盯著酒瓶上的標籤發呆,想著要是設計紅酒瓶標籤的人都去設計書封該多好,當然,也沒有那麼誇張。《地球星人》的各色書評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很多人警告,不要被這本書可愛的封面欺騙,尤其是那隻可愛的刺蝟,這本書不是可愛風格的!
詩人將本已乾枯的「Zong案」卷宗變成了這樣的詩篇,是想以人類最初的表達方式——詩——喚醒、紀念、傳承一段或被忘卻、或被銘記、卻依舊在上演的悲劇。 這本非凡的詩集叫《Zong!》。故事是這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看到的她,總是掛著笑臉,總是抱著「Out of the blue」的期待,但在這之前,其實讀過了一千篇分手語錄,看過了討論區裡一千個分手帖文,所有理論都倒背如流,仍然走不出陰霾…這個由自己劃出的陰霾。
Thumbnail
潘國靈《身體變奏曲》是一本「默默」的書——橫跨疫情前後的微語與呢喃,在世界的風雨之後,默默沈澱為另一個全貌。 而這捲羊皮紙循序攤開,亦成為我們的觀照,映見生命幽微不可言處的自己。
  回去之時,我們沒有明顯的鄉音、也不留鬢毛。不知該喜還是該悲的事情是,村口沒有兒童在那裡笑問。兒童在補習、兒童被教育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於是不用惶恐地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要找杜康的話,沒人會告訴你他在都更過後的杏花村。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閱讀詩歌是一種美妙的經驗。   可以這麼說,閱讀個人詩集是探知詩人獨特風格的好方法,而年度詩選的出版即編者與詩人關注本土與世界聯結的最佳體現。簡言之,如果讀者不想被喧囂的政治衝突報導所捲入,還可以藉由抒情的路徑來關注世界格局的變化。   我讀完《2023台灣現代詩選》一書,它正給我如此強烈而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新詩-2022 主題是「相對特殊之人」的真實發想,有身為其中人的掙扎、理解,亦是祝福。 超長新詩,全文押韻。六十三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疫情間是否和我一樣有種無助、無望感?這段時間,世界因為疫情一切都變得不同了,我們多了很多攸關人生的選擇要做,好似「回歸正常生活」距離我們好遙遠。我們不知道何時可以擺脫這種戰戰兢兢的生活模式,每個人內心也好似面上戴的那片口罩,把人與人的溫度隔絕在外了。或許,我們現在什麼也做不了,但我希望推
Thumbnail
 『我之前寫詩,現在寫詩,之後也會寫詩』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詩人辛波絲卡 _ 林蔚昀說,這是一本內行外行都可以看的很開心的一本書。 我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讀的很開心,因爲一向跟詩很有距離的我,不是拒讀而是看不懂,拜這本輕巧的圖文書之賜,終於開啟我的讀詩初體驗。
Thumbnail
幾年前差點就失去我的聲音了,跑了兩間診所才知道我根本不是一般感冒,而是「聲帶水腫」!習慣在群體中戴起口罩保護自己,但當老師不免俗地大聲說話,還是容易讓聲帶受損。😷😷 來看看我的聲音發生了甚麼事,好嗎?
Thumbnail
現在看到的她,總是掛著笑臉,總是抱著「Out of the blue」的期待,但在這之前,其實讀過了一千篇分手語錄,看過了討論區裡一千個分手帖文,所有理論都倒背如流,仍然走不出陰霾…這個由自己劃出的陰霾。
Thumbnail
潘國靈《身體變奏曲》是一本「默默」的書——橫跨疫情前後的微語與呢喃,在世界的風雨之後,默默沈澱為另一個全貌。 而這捲羊皮紙循序攤開,亦成為我們的觀照,映見生命幽微不可言處的自己。
  回去之時,我們沒有明顯的鄉音、也不留鬢毛。不知該喜還是該悲的事情是,村口沒有兒童在那裡笑問。兒童在補習、兒童被教育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於是不用惶恐地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要找杜康的話,沒人會告訴你他在都更過後的杏花村。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閱讀詩歌是一種美妙的經驗。   可以這麼說,閱讀個人詩集是探知詩人獨特風格的好方法,而年度詩選的出版即編者與詩人關注本土與世界聯結的最佳體現。簡言之,如果讀者不想被喧囂的政治衝突報導所捲入,還可以藉由抒情的路徑來關注世界格局的變化。   我讀完《2023台灣現代詩選》一書,它正給我如此強烈而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新詩-2022 主題是「相對特殊之人」的真實發想,有身為其中人的掙扎、理解,亦是祝福。 超長新詩,全文押韻。六十三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疫情間是否和我一樣有種無助、無望感?這段時間,世界因為疫情一切都變得不同了,我們多了很多攸關人生的選擇要做,好似「回歸正常生活」距離我們好遙遠。我們不知道何時可以擺脫這種戰戰兢兢的生活模式,每個人內心也好似面上戴的那片口罩,把人與人的溫度隔絕在外了。或許,我們現在什麼也做不了,但我希望推
Thumbnail
 『我之前寫詩,現在寫詩,之後也會寫詩』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詩人辛波絲卡 _ 林蔚昀說,這是一本內行外行都可以看的很開心的一本書。 我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讀的很開心,因爲一向跟詩很有距離的我,不是拒讀而是看不懂,拜這本輕巧的圖文書之賜,終於開啟我的讀詩初體驗。
Thumbnail
幾年前差點就失去我的聲音了,跑了兩間診所才知道我根本不是一般感冒,而是「聲帶水腫」!習慣在群體中戴起口罩保護自己,但當老師不免俗地大聲說話,還是容易讓聲帶受損。😷😷 來看看我的聲音發生了甚麼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