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8|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我用「複製貼上」寫出滿分作文

  之前我在〈用公式寫出文學〉一文,說明天才型作家的寫作手法,並從中汲取值得我們學習仿效的寫作技巧。然而,不知道讀者是否發現,其實最難的不是那個寫作公式,而是其中的「比喻法」。有時候想破腦袋瓜,也不知道該用甚麼東西作類比。訓練的方法不是沒有,不過不是本文的重點,我打算留到日後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   今天想教大家的是「傻瓜」作文技巧。顧名思義,完全不用想破腦袋,人人都會的技法。這種技巧,當然不是張愛玲、簡媜等上一次跟大家介紹的天才型作家所使用的,而是那默默的一群--努力型作家。既然是努力型作家,代表著只要我們肯努力,都有機會跟他們一模一樣!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白話文是最好的寫作教學素材

  高中選文有一課常常讓老師以及學生相當頭痛,如果要進行票選,我想陳列〈玉山去來〉必定榜上有名,常被暱稱玉山「去了」(意指沒希望)。
  我自己則是很喜歡上白話文,除了可以不必賣力講解令人昏昏欲睡的國學常識、形音義等純背誦性內容,更可以朝多元議題、方向去發揮、深究。當中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連結作文教學。
  張愛玲說:「教書很難,又要做戲,又要做人」。對我來說,學測各科,都只考一節,但國文要考兩節,一節閱讀,一節寫作。所以當國文老師很難,只領一份薪水,要上課內閱讀,又要指導作文跟批改。(笑)
  文言文光處理意思,就夠折磨人了,遑論寫作技巧。因此,白話文很適合作為作文教學的素材。讓學生思考為何作家會這麼寫?

努力型作家的訣竅

  言歸正傳,我就先以陳列〈玉山去來〉進行示範,先來看一段當中的文字:
  大幅大幅成匹飛揚的雲,不斷地一邊絞扭著,糾纏著,蒸騰翻滾,噴湧般綿綿不絕從東方冥冥的天色間急速奔馳而至,灰褐乳白相間混,或淡或濃,瞬息萬變,襯著灰藍色的天,像颶風中翻飛得卷絲,像散髮,狂烈呼嘯,汹汹衝捲,聲勢赫赫,一直覆壓到我眼前和頭上,如山洪的暴濺吟吼,如宇宙本身以全部的能量激情演出的舞蹈,天與地以及我整個人,在這速度的揮灑奔放中似乎也一直在旋轉搖盪著,而奇妙的是,這些雲,這些放肆的亂雲,到了我勉強站立的稜線上方,因受到來自西邊的另一股強大氣流的阻擋,卻全部騰攪而止,逐漸消散於天空裡。   而在東方天際與中央山脈相接的一帶,在這些喧囂狂放的飛雲下,卻另有一些幾乎沈沈安靜的雲,成水平狀橫臥,顏色分為好幾個層次,赭紅色、粉紅的、金黃的、銀灰的、暗紫的,彼此間的色澤則細微地不斷漫漶濡染著,毫無聲息,卻又莫之能禦的。
  大家看出所以然了嗎?
  你會說這寫出作者登上山頂後,所見的高山雲景,有描述動態歷程,呈現大自然的力與美,有描述靜態形象,呈現亦剛亦柔的姿態,有各式色澤的細緻變化,讓人感悟其生命力。
  非常好,以上是備課用書、參考用書的解釋。講得言之成理,但說了一堆「賞析」,你還是學不到作家的「寫作技法」,對於大考的幫助,還是趨近於零。學測不太會考一模一樣的文章,所以我們要習得當中的素養,而非瑣碎的死記知識
  我挑出幾句可以學習的句子。基本上主詞都是「雲」,所以底下只列出作者如何描述它:
  1. 絞扭著,糾纏著
  2. 像颶風中翻飛得卷絲,像散髮
  3. 如山洪的暴濺吟吼,如宇宙本身以全部的能量激情演出的舞蹈
  4. 赭紅色、粉紅的、金黃的、銀灰的、暗紫的
  如果從動態與靜態去區分,那麼123是偏動態,4是靜態。從描摹雲的角度區別,1呈現動作,2、3運用比喻,描述變化,4轉而描寫色彩。
  有沒有發現,備課用書說的內容我都講到了?
  不僅如此,再往下分析,這幾句話有什麼共同的特質?(你可以試著讀讀看)
  對,韻腳的重複,1的「著」、4的「的」。還有韻頭的重複,2的「像」、3的「如」。藉著重複,製造迴環反覆的韻律,形式配合內容,傳達雲的糾纏之感。
  因此,作者在此處運用的技巧就是重複。想辦法製造重複,重複一旦生成,就能拉長句子,進而從不同面向與角度書寫,同時文章也會自動產生音樂性,讓內容與形式相互吻合,達到文學性筆法的畛域。
  即使是主詞,作者也運用「重複」技法喔!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發現。(「這些雲這些放肆的亂」。黑體字,即是重複。)
  這就是努力型作家創作的秘密!你學會了嗎?

龍應台的秘密

  重複的技巧,只能用在字句而已嗎?
  簡媜對我來說是天才型作家,擅長繁複的比喻手法。與之相對照的是龍應台,〈目送〉一文,裏頭提到作者目送自己的兒子搭公車離開,寫道: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作者與兒子的告別,隨後走筆寫下與父親的回憶,並於火葬場中送行: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沈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最後一段並不是我忘記刪掉,而是同一篇文章出現兩次段落一模一樣的句子,一次是送別兒子,一次是淚別父親。幾乎都是白描的筆觸,沒有絲毫比喻,有的僅是重複的結構
  學到了嗎?只要在類似的場景中,使用一模一樣的句子、段落,就能製造出文學的美感。這不需要像比喻法一樣,考驗自己的想像力,換言之,懂得「複製貼上」,就是大文豪了!

寫作文不應該學修辭

  陳列〈玉山去來〉,教學時我們會把它稱作修辭上的「類疊」。但,用修辭來教作文,除了無法賞析文本外,更無法習得作文技巧。
  此外,類疊的定義對寫作而言過於狹隘。譬如陳列〈玉山去來〉,有諸多重複的四字句型,例如「蒸騰翻滾、或淡或濃,瞬息萬變、狂烈呼嘯,汹汹衝捲,聲勢赫赫、毫無聲息」,有些單獨出現,有些並排而列,有些接二連三現身(我自己也用了「重複」技巧,有發現嗎?)連續三句以上句型相似(四字句),修辭上叫做排比,然而並列呢?算對偶嗎?單獨出現呢?算類疊嗎?又龍應台〈目送〉一文,整段重複?算何種修辭法?
  仔細思考,會發現這問題是大哉問,可能要把黃慶萱的《修辭學》請出來,重點是,還不一定有答案啊!先等一下,你有要做研究嗎?而且釐清完爭議後,就會寫作了嗎?
  相信對於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我們何必捨近求遠、目標錯置?只要運用我說的上位概念:「重複」。一次解決所有的困擾,管它是類疊、對偶、排比等等,只管製造「重複」,就能讓你輕而易舉成為寫手。原來滿分作文,真的只要「複製貼上」就好!
ps.我曾寫過作文教學不應該教導學生修辭的文章:〈對修辭教學的反思──讀張曉風〈柳〉〉,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教育界走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