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初學靜心,雜念妄想太多,可用二種方便法門降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初學靜心,最大的敵人不是雜念妄想,而是你過去累世的無明習氣。
我說過,凡夫的習氣如在污水中,泡了百千萬年的木頭,需要很長時間的熏化,才能燃火,明心見性。
因此,天天用心練習,快也要三個月,慢則半年以上,才能感應到靜心的力量,進而升階到觀照層次。
然而,由於每個人的習氣,根性和因緣不同,有人可以很快進入靜心,有人則是障礙和干擾重重。
雖然從實相上來說,靜不下心,雜念妄想干擾太多,代表業障比較重。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28 字、8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九箴的覺修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60會員
221內容數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九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萬物皆有靈,萬物也都會互相感應,當你開始靜心覺醒,即使只是千百年前,曾和你擦肩而過的人,也都會感應到你的心念...?
每天早晨醒來,我們眼一開,能量就開始被分化,再加上大腦裡的種種煩惱和慾望,我們哪來的能量,去清除業力和貪嗔痴習氣? 如果你是靜心初學,不妨給花幾個月時間,來練習如何收回五種能量。 如你是有底子的覺修者,不妨再加強收回五種能量,有助於在覺修時,佈下護身結界...
這篇文章是告訴大家,有個東西,是我們進入覺醒的基礎,擁有了這東西,這裡就是修行的起點了,沒有這個基礎,就不會有觀照,禪定和離苦了...
人間這個法界中,我們這些做人的,最該害怕的事,不是死亡,也不是孤苦終老或散盡家財,而是你長時間所依存的肉身崩解後,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
如果你有緣看到這篇文章,也能看懂我在說什麼,我真的希望,你能因而種下覺醒的種子,從內心深處感悟到,覺醒真的是除一切苦和重生的起點。 當你不敢面對自己,不敢醒來,你擁有再多名利人氣,吃再多抗憂鬱藥,你的苦仍會像烏黑的柏油垢,覆蓋著你的清淨心...
萬物皆有靈,萬物也都會互相感應,當你開始靜心覺醒,即使只是千百年前,曾和你擦肩而過的人,也都會感應到你的心念...?
每天早晨醒來,我們眼一開,能量就開始被分化,再加上大腦裡的種種煩惱和慾望,我們哪來的能量,去清除業力和貪嗔痴習氣? 如果你是靜心初學,不妨給花幾個月時間,來練習如何收回五種能量。 如你是有底子的覺修者,不妨再加強收回五種能量,有助於在覺修時,佈下護身結界...
這篇文章是告訴大家,有個東西,是我們進入覺醒的基礎,擁有了這東西,這裡就是修行的起點了,沒有這個基礎,就不會有觀照,禪定和離苦了...
人間這個法界中,我們這些做人的,最該害怕的事,不是死亡,也不是孤苦終老或散盡家財,而是你長時間所依存的肉身崩解後,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
如果你有緣看到這篇文章,也能看懂我在說什麼,我真的希望,你能因而種下覺醒的種子,從內心深處感悟到,覺醒真的是除一切苦和重生的起點。 當你不敢面對自己,不敢醒來,你擁有再多名利人氣,吃再多抗憂鬱藥,你的苦仍會像烏黑的柏油垢,覆蓋著你的清淨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透過冥想克服焦慮的經驗,並提供初學者簡單易懂的三個步驟,以及冥想的益處,最後邀請讀者留言分享經驗並訂閱頻道。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即使在成人階段也能生成新的神經元,這個過程稱為「神經新生」。透過學習新知識、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壓力管理及充足的深層睡眠,我們可以促進神經新生,從而提升記憶力和情緒健康。神經新生與抑鬱症的關聯性也十分密切,採取這些健康習慣可能是預防和改善情緒問題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川普的勝選引發了更嚴厲關稅的風險,加上中國的刺激措施,根據《彭博》報導,外國基金上週紛紛從中國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中大規模快速撤資,顯示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正在失去耐心。川普上台,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目前中國內需接近崩潰,只能靠國際市場來支撐,因此高關稅對中國經濟來說是致命的。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一次來上課的同學是號稱麻瓜同學😅😅😅,所以一開始就請同學一定要放輕鬆,就當作享受一場心靈的旅行,所有的經歷都是對當下的自己完美的學習旅程,越沒有壓力與包袱,反而收穫更多。 📝📝📝療癒並不僅僅是技術或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資訊輸入輸出就像攝影,每個人接受資訊,吸收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今資訊爆炸,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的時代,要學習將吸收的資訊轉化有用的產出,如此對我們的人生將更有幫助。資訊吸收還要整理才有用,整理心智,就可以進入心流。 本次推薦兩個線上工具:Notion電子筆記、 Xmindmap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透過冥想克服焦慮的經驗,並提供初學者簡單易懂的三個步驟,以及冥想的益處,最後邀請讀者留言分享經驗並訂閱頻道。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即使在成人階段也能生成新的神經元,這個過程稱為「神經新生」。透過學習新知識、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壓力管理及充足的深層睡眠,我們可以促進神經新生,從而提升記憶力和情緒健康。神經新生與抑鬱症的關聯性也十分密切,採取這些健康習慣可能是預防和改善情緒問題的有效方法。
Thumbnail
川普的勝選引發了更嚴厲關稅的風險,加上中國的刺激措施,根據《彭博》報導,外國基金上週紛紛從中國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中大規模快速撤資,顯示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正在失去耐心。川普上台,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目前中國內需接近崩潰,只能靠國際市場來支撐,因此高關稅對中國經濟來說是致命的。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一次來上課的同學是號稱麻瓜同學😅😅😅,所以一開始就請同學一定要放輕鬆,就當作享受一場心靈的旅行,所有的經歷都是對當下的自己完美的學習旅程,越沒有壓力與包袱,反而收穫更多。 📝📝📝療癒並不僅僅是技術或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資訊輸入輸出就像攝影,每個人接受資訊,吸收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今資訊爆炸,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的時代,要學習將吸收的資訊轉化有用的產出,如此對我們的人生將更有幫助。資訊吸收還要整理才有用,整理心智,就可以進入心流。 本次推薦兩個線上工具:Notion電子筆記、 Xmind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