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為何靜心時要閉眼?因為,你要先收回五種能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靜心是開啟觀照,和日後覺醒的一把鑰匙。
但靜心是需要練習的,如同你要學會開車,學會彈鋼琴或書法繪畫一樣。
如果你沒有決心和耐心,花個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把他內化,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個正向的習性,你就不可能真的覺醒,更不可能進入禪定的境界。
以我來說,十幾年前,初覺醒時,我只有每天睡前會做靜心。
因為,夜深人靜時,外緣干擾少,比較容易內觀,和自己對話。
如今我幾乎每天都要做早晚課。早上起床先靜心約十分鐘,接著持咒或禪定約半小時,才開始工作或一天的行程。
晚上睡前再做靜心觀照,反省一天的內外緣覺察和五蘊變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25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九箴的覺修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62會員
222內容數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九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是告訴大家,有個東西,是我們進入覺醒的基礎,擁有了這東西,這裡就是修行的起點了,沒有這個基礎,就不會有觀照,禪定和離苦了...
人間這個法界中,我們這些做人的,最該害怕的事,不是死亡,也不是孤苦終老或散盡家財,而是你長時間所依存的肉身崩解後,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
如果你有緣看到這篇文章,也能看懂我在說什麼,我真的希望,你能因而種下覺醒的種子,從內心深處感悟到,覺醒真的是除一切苦和重生的起點。 當你不敢面對自己,不敢醒來,你擁有再多名利人氣,吃再多抗憂鬱藥,你的苦仍會像烏黑的柏油垢,覆蓋著你的清淨心...
這篇文章是告訴大家,有個東西,是我們進入覺醒的基礎,擁有了這東西,這裡就是修行的起點了,沒有這個基礎,就不會有觀照,禪定和離苦了...
人間這個法界中,我們這些做人的,最該害怕的事,不是死亡,也不是孤苦終老或散盡家財,而是你長時間所依存的肉身崩解後,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
如果你有緣看到這篇文章,也能看懂我在說什麼,我真的希望,你能因而種下覺醒的種子,從內心深處感悟到,覺醒真的是除一切苦和重生的起點。 當你不敢面對自己,不敢醒來,你擁有再多名利人氣,吃再多抗憂鬱藥,你的苦仍會像烏黑的柏油垢,覆蓋著你的清淨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決議案獲通過已兩星期,但政局仍未明朗,各種調查及彈劾審判程序仍受阻攔。尤其黨魁韓東勳離職後執政黨國民力量出現傾向守護政府的風向,以各種形式為政府護航,導致朝野政黨衝突持續白熱化,其一爭議性議題,就是彈劾審判的負責機關憲法法院的法官任命問題。為何朝野政黨於此問題上引起極大衝突?
Thumbnail
蘇菲旋轉古老且強而有力的靜心技巧。它如此深刻,哪怕只有一次經驗也能把妳完全改變。妳必須睜開眼睛旋轉,像小孩子不停地轉,視妳內在為中心軸,而整個身體為輪子。妳在中心而整個身體在轉動。剛開始要轉得很慢,不要快,要很慢,享受它。妳全部能量變成漩渦。無須觀照者,無須去觀察的努力。成為漩渦,成為那個能量漩渦。
Thumbnail
有位女性讀者來信說,她性格豪爽女,行事果斷,但不姓花,大家都稱她木蘭,前陣子遇到了讓她難以釋懷,而且讓她飽受煎熬的怪事。 她是已經結婚,有兩個孩子的職業婦女。 某日公司來了個新同事。 她說一看到新來的男同事,的那一瞬間,似乎整個人穿越了時空,置身於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景,前塵往事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懺悔的意義和目的? 學佛之後,常聽到「業障」二字,所謂業障,是以前所作的一些惡因,而成為現在的障礙,這些業障能障礙我們的學業、事業、道業、家庭、及身體的健康,讓我們諸事不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業障,需要化解處理。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學佛修行求來世的好去處,離不開懺悔業障和累積福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靈性覺醒是漫長的過程,需要深刻自我覺知,清楚看待世界,並以此指引未來,這條路只能靠自己走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為什麼要關注靈性精神?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在的壓力和需求所淹沒,容易迷失自我。關注靈性精神,能讓我們超越個人私利,關注整個人類和地球的利益。這不僅能帶來內在的平靜,更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靈性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1. 理解大我的重要性** - **
Thumbnail
歷朝歷代以來,無數的大師們無不極力維護、弘揚《楞嚴經》。此部經典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稱《血漬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可說是最為殊勝的一部經典。敬邀十方善信法友一同線上參加十日楞嚴大法會,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決議案獲通過已兩星期,但政局仍未明朗,各種調查及彈劾審判程序仍受阻攔。尤其黨魁韓東勳離職後執政黨國民力量出現傾向守護政府的風向,以各種形式為政府護航,導致朝野政黨衝突持續白熱化,其一爭議性議題,就是彈劾審判的負責機關憲法法院的法官任命問題。為何朝野政黨於此問題上引起極大衝突?
Thumbnail
蘇菲旋轉古老且強而有力的靜心技巧。它如此深刻,哪怕只有一次經驗也能把妳完全改變。妳必須睜開眼睛旋轉,像小孩子不停地轉,視妳內在為中心軸,而整個身體為輪子。妳在中心而整個身體在轉動。剛開始要轉得很慢,不要快,要很慢,享受它。妳全部能量變成漩渦。無須觀照者,無須去觀察的努力。成為漩渦,成為那個能量漩渦。
Thumbnail
有位女性讀者來信說,她性格豪爽女,行事果斷,但不姓花,大家都稱她木蘭,前陣子遇到了讓她難以釋懷,而且讓她飽受煎熬的怪事。 她是已經結婚,有兩個孩子的職業婦女。 某日公司來了個新同事。 她說一看到新來的男同事,的那一瞬間,似乎整個人穿越了時空,置身於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景,前塵往事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懺悔的意義和目的? 學佛之後,常聽到「業障」二字,所謂業障,是以前所作的一些惡因,而成為現在的障礙,這些業障能障礙我們的學業、事業、道業、家庭、及身體的健康,讓我們諸事不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業障,需要化解處理。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學佛修行求來世的好去處,離不開懺悔業障和累積福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靈性覺醒是漫長的過程,需要深刻自我覺知,清楚看待世界,並以此指引未來,這條路只能靠自己走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為什麼要關注靈性精神?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在的壓力和需求所淹沒,容易迷失自我。關注靈性精神,能讓我們超越個人私利,關注整個人類和地球的利益。這不僅能帶來內在的平靜,更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靈性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1. 理解大我的重要性** - **
Thumbnail
歷朝歷代以來,無數的大師們無不極力維護、弘揚《楞嚴經》。此部經典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稱《血漬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可說是最為殊勝的一部經典。敬邀十方善信法友一同線上參加十日楞嚴大法會,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