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2/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新聞、作品與Team Work

— — 攝影操作手冊6

這是一個不斷被推著走的時代,空氣中充斥著雜訊與干擾,躁動,擴張;沒有更美好的未來,世界越緊密則越紛亂,界線已沒有界線,疆界已沒有疆界。很多時候我們正被迫忘記自己,忘記自己最該有的樣子、作為和堅持。
一則新聞報導對記者來說會是什麼?是工作還是作品(work or works)?當媒體推出各式創新敘事報導,提倡團隊合作(team work)時,是否每個團隊成員都理解這背後的意思?或準備好這麼幹了嗎?
自己從過去單槍匹馬的傳統紙媒跳到宣稱創新的原生網媒,時至今日將近5年,這期間邊做邊學,但似乎總是有些問題一直存在。這幾天反覆在想,究竟問題出在哪裡,或許「定義」與「認知」是討論的方向。
我認為在過去,一篇新聞報導或一張新聞照片不會被記者或攝影記者認為是一件「作品」,過去的新聞教育和規範是強調中立客觀;當網路盛起,徹底改變了世界的樣貌,許多界線被打破,許多定義被重寫;電子商務、社群網路、虛擬貨幣、程式語言等等,都快速地在改造人類千年、百年來的傳統認知。焦慮油然而生,我們變得忘記自己是什麼。
新聞是一個很特別的種類,在文字與影像的系譜中都被強烈的框限,處在今日,於是產生巨大的拉扯。產品與生產者也存在巨大的拉扯。你心中的「新聞」是古典式的新聞?還是當代新聞?或混合式的新聞?我認為這是目前原生網媒或「新媒體」的最大混亂與拉扯。
任何一種文體的文字產出我認為都可以稱作是一篇文字作品;一篇非虛構寫作式或含有主觀意識的報導我也認為可以稱作是一篇文字作品。如果這樣「作品」的基礎認知可以被同意,則古典新聞下的「報導」已加入了「展演、展示」的意思;這個「展演、展示」的意思是相當關鍵的。我認為有了這層意思,「作品」這個認知才會被確立,而「團隊合作」才有可能被對等建立與專業執行。
舉例來說,小說、漫畫跟當代報導都可以在單人獨立作業下完成,基本上存在主觀意識的對外「展演、展示」,可以有「共寫者」,但不存在「團隊合作」;如果小說、漫畫或當代報導要發佈、出版,開始有編輯、設計、出版者、發行者等加入,於是進入「團隊合作」;當然這過程還是會有誰聽誰的問題,但大體上團隊成員是獨立專業去執行任務。如果小說、漫畫或當代報導要拍成戲劇或電影,則進入更準確的「團隊合作」狀態,因為這個「展演、展示」已經變得更加龐大與複雜。
但如果換到一個媒體組織內來談這件事,我認為本質上的邏輯不變,特別是現在的媒體「展演、展示」的意味越來越濃厚,大家在較勁的是每個「新聞作品」,而不太是過去單純的報導寫作;當然報導核心的角度還是相當重要,但在我看來大家這方面的判斷是很混亂的。如同我前面所說,我認為當代報導本身就可以「作品」的態勢單獨成立;一篇精彩的當代報導它可以很純粹就以文字書寫跟「展演、展示」,不必穿鑿附會地加上照片、圖表、互動或其他配件,金庸的小說不必這些也能吸引目光,甚至延伸成戲劇、遊戲等等。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在當代報導的「展演、展示」中,加入照片、圖表、互動或其他配件時,我們是否理解到這件「作品」已經不是單一個人的作品?如果你無法意識或接受這個自己原先作品的轉變時,於是問題與衝突便從中產生。「團隊合作」便有名無實。J·K·羅琳若是堅持自己小說中的一字一句,則不會有8部票房超過77億美元的「電影作品」;溝通是必要的,溝通是花費高度成本的。既然一篇當代報導作品要成為宇宙無敵當代創新敘事ㄅㄧㄤˋㄅㄧㄤˋ叫報導作品時,就必須打從心底同意「團隊合作」和這個「團隊合作」的新「作品」;因為那個樣貌已經很不一樣了,「展演、展示」的方式也很不一樣了。
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只有誠實面對自己才能解決跟找到答案,說到這裡到底跟攝影有什麼關係?因為攝影必須誠實面對自己,因為你的照片會顯示你的不誠實。
〝我們需要不斷的重新定義流行音樂 !〞 當網路社群和電商平台,正在改變一整個世代的行為模式,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不能被改變了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