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收到某求職網站小編的邀請,擔任職涯診所的諮詢師,瀏覽許多提問者的問題後,發現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莫過於「因為某某原因,我要不要轉職」?。 求解人士可謂各路人馬都有:有 25 歲加入國內四大事務所後才發現所學非愛的會計師、與男友論及婚嫁赫然驚覺月薪 3 萬不夠用的小資女,以及 30 歲前做了 10 幾份兼職才開始想要找尋一份穩定的正職工作。 起先我很訝異,爾後思考台灣早期社會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這麼多人求解,似乎也不是意外。 早期台灣孩子們很少花時間探索自我,多半是在父母期望下努力唸書拿到文憑,矇矇懂懂地進入社會工作。某日夢醒時分,赫然覺得手邊工作 "Not my job!" ,才開始產生是否轉職的念頭。 而我從這些詢問是否該轉職的文章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提問者的焦慮與壓力。因此匯整自己在職涯諮詢診所的人氣解答,將怎麼尋找職涯方向、決定是否轉職的思考方向,整理成三大重點如下,希望可以幫助處在職涯十字路口的你:
個性特質 v.s. 公司產業文化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魔法寶石,放對位置就能閃耀成就光芒。而放對位置的前提,就是徹底了解自己的個性特質,再暸解哪些產業、公司的文化特色與之相符,配對成功就容易做得天長地久。
例如個性沈穩保守、習慣謹慎觀察的人,在講究快速靈活、追求實驗精神的新創公司工作,很容易沉船;但在金融產業可能如魚得水。 以投資大師巴菲特為例,他對數字非常敏感又能獨立思考,卻也謹慎、害怕改變,如果他年輕時入錯行,就沒有如今股神的地位。 那麼,有哪些方式可以了解自我呢?寫日記紀錄與觀察自己的思考行為模式、向熟識的朋友或閱人無數的長輩請教,甚至是做榮格的 MBTI 16 型人格測驗,或多或少有所助益。重點是,如果你還不了解自己,請趕快採取行動吧!
興趣天賦 v.s. 工作職種
興趣是個人對特定事物的濃厚熱情,天賦是與生俱來的特長天份。如果你明確掌握與結合自己的興趣與天賦,找到「對」的工作職種,即便挫折滿滿,你也有強大的心志克服,成功走出自己的路。
知名 Youtuber Joeman 在大學畢業後,在學長引薦下,進了微星擔任遊戲筆電的 PM,產品業績出色,公司賺錢,前途一片光明。 但 Joeman 卻滿懷空虛,工作時不時想起大學時代擔任電競直播主的日子,深思許久後,確認自己要的是一個大家看得見他的「舞台」。 於是 Joeman 毅然離開微星,輾轉從電競直播、主持人到轉職 Youtuber。過程有許多不堪,甚至在擔任主持人時,遭遇活動結束合照時被攝影師要求離開鏡頭的尷尬場面。
但他深知自己口頭表達出眾,靠著好勝心與對追求舞台的熱情,經歷 10 年終於成為百萬級的 Youtuber,有興趣的人,可觀賞 Joeman 分享心路歷程的影片,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價值觀 v.s. 生涯藍圖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你可以參考但別盲從。有人不求富貴,只想安穩一生;有人渴望突破極限,成為某個行業的北極星,兩者沒有對錯,重點是你「理想」的生活是什麼?
某天看到知名 Podcast 主持人瓦基從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離職的新聞時,原以為是他從台積電出走,是因為 KOL 收入高於台積電的薪資。 後來,看到瓦基的
專訪報導,才知道真相:價值觀改變了他的職涯航道。 瓦基剛進台積電時的生涯目標是當上副總。但實際工作後,發現頭銜高薪並無法為他帶來高潮喜悅。 相反地,在瓦基成立部落格、錄 Podcast 分享個人閱讀心得後,從讀者獲得的感謝與肯定,更令他感到幸福。 比起人人稱羨的高階主管頭銜,瓦基更想當為他人帶來正向價值的無冕王。 再加上去年瓦基與伴侶差點搭上出軌的太魯閣列車,讓他感悟人生無常,愈發珍惜與伴侶家人的相處時光。 在他評估自己的長期理財投資,已經舖出安穩的財富之路後,便毅然離開台積電,邁向一人公司之路,過自己理想的生活。
重新認識自我,是否轉職自己做主
如果你有轉職疑惑,不妨先回到原點,重新認識自己的個性、興趣、天賦、價值觀,再評估是否需要更改自己的生涯藍圖。
藍圖畫好,自然就知道是否該維持原本的航道方向,還是應該轉舵改變目的地與航道,就像 Joeman 與瓦基。 做自己的知己,該不該轉職答案自然水落石出。 以上,願我 5 分鐘的職涯諮詢心得,讓你職涯之旅少走 3 年冤枉路。 喜歡文章的人,也請記得按讚加訂閱。你們的支持,就是我人生最美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