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苻堅大帝篇:儒毒】

西元370年,苻堅消滅大燕,統一北方。 說得比唱得還好聽。 苻堅功績很重要的一個部份,就在於四夷來降。 消滅大燕後,大秦持續討平仇池,西涼,吐谷渾等西方邊陲。 其中,仇池就是被東晉煽動,跟大秦作對的。 各地平定後,最終消滅代國。 前前後後也花了六七年吧。 卻說苻堅滅燕,征伐的時間雖短,但大秦本身的國力,也是要受到很大損害的。 再加上新的領土,新的人民,大秦,也要好好消化一番。 苻堅首先推行新的農法。 說新也很妙啦,其實是西漢時發明的「區種法」,來對抗乾旱。 這邊顯示出,大秦統治的區域,很多地方農業都已經荒廢。 比較有「歷史價值」的地主跟農民,早就移民走了。 你光是獎勵現在的居民多種田,卻沒有方法,那是不行的。 而之前我們也說過,越德政,越花錢。 大秦打完仗,又要再次推廣農業,還是要錢。 後趙前燕的做法,很明顯就是「借」。 非官方的有錢人勢力,於是越來越大。 苻堅跟他的幕僚當然不會重複這種錯誤。 而是採取東漢光武帝劉秀立國時的做法:減省官方支度。 並且「復魏晉士籍」。 這個意思,應該跟董卓做過的行為有點像。 就是找出過去的士人門閥之後,來恢復他們原有的「地位」。 說地位有點虛,實在的就是土地。 董卓當時主要是要平反黨錮之禍,增加自己的朝廷支持度。 但這個舉動,勢必會產生現有地主跟「被恢復地主」的衝突。 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出現「十八路諸侯」討董了。 (實際不到十八,當很多看就行了) 大秦在這方面的問題,相對小。 因為魏晉世家的主要領地,就在河北,就在他們新取得的大燕領土上。 大燕的貴族世家,本來就是要收掉的。 就算留著也一定要減土。 借這個機會來打賞老舊的地方零碎勢力,不失為一舉兩得的策略。 策略歸策略,實際效果還很難說。 不過至少我們看得出,這一連串的施政是有設計的。 而設計的核心,更充滿了儒家的味道。 我們很簡單的說一下,儒家的「體」,最基本是對個人行為品德的要求。 大家都會說根本緣木求魚辦不到,小小書僮可笑可笑。 但儒家的「用」,其實就是從點到線到面的「自治穩定」。 一百個人裡面,可能只有一個做得到儒家標準。 但是你對這一百個人都施加「請服從儒家標準」之術時,大家就會產生互相要求的效果。 特別有一個模範生在裡面。 互相牽制,於是穩定。 有沒有注意到什麼? 儒家的「用」跟法家的「用」,基本上是同樣的。 說有勾結也不至於啦,畢竟諸子百家的源頭,就是包含西周及以前的政治社會形態。 只是大家有不同觀察,不同歸納,但終究都是要作得像過去一樣好,甚至更好的方向。 同樣之前也提過,法家的用法,會以「愚民」為先,聽我的跟我走就對了。 但儒家的用法,反而是把你教成一個「愚民」。 施加「請服從儒家標準」之術的方式,就是教育。 於是,苻堅興學又寫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聞諸非正道,典學一皆禁之。」 這種就是正港的「獨尊儒學」了。 同時,《晉書》在整段敘述中,很低調的表示,苻堅稱帝。 約莫發生在滅燕兩年後。 同年,苻堅召回王猛,任為丞相。 由於苻堅重儒,曾經一度被後趙石虎廢止的「儒家占星術」,再一次的成為國學。 當時讓苻堅覺得,儒家占星術真是太神了--的太史令,名叫魏延(笑)。 很多時候,我們說自己相信什麼哲學什麼宗教,其實都是假的。 其實我們相信的,只是某一個人。 苻堅一副星官太史令好棒棒的樣子,他也只有覺得魏延很神而已。 後來有個張孟說,星象顯示出「燕滅秦之象」,請苻堅趕快把慕容宗室處理掉,苻堅就不理不理左衛門了。 慕容垂這麼好這麼棒,我都想任命他當京兆尹呢。 即使弟弟苻融也來勸說,苻堅還是擺出一副「以德服人你不懂」,「你的德還不夠再去儲一單吧」的樣子。 這種根本中「儒毒」的史書描述,也是滿有趣的啦。 差點忘了說,魏延除了神準的預言,更推動了大秦的「征蜀之役」。 ……你投胎來報仇的對吧? 苻堅原本就是聽聽啊,誰知道東晉自己來攻打仇池。 鎮守仇池的,是大將楊安。 別的不提,楊安可是在滅燕之戰中,僅次於王猛的大將。 誰想一輩子拿銀牌? 擊退晉軍後,楊安悍然出擊,往漢中推進。 苻堅收到消息,這才想起魏延的預言:「今年正是平蜀之年!」 隨即調派五萬援軍,兵分二路進擊取蜀。 三路大將連戰連勝,竟然就這麼打下了成都,晉軍只能退守南中。 苻堅也知道,楊安要的是什麼,十分豪爽的就封他為右大將軍,益州牧。 以外部將軍來說,楊安這時也是趕上了王猛。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引爆苻堅篡位的姚氏一族,族長的弟弟姚萇也在征蜀軍中。 此時更封寧州刺史(蜀漢建寧等郡),相當於楊安的南部壁壘。 人名好像有點多了起來,那就還是說一下。 慕容垂跟姚萇,都是終結前秦政權的重要人物,所以還是要稍微點一下。 那從西晉滅吳的戰役中,我們知道,南北戰爭有兩大關鍵。 先取益州,後下荊州,則長江將不再是天險。 東晉桓溫之所以能夠權柄無雙,跟他穩守荊州,又取益州,有著絕大的關聯。 如今,益州既得,苻堅的眼中,就不得不看往「一統天下」了。 很遺憾的是,在我們所熟知即將到來的南北決戰中,楊安已經消失了。 同時,蜀漢仍有叛亂,西涼尚未臣服,也都是問題。 更大的問題是,苻堅最好的夥伴,最強的丞相王猛,是反對伐晉的。 然而,當時間繼續往前走,問題一個一個自動的消失,被消失,即使王猛遺言請求苻堅莫要攻打東晉,苻堅還是動手了。 王猛死後,苻堅的儒毒更深。 除了禁絕老莊,還進行了東漢模仿秀:禁圖讖,為後宮后妃與宦官授課,並從中選出優秀者擔任博士,往太學授課。 當年劉秀做了第一點,漢明帝之後做了第二點的一半:后妃上課。 這是為了要讓可能成為元首的太后人選,也受到儒學的規範,不然一天到晚在那邊呂后元后的國家很危險。 你看苻堅還追加了宦官上課,這多麼有把秦朝跟東漢覆亡的元兇也考慮進去? 以後有人說「人類沒有辦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只好拿苻堅大帝來嘴回去了。 甚至宦官后妃可以當經學博士,長久下去會如何? 士人官員,跟宦官后妃將會產生師生關係,事先避免掉黨爭的威脅。 超。棒。der。 所以說儒毒中太深,苻堅根本相信只要你吃了儒學,就會溫良恭儉讓。 事實當然不可能。 反過來說,官員跟後宮有師生關係,架空皇帝根本就輕鬆get。 還好(?),反正前秦也走不了那樣長遠。 苻堅對於動用兵鋒,越來越不加節制:平服四夷,本是儒家聖君標準。 平定涼州後,苻堅又征代國。 對於代民的戰後處置,堅哥又有想法了。 「你們太野蠻,族王給我來太學念書。」 「你的弟弟不忠不孝又不義,直接流放蜀地。」 部民的處置,則是:「立尉、監行事,官僚領押,課之治業營生,三五取丁,優復三年無稅租。其渠帥歲終令朝獻,出入行來為之制限。」 我試著解釋一下。 過去兩漢魏晉對於邊民,主要是會設立一個軍事外交單位。 大的,對外族的,如西域都護,烏丸校尉等。 對外國自然不負管理權責,主要是做為宗主國監察官。 你有沒有朝貢啊?有沒有吵架啊? 小的,對於境內移民則設管理用的「典屬國」。 這是一個類似於諸侯封國的政體,實際狀況多無描述。 但大概可以注意到,典屬國裡面的部族雜處,未必就會有部落首領。 而隨著西漢武帝霸權結束之後,東漢就不復見了。 簡單說,近三百年的時間,中國政府跟邊民的管制是很自由的。 那就算不翻譯也能看出,苻堅終止掉代民的自由。 沒有行政官,只有軍事官跟監察官。 不管你做什麼謀生,都要課稅,要服役,每年要朝貢,出入要被限制。 「優復三年無稅租」是因為大秦獎勵農業,特別你們這些蠻子。 你想像一下,有人跑到你家來,把你家裡人都打了一頓,然後說你們統統給我搬家,新家新田三年免租金,大概就是這樣了。 苻堅還去太學探望代王,問他:「中國人以學問修身養性,活得很久;你們漠北人吃牛吃羊,反而很短命,為什麼呢?」 (活得很久是指貴族階層) 大驚,這問話令我大驚。 第一是苻堅已經會中國套路了,不是漢也不是氐不是羌,是中國。 第二是苻堅的營養概念是正確的,吃肉比較好。 代王回答不出來。 苻堅又問:「卿種人有堪將者,可召為國家用?」 你的同胞有可以當將領的嗎? 代王這下知道,來找麻煩的,答道:「我們只會打獵,找草找水源,哪能當將領呢?」 苻堅點點頭:「什麼都不會啊,那能學嗎?」 代王答:「當然能,不然陛下您何必讓我來讀書呢?」 苻堅哈哈哈哈。 發狂了,中儒毒中到發狂的苻堅,接下來還很大氣的「發其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僮隸三萬人」。 幹啥? 鑿山築堤,建渠灌溉。不找平民,找貴族跟資本家叫他們出力。 德政啊。 得罪王公貴族跟豪望富室的政令啊。 我們看不到大秦的底層百姓怎麼想。 但絕對看得到,有錢有能力的「民意代表」們,正在累積對苻堅的仇恨值。 也就在這樣的暗潮洶湧之下,苻堅宣布南征。 荊州之戰,做為南北前哨戰,正式展開了。 北方如此,那麼,南方又是如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接續《新漢演義》,從三國曹魏到東晉滅亡的時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