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老O說書】走入精神病患的內心世界

    今天老O想來聊聊精神疾病跟如何自助,
    依全民健保申報資料分析,2019年國人因精神疾患 就醫約28 0萬人,其中男性122萬人(占44%)、女性158萬人(占56%)。若以年齡別分,以45-64歲就醫人數居多、占35.8%,65歲以上次之、占29.6%,25-44歲占22.2%,25歲以下占12.5%。2019年國人因精神疾患就醫人數較2018年增加3.6%,約10萬人。
    老O網路上查詢許多數據資料,發現從1990-2020之間,我國的精神疾病醫療資源越來越多,或許因為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發行的《精神疾病診斷暨統計手冊》將疾病的項目越定越多,或許是定義越來越寬鬆,但也可能是因為我們越來越不快樂,在工業化及少子化加上老年化等社會現象,人跟人越來越疏離。
    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實在更該知道精神疾病是什麼?以及如何自助。

    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思覺失調/多重人格/性慾倒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整體書籍架構是先描述個案的故事,接著以順序法說明治療師如何協助個案,最後加上一個知識連結。閱讀起來不困難,也會在每一篇章中看到自己或親朋好友的影子。
    書籍的知識連結,我認為蠻精彩,從事助人工作者的聽眾也可以單純看這一部分,內容包含:什麼是心理諮詢、領悟療法、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森田療法、家族治療、團體心理治療、意象對話、眼動治療、催眠療法、繪畫治療、音樂治療、舞動心理治療、心理劇療法、青少年自殺行為的心理原因及預防、失讀症、戀母情結與戀父情結、性虐待、心身症、婚外情的心理誘因及應對方式、自卑心理。

    書本中的故事

    有一位大一女學生顏同學要自殺,主要原因是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在個案跟治療師的對話中,我讀到了治療師看到了個案的個性盲點,他引導個案擴大交友圈跟看了電影阿甘正傳,也用有同理心的方式讓個案去思考自己自殺的舉動是不是有可能想取得他人關注。

    老O這些年,發現很多人的憂鬱情緒跟自殺,的確是因為生活圈太小,日子也過得安逸,所以一時半刻很難跳脫這個負面循環。
    在書籍中很多故事都提到的原生家庭跟小時候的經驗,這邊鼓勵困在情緒中的聽眾,嘗試記錄下童年的所有記憶跟對於原生家庭的紀錄,一方面是協助自己整理生命故事,第二方面是書寫常常也是一種情緒救贖,第三是如果尋求心理師的協助時,會更有效率的讓心理師更快掌握脈絡。

    個人經驗分享

    老O是一個有點固著個性的人,說話也比較急促,曾經有過自殺經驗,也有過陷入極度低潮的憂鬱情緒。在年輕的時候,常常怪罪自己的原生家庭沒有做好身教,也歸因因為他們的關係,讓我好一陣子過度在意自己的外表,很難接受任何挫折,或難以承受一段關係的結束。
    十多年前的某任伴侶價值觀跟我差很大,因此提出分手,當時我跟對方一哭二腦三互跪,一直要求對方不可以離開我;還有一次是因為養的貓生病往生,這些都讓我極度崩潰,嚴重影響身心狀況。
    這樣的狀況,老O是怎麼改善的?第一是會透過閱讀自助,第二是擴大交友圈但也跟人適度劃清界線,第三是尋求心理師協助,第四是要求自己調整價值觀跟生活模式,第五,等候時間改變。
    老O很希望困在情緒中的聽眾現在可以找到這本書來讀,經濟比較不困難的可以找心理師,或是撥打1925安心專線。我相信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是在改變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到不舒服,如果你願意,你不會是一個人走過。
    最後跟大家分享書中的一段話:我想,每個人其實都是一本書,不過閱讀自己要比閱讀別人更難,生活在繼續,書裡的內容會不斷豐富,那麼,對自我和他人的閱讀就不會停止。生命,將會因為這種閱讀而深厚而美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老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