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朋友問你意見,你不必給他真實的建議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朋友問你他應該如何做選擇,你依照他的現況與資源做出分析判斷,最後給了他一個較適合他的決定,但你朋友聽了聽,最後還是選擇自己當初的選項,此時你很大機率認為你朋友在耍你,若撇除朋友在耍你的狀況下,會是什麼原因?
「人往往早就做了決定,他需要的是支持他意見的人。」
這種人其實早就明白該怎麼做,但因為無法一個人擔下責任,需要有其他人支持他他才敢下去做,比如有的人想要要換工作,他在ABC三種工作上考慮,雖然很想要選A,但是其他兩個好像也不錯,於是開始問其他人。
當你對朋友說B、C的工作如何好,如何更適合你,你朋友會開始反駁說"但我覺得某A某部分比B、C還要好",這時你就得注意,不用再跟他爭執,只要好好的支持他的意見就好,因為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得到支持,而不是經過篩選後的選擇。
「當一個人認為點子不是自己想出來的,那點子就沒有價值。」
如同IKEA效應一樣,當我們買的家具是藉由自己組裝拼湊完成,不論他好像稍微不好看或是使用上沒那麼好,但因為是透過自己親手組裝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在點子發想上也是同樣道理,當對方提出一個實際有效的點子給你,但因為完全沒有你的參與,你還是會覺得自己的點子勝過一切。
當我們想要改變對方,總會向對方說你應該如何才對你比較好,但對方完全沒有參與感,反而會覺得你很嘮叨,比如你向對方說你體重過重應該要開始減肥,對方雖然知道他要減肥,但他覺得照做很像聽話的乖狗反而更故意不去減肥,這是應該換個問法,"你如果要減肥,你會如何開始?",把減肥帶入問句當中,但讓對方自己想出解決的辦法,透過簡單的暗示讓對方的大腦植入種子,待種子慢慢發芽。
「所以我以後只要這麼做就能影響對方了嗎?」
倒不全是如此,若這樣那所有業務都靠這招就能發大財了,一個人就算有想法,要不要執行除了信念價值觀,還有目前的環境資源夠不夠讓他執行,比如你要一個人減肥,他也知道他很胖,但若他覺得減下來沒有得到什麼利益,他不會有意願去減肥,可能有醫生告訴他再不減肥活不超過三年,或是他追女生結果女生說他太胖,認知受到強力的破壞才能夠重新建立他的認知。
與其好說歹說要對方改變並且成長,不如先關注自己讓自己見見成長,對方看見你逐漸成長並離他遠去,自然會開始過來尋求你的協助,這時腳色會從盟友轉為教練與學員的關係,這時你講的話對他來說就像聖旨一樣,還不用特別去思考他要的選擇是什麼,他繼續不改變就離他而去,他想要改變自然會往強者靠攏。
個人網站: 超越困境
FB粉絲頁:
超越困境
訂閱我: 填寫表單
avatar-img
127會員
321內容數
解鎖野性智慧,奪回人生主導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Thumbnail
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也很喜歡建議我這樣建議我那樣,像是「你應該和某某做朋友」,「你應該買些什麼對你有好處」。到大些他們就會建議「你應該住在這裡,不應該住那裡」,「你應該和這個人結婚,不應該跟那個人結婚」,「生仔很煩,最好不要結婚生仔」,像這樣一大堆建議,數之不盡。和朋友傾談的時候很多時他們會突然間會化
我要做的,就是「Be a choice giver, not a choice maker」,我愈是這樣在心中告誡自己,便愈不容易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相比之下,那些動不動就用「都是為你好」的名義逼使對方作出某些選擇的人,他們往往會慣性對對方作出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而不自知。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在面對朋友或家人的傾訴時,給予建議和陪伴都同樣重要。然而,錯誤的「勸告」可能對關係造成傷害。三個步驟可以幫助有效勸告,包括多問開放式問題、描述感受以及關注對方面臨的困境。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
Thumbnail
昨天我在夜市擺攤的時候遇到一個客人,她是一個大概40歲左右的女子,身材瘦小,講話中總是不經意的帶著不自信和焦慮感,她沒有一開始就來算牌,而先是問價錢,在我跟她介紹過後,猶豫一陣子才回來。 她坐下來說要問工作問題,現在在新工作和職訓局受訓兩個選項之間猶豫,新工作雖然薪水比較高,但是節奏快、主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Thumbnail
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也很喜歡建議我這樣建議我那樣,像是「你應該和某某做朋友」,「你應該買些什麼對你有好處」。到大些他們就會建議「你應該住在這裡,不應該住那裡」,「你應該和這個人結婚,不應該跟那個人結婚」,「生仔很煩,最好不要結婚生仔」,像這樣一大堆建議,數之不盡。和朋友傾談的時候很多時他們會突然間會化
我要做的,就是「Be a choice giver, not a choice maker」,我愈是這樣在心中告誡自己,便愈不容易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相比之下,那些動不動就用「都是為你好」的名義逼使對方作出某些選擇的人,他們往往會慣性對對方作出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而不自知。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在面對朋友或家人的傾訴時,給予建議和陪伴都同樣重要。然而,錯誤的「勸告」可能對關係造成傷害。三個步驟可以幫助有效勸告,包括多問開放式問題、描述感受以及關注對方面臨的困境。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
Thumbnail
昨天我在夜市擺攤的時候遇到一個客人,她是一個大概40歲左右的女子,身材瘦小,講話中總是不經意的帶著不自信和焦慮感,她沒有一開始就來算牌,而先是問價錢,在我跟她介紹過後,猶豫一陣子才回來。 她坐下來說要問工作問題,現在在新工作和職訓局受訓兩個選項之間猶豫,新工作雖然薪水比較高,但是節奏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