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夠「加深關係」的行為,卻常常被認為沒有意義

2024/04/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兩天,朋友跟我說:

 

「想找你聊聊給建議這件事。我有一個關係親近的朋友,經歷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每次我都很認真地聽她說,也經常主動給出我的看法和建議。但最近一次吧,那天我專門請了半天假陪她散心,散到最後她留下一句,算了,聊再多也沒用,我回家躺著了。
這可給我氣壞了,我苦口婆心一通分析和給出建議,她卻完全不當回事兒。我都想因此和她關係降級了,可我們畢竟十多年的發小,也不是說散就散的。
我就想來問問你,下次她又找我傾訴,我還要給建議嗎......以及為什麼被勸的人會聽不進去建議呢?」

 

其實,這位朋友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哪怕是在親情和愛情關係裡,也同樣會出現。越是主動陪伴的那一方,越容易感到受挫,覺得自己滿心的好意好像變成白費力氣了一樣。

 

為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勸人」這個話題。

 

 

飽含了關心的「勸」,

其實是每段關係裡必需的構成


 

在聊「勸」之前,我們需要瞭解一個簡單的心理學概念——依戀,它指的是人對生活中特定的人物產生的一種強烈而深刻的情感連接(Bowlby, 1980)。

 

沒有依戀,關係也就不成立。

 

而在每一段能夠彼此依戀的關係裡,勸告都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這是因為每當人感到痛苦、不安和沮喪,依戀需求就會被啟動。

 

John Bowlby認為,「我們與他人的親密依戀關係構成了一個人生活的核心,我們是通過這些依戀關係來獲得力量的。」這裡所說的「力量」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經常提到的一種重要感受——安全感。

 

所以,當朋友、伴侶或家人找到我們傾訴、尋求幫助時,我們真心的建議其實就是在釋放一種信號:「在這裡,你是安全的,我們會一起想辦法解決當下的難關」。

 

在這樣的互動下,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的親密和安全。這種積極的、主動的動作,也在告訴對方,我願意支援你,也願意實現我們曾經許下的承諾——分享開心和共同度過難關。

 

 

但也要小心,錯誤的

「勸告」不僅傷人還傷關係


 

既然「勸」這麼好,為什麼朋友還覺得那麼鬧心呢?

 

這是因為,勸從來不是一個單方面的舉動,它涉及到關係雙方,以及接收方是否接受勸告並作出具體的行動。

 

在這點上,就非常考驗關係雙方到底有沒有把握住正確的給勸告時機和勸告的語言組織。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幾個錯誤的「勸告」示例:

 

1. 「勸告」激起了對方對自我的防禦,對方拒絕接受建議,因為拒絕被看輕/被攻擊。

 

raw-image


右邊的勸告是不是很眼熟?許多時候,我們是真心覺得朋友碰上了一個沒那麼好的物件,並且認為朋友值得更好的,但是哪怕我們是認為朋友更好,朋友也可能並不領情反而出言回擊我們。

 

而這種充滿敵意的回應,其實是朋友認為自己受到了對自我形象的攻擊,進而做出的防禦性回應。

 

根據佛洛德的觀點,人們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為了讓自己的內在不產生焦慮感,會下意識對抗那些傷害自己自尊或自我形象的人和觀點。

 

而每個人所選擇的伴侶,其實也都是一種自我形象的延申,說朋友的戀人不夠好,對於朋友的體驗就是,我們在說朋友不好。

 

2. 對方需要的不是建議,而是情感上的共鳴和傾聽。

 

有些時候,朋友或伴侶看起來是要建議,但其實要的是「看見」,ta 真正渴求的並不是今天立馬把事情解決了,ta 想要的是我們的陪伴。

 

而建議並不能和陪伴劃等號,建議在更多時候是一種便捷的認知途徑,它忽視了當事者所面臨的處境的複雜性,而單一的認為做了某個選擇就好。

 

代入我們自己想一下,許多時候我們都知道早睡對身體是更好的,但是哪怕我們知道並且認可,我們仍然會因為白天的狗屁工作而在深夜報復性熬夜,以此獲得心理上的慰藉。

 

所以,看起來是朋友或伴侶沒有做出明智的決定,但其實可能是因為被勸人的處境讓 ta 沒辦法這麼做,而陪伴對方且相信 ta 有力量靠自己踏出困境,才是更有價值的為對方好。

 

3. 雙方對同一處境的認知沒有達成一致,被勸方無法被打動。

 

鄰居突然開始裝修,我們對聲音的耐受度比較高,覺得戴戴耳塞就差不多了。但是伴侶作為一名高敏感人,ta 的生理特徵讓 ta 的五感都特別敏銳,在我們眼裡戴耳塞就能接受的噪音,在 ta 的感受裡這仍然是一種折磨。

 

如果我們無法代入伴侶的處境,那麼不管如何勸說戴上耳塞就好了,伴侶也不可能接受,因為這個建議對 ta 來說就是無效的。

 

所以,在很多時候,勸告和建議的失敗其實是由於雙方在生理上就天然存在了差異,我們既然無法體會到對方到底有多痛苦,那麼我們的建議對於對方來說自然也是無效的。

 

除了這 3 種明顯錯位的勸告方式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勸人其實成功了,但...比較慢。

 

要知道,改變並不遵循線性發展的路徑。也就是說,即便人們接受了勸告,並決心要改變,這也需要時間,甚至有時還會出現退回到舊行為模式的情況。

 

 

那到底該怎麼「勸」?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勸人好累好難,我要不別勸了,我沒那麼閑。等等,別急,先別走,正確的勸其實也沒那麼難!來看正確的「勸人三步走」:

 

第一步:多問開放式問題

 

上來直接給答案很可能混淆掉對方的真實需求。先多問問,既是幫對方理清思路,也能幫我們搞清楚對方到底要的是建議還是陪伴~

 

確定了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後,雙方再一起指定可行的方案,不要只是我們自己在說。

 

第二步:著重描述感受

 

不一定要陳述和表達客觀真理,許多時候把感受分析清楚了,被勸方自然也就get到了我們勸解的意圖。避免使用批評或帶有偏見的語言,因為這樣可能會使對方產生防禦的反應。

 

同樣是朋友找我們吐槽物件,換種回應方式雙方都輕鬆,我們只需要把感受到的情緒白描出來:

 

他這樣做,確實會讓你沒有安全感
聽你這樣說,我也感到你肯定特別委屈
......

 

第三步:記住你和 ta 是一致對外的

 

注意,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對方,而是對方面臨的困境。以這個導致朋友或伴侶為難的源頭作為唯一需要攻破的中心,共同尋找解決辦法。

 

在最後,要知道情緒上的感受和解決辦法同樣重要,如果實在沒辦法通過勸讓對方發生改變,我們也可以向後退一步,相信對方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算不能負責,失敗多了,也就知道如接下來人生要往哪裡走了。

 

此時,我們只要在對方需要時,給到一些安撫和陪伴就好,就算沒解決問題,但對方情緒好多了,這也是一種有效的陪伴。

 

而且吧,看起來只是讓對方獲益的「勸別人」,其實也是一種對自我成熟度的鍛煉,比如更加清楚哪些經驗沒法直接傳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我們的傾聽能力也會提升,成為一個更有智慧的人。

 

關係也在這樣有來有回的「勸與陪伴」中更加深入,變得健康又具備彈性~

 

每個人活著就像宇宙中的原子,請別忘記穩定的結構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某種意義上我們為了自己而活,但也是為了我們與他人的連接。


在關係中自愈和愈人,理應是美好且正當的追求。


 

 

今日互動

你是一個會「勸」的人嗎?

你的身邊有這種很會「陪伴式勸」的人嗎?

來評論區聊聊吧~

17會員
67內容數
是戳穿係,不是治愈係。飯糰@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