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專注傾聽他人
好奇的前端功課是傾聽,
每個人都渴望被傾聽,
不停說了又說,希望他人理解我、聽見我
但內在狀態未改變,難免讓人不耐煩。
傾聽,是聽懂別人說的話,
只是我們常認為自己聽懂了、明白了,
其實我們沒有真正在聽。
我們經常期待孩子擁有同理心,
而同理心來自聽懂別人,
來自曾被傾聽、曾被同理、理解的經驗。(被完全接納)
這裡,我停下來想,甚麼是真正的傾聽?怎樣才是聽懂?
隨後老師說的故事解了我的疑惑。
真正的傾聽是
1.傾聽者專注的同在,對訴說者的一切狀態與話語完全接納,
2.傾聽者不批判、不說道理、不給建議。
這需要傾聽者能先照顧自己的內在狀態,
隨著對方的述說,內在不會有太多傷痛與焦慮。
這樣的述說,情緒能量才能健康的流動。
才是老師常說的,述說真的會帶來療癒。
傾聽無法順利的原因通常來自
當別人述說時,自己的內在也有發生,卻不知回應這個發生,所以就不讓對方說下去。
發生了什麼呢?
1.害怕情緒
怕別人傷心難過,怕別人往事重提會重新經歷感受,
或許也因害怕無法處理自己的感受,於是要對方別說了。
2.主觀詮釋
因而帶來指責、給意見指導,或說起道理。
傾聽時若帶著這樣的指責或指導,對方會感覺沮喪,感到未被理解。
可以怎麼做呢?
先能覺察並修正自己,多些好奇與探索,
在傾聽的過程中更深的理解對方,陪伴與靠近對方,
試著讓他也了解「我怎麼了」。
老師的這個教導,讓我回想起剛開始陪伴末期乳癌病患時,
有一回某個原本不想多談的女士,在靈氣療癒的放鬆後,
開始述說自己的病情,當他說起自己的癌症類型是兇惡的三陰性乳癌時,
我立即打斷他的話語,
並且回應她「幾期對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個當下」,
當時他堅毅的臉龐,一閃而逝的眼神,隱約有著震驚。
我那時不懂,只覺得這樣回應是不是錯了。
現在才知道,當下我的內在亦被牽動,
母親以往療程中各種檢查治療的辛苦與死亡的恐懼,
我害怕靠近那些情緒啊!
也許我們自己也很少被人專注傾聽。
所以別急著批評自己,先接納自己的做不到。
老師溫柔的說著
『當你遇到了困難挫折,當你做錯了、失敗了,
當你做了見不得人的事,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可以完全包容與接納的聽你說,
不會指導你,完全懂你,你的感覺是甚麼呢?
會不會感覺有力量?』
我與妹妹分享這段話,妹妹問我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我暗忖著。
完全包容與接納?完全懂我?我不知道...
我想,能夠深刻的與自己連結,
成為自己最忠實的傾聽者,也是幸運的。
我與女兒分享這段話,用同樣的問題問她,
他說這個世界上他最能分享心事的人就是媽媽。
至於那些不能跟媽媽分享的事怎麼辦呢?我追問著。
有人可以訴說嗎?他搖搖頭,然後說
有些事情放在心裡就好了!
小小哲學家,說的蠻有道理喔。
在陪伴個案的經驗裡,常聽到對方回應類似的話。
從來沒有人這樣跟我說話(聽了很心疼),
跟你說話很放鬆,你不會要我「別這麼想」,
不會要我加油,不會告訴我「沒事的」。
他們會問『我可以問你一個很笨的問題嗎?』
放心地問吧,沒有問題是笨的,
我也對他們表達我的欣賞,欣賞他們的坦承與勇敢。
表達我的感謝,謝謝個案的願意與存在。
療癒過程無須完美,
光是這樣的交會,已經很美好。
讓我們一起練習5分鐘的傾聽。
1.誠懇面對自己的心。
我也許只能傾聽5分鐘,
我可能聽不下去,
我會想反駁、指導對方。
先覺察就好,可以的話,記錄自己是在哪一句話有這些反應。
2.專注傾聽,多運用好奇。
不回答『嗯哼』二個字,
可以呼喚名字,重複對方的語言,組織整理對方的敘述(表示自己有認真在聽)
即使學習一段時間,老師的音頻依舊讓我有了新的學習。
現在傾聽他人時,我會更頻繁的覺察內在狀態,
也對自己的「做不好」有更多的接納,
經常光是這樣專注傾聽,
就能感覺更靠近理解對方,
也靠近理解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