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變「我們」--《讓鱷魚開口說人話》

從「我」變「我們」--《讓鱷魚開口說人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是卡內基的第一本書,有趣的是,西恩在看了一半後,才突然想到《讓鱷魚開口說人話》的英文書名會是什麼?沒想到翻到封面仔細看,發現卻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這麼的樸實無華,可見翻譯書名的重要性。畢竟《讓鱷魚開口說人話》給人購買的慾望一定遠高於《如何贏得友誼與發揮影響力》吧?

但必須說,這本在2005年6月出版的書,確實帶給西恩許多觀念上的突破,如果能從書中獲得一個對自己有影響的觀點,那讀這本書就有意義了,更何況是許多個。這本主要篇章有「如何讓自己成為萬人迷」、「如何讓鱷魚聽懂你的話」跟「如何讓鱷魚向左轉向右轉」,其中重點就在於要從對方的角度思考,要重視對方、從對方的立場思考,而非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raw-image


我們所交往的對象,不完全是靠理性與邏輯生活的人

「我們所交往的對象,不完全是靠理性與邏輯生活的人,而是充滿情感、偏見與虛榮的人。」

這絕對是這本書讓西恩最醍醐灌頂的一段話,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念轉折。仔細思考其中的意涵,如果認為人都「應該理性,講求邏輯」,那麼一旦遇到「講情感、偏見與虛榮」的人,那絕對絕對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反之,如果一開始就認為遇到的人應該多是「講情感、偏見與虛榮」,那麼便更能提醒自己從對方角度出發。

「凡我遇見的人,都在某方面比我強,這些方面我應該向他們學習。」愛默生

清楚掌握他人的需求

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世界上能夠影響他人的唯一方法,就是找出其需要,並告訴他如何滿足。而非一味告訴對方該怎麼做。

這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經常沒辦法做到的原因在於,忘了從對方角度思考。就好像自己從屏東開車出發要去台東,也堅持朋友一定要開車去台東,朋友一再拒絕,因為他在蘭嶼,根本不可能用「你認為的方式」達成你要的目的。

卡內基提到有個學員的小孩的不喜歡吃早餐,怎麼強迫都沒用,後來發現小孩喜歡模仿媽媽,像大人一樣,因此讓小孩自己做早餐,當天沒有任何強迫,小孩就自己吃了兩碗自己做的早餐-粥。

「成功的秘訣,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如同由你的觀點看事情一樣,並具審時度勢的能力。」亨利福特

避免與對方爭辯

卡內基曾經在一場宴會上,糾正賓客說的故事出處有誤,沒想到卡內基的朋友反而站起來指正卡內基的說法錯了。後來他的朋友跟卡內基說,「或許你的說的是對的,但我們也只是賓客,何必去證明對方是錯的呢?」

後來卡內基也在學習辯論過程中,體悟到天下只有一種方法能贏得辯論比賽,那就是不要滿腦子想著與對方爭辯,辯論結果有十之八九,會讓對方比以前更堅信自己是對的。

其實很多時候,在交談過程中,即便辯贏對方,證明自己是對的,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收穫,更不要說以改變對方的前提下,激辯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項。

因此,在與人交談時,不要一開始就提意見分歧的事,應先強調你們都同意的事,進而強調雙方追求的都是同一目標,只是差別在處理的方式不同。這樣的說法自然會讓對方容易接受。

「不要指責對方的錯誤,如果可能,應該比別人更聰明,但絕不能對人說你比他聰明」-查斯特.菲爾德

說話的藝術

書中也分享一些蠻受用的說話技巧。

👍️小技巧一
我們都知道,提出建議前最好先稱讚對方。不過如果是「你這學期的成績很不錯,但如果數學成績更好的話,那會表現更好」的方式,在聽到「但是」時,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前面的稱讚是假的。

所以可以把「但是」改成「而且」,變成「你這學期的成績很不錯,而且如果數學成績更好的話,那會表現更好」,改成正向連接詞後,整段話感覺就差很多。

👍️小技巧二
可以阻止紛爭,帶來和諧的神奇句子:「你有這樣的感受,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如果我是你,也會跟你有一樣的感受」

👍️小技巧三

班傑明.富蘭克林年輕時也很魯莽,後來他對自己訂下規矩--絕不說絕對。即便知道對方的話絕對有錯,也不先反駁,而是改以「在某種狀況下,你的意見確實不錯;但以現在的條件,我認為或許...」的方式先應對。

西恩反思

西恩認為,這本書內容再分享如何讓「我」,加入「你」,變成「我們」。思考如何從對方角度出發,滿足對方的同時,也達成自己的目的,創造雙贏。

而在日常與別人溝通對談當中,也透過這樣的思維,用激勵與衷心稱讚,帶給別人溫暖,並使其充分發揮才能。

這是很高的境界,尤其擔任主管時,更要時刻提醒自己放大部屬優點,用引導方式修正缺點,而非批評。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91會員
154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公路上3萬5千6百公里的追尋,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但覺得在集中看了幾本管理的書後,是該換個口味,於是也搭了便車看了這本書。 在公路上的被動情境,簡直我們當時所處人生階段的縮影,我們把自己置身一場迷你版的人生遊戲,學習接受未知,也試探彈性。李易安
「向上管理」似乎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但它的意涵絕對是已經存在很久,因為只要是在職場工作,最先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是要如何跟「老闆處得好」,然後才有機會晉升管理職,談如何「向下管理」。 隨後,要根據這些資訊,打造能滿足雙方期待的關係,並證明自己可靠、誠實,善用、尊重主管的時間。 守穩立場的關鍵
這本書是西恩網路搜尋擔任主管書籍時,許多人推的書。總共分為「不必長得玉樹臨風」、「不必能言善道」、「別跟下屬喝酒」、「對任何事都要抱持懷疑態度」、「有時要試著暫時停下腳步」與「暴露弱點也無所謂」章節,用51項要點說明。 做決策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要明確區分情況是「事實」還是下屬的「判斷」。
談到數據調查,以往我們的認知可能是拜託別人做問卷,然後回收再進行量化處理。但在歷經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後,更糟糕的是,所獲得的數據可能也不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別人沒有坦誠的動機。
忘了在哪本書上看到作者推薦這本書,在加入待閱讀清單後,一直沒看,直到準備再次接任主管後,把這本書看了兩次。 高效率只是「快」,高效能是「又快又好」,要學習如何做「對」的事,而不單把事做對。
小時候在學校,我們被強迫學習;長大後進入社會,才發現有好多學校沒教的事,學無止境,只是這個過程中,常常會遭遇挫敗,讓學習原地轉圈。 《學得快才會想學!:黃金20小時學習法》這本書,有點像《刻意練習》簡配版,沒有什麼研究數據,只有作者親身體驗,全書283頁,談怎麼學習只有49頁,後面頁數作者直接展示他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公路上3萬5千6百公里的追尋,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但覺得在集中看了幾本管理的書後,是該換個口味,於是也搭了便車看了這本書。 在公路上的被動情境,簡直我們當時所處人生階段的縮影,我們把自己置身一場迷你版的人生遊戲,學習接受未知,也試探彈性。李易安
「向上管理」似乎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但它的意涵絕對是已經存在很久,因為只要是在職場工作,最先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是要如何跟「老闆處得好」,然後才有機會晉升管理職,談如何「向下管理」。 隨後,要根據這些資訊,打造能滿足雙方期待的關係,並證明自己可靠、誠實,善用、尊重主管的時間。 守穩立場的關鍵
這本書是西恩網路搜尋擔任主管書籍時,許多人推的書。總共分為「不必長得玉樹臨風」、「不必能言善道」、「別跟下屬喝酒」、「對任何事都要抱持懷疑態度」、「有時要試著暫時停下腳步」與「暴露弱點也無所謂」章節,用51項要點說明。 做決策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要明確區分情況是「事實」還是下屬的「判斷」。
談到數據調查,以往我們的認知可能是拜託別人做問卷,然後回收再進行量化處理。但在歷經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後,更糟糕的是,所獲得的數據可能也不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別人沒有坦誠的動機。
忘了在哪本書上看到作者推薦這本書,在加入待閱讀清單後,一直沒看,直到準備再次接任主管後,把這本書看了兩次。 高效率只是「快」,高效能是「又快又好」,要學習如何做「對」的事,而不單把事做對。
小時候在學校,我們被強迫學習;長大後進入社會,才發現有好多學校沒教的事,學無止境,只是這個過程中,常常會遭遇挫敗,讓學習原地轉圈。 《學得快才會想學!:黃金20小時學習法》這本書,有點像《刻意練習》簡配版,沒有什麼研究數據,只有作者親身體驗,全書283頁,談怎麼學習只有49頁,後面頁數作者直接展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