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共打來怎麼辦|打破你心中一千零一個中國攻台劇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戰爭這件事其實沒有這麼簡單。戰爭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又複雜的事情。我作為一個服過義務役的男性後備軍人,對於我國軍事粗略的認識並沒有比其他人更深。也因此,最近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事以及衍伸的討論就成了我讀這本書的重要契機。
解放軍攻台相關的劇本,我是在高中軍訓課的時候從教官口中聽來的。大抵上就是解放軍大概花費一週到一個月之間就可以切斷各地軍隊之間的支援,百萬大軍擊敗國軍。教官本人並沒有詳細介紹這個劇本的細節。隨著年歲漸長,各種劇本也因為網路普及而開枝散葉。這些劇本有長有短,一些即便是現在我也看不懂的名詞與動詞穿插在內,鋪向了各種臺灣會被解放軍武力直接擊敗的結局。我在讀這本書以及看過臉書幾個討論之前,也是抱著應該會沈船的想法,決定無視解放軍攻台的結局,只知道動員的時候應該回去報到。
熱兵器戰爭(動槍動炮的那種),大致上是一方進攻一方防守開始。而自從蔣經國後,我國已經不再打算當攻方,整體軍事的架構也朝防守的方向大步前進。因此,解放軍攻台,我方一定是防守。接下來,最困難的工作其實是落到同樣是以防守方針建軍起家的解放軍。意外。
這本書對我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以實際的考量破除幾個常見的台臺灣淪陷劇本。而在這之中,第一個亮點就是破除中共對臺的數千枚飛彈威脅。作者並沒有忽略「萬一」打中而造成的傷害,但是他也告訴我們為了要能夠命中一發,解放軍大概需要發射幾發飛彈當分母,因為飛彈不是設定好目標就一定會打中。這麼一來,夠打嗎?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是若沒有被空中攔截,這發飛彈就是100%命中。No, it’s not like that. 而人類天生就是對機率與風險盲目的動物,深信自己會中樂透,卻不信自己酒駕會出事。在戰爭這種複雜的行動,機率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有了這個開頭,視野就會開闊了一點:這些劇本對應的武器與策略要如何、何時、何種程度才能發揮舞台上的作用?比如說,斬首行動要怎麼執行?我國憲法明定政府高官的備位順序,即便高級官員殉職,政府機關也不致停擺。登陸行動要怎麼執行?我國適合登陸的位置有限,容量也有限,解放軍登陸船艦也有限,即使真的開始有軍隊登陸,關鍵的地區都有軍團級別單位駐守,上陸的輕型部對面對的是常年演習的重裝火力。甚至,在登陸之前,海軍空軍以及防衛設備要怎麼擺平?我們可是擁有美軍駐紮的高山雷達站的國家,北韓發射導彈,我們甚至比日本還要提早計算出路徑,而該雷達站因為位居高山,連海面的船艦都能看見。而超越我國探測能力的區域,要不就是路途遙遠而有補給困難,要不就是重裝出門前的準備被他國衛星看光光。比方說此次俄羅斯就已經預先在邊界設好野戰醫院,全世界也知道他們演習是假的。因此,一旦劇本涉及的條件太過嚴苛,所帶來的風險與利益權衡之下,結局成真的可能性就會逐漸下降。
回過頭來,這些臺灣淪陷的劇本本身才是最有效的戰略:散播失敗主義。一旦國民都相信國軍買的都是垃圾,立法院預算全部都砍掉,假以時日,投降就是唯一的選擇。如我一般,在服役期間沒有學習什麼戰鬥技能的後備軍人,很容易就會覺得自己看到的就是一切,直到有職業軍人的家人出現,我才明白我們這些業餘的人沒看到其他專業角色也是剛好而已。(例:六發脫靶沒有近視的我vs沒戴眼鏡散光重度近視還是滿靶的小舅,更遑論立射、跪射與夜射等等)。我戰時就是去幫忙修路就好。
無論你認為國軍面對解放軍時或勝或敗,你都應該實際去理解你所相信的劇本可信程度到哪裡。而對於那些認為國軍只會打草油漆寫小卡、戰時全部都投降的朋友,我要對你說的只有:Okay, bye.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41內容數
嗨你好,這是Why Not Reading何不閱讀的沙龍! 這裡有一些書,也有一些政治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她的感知清晰,觀察著身體死去的過程,但還沒準備好接受死去的事實。回憶湧現,汲汲打撈著快速奔向終點的生命片段。」 據說人死後還能聽到甚至思考10分又38秒,書的一開頭主角萊拉即已被棄屍在雜亂小巷的垃圾桶中,在她有限的時間裡回顧她有限的一生。
七百年前因佛羅倫斯的鼠疫肆虐,有十位年輕人在隔離期間輪流對彼此講述故事,建構出了薄伽丘十日談一書,殊不知時間經過七百年,如此漫長的時光能讓政權傾覆、國家改制、甚至建築風化、民俗改變的長度, 仍舊無法遏止病毒在世界上的傳播。
作者以第一人稱仿若述說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事一般開啟了整本小說的序幕,其實整本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名字,只有我、你、他、她、那位老婦、民宿主人,沒有名字的好處是代入感非常強烈,幾乎感覺那位備受癌症折磨的好友就在你眼前崩解,所有的情緒都真實到躍然紙上,仿若一齣道句簡單只憑對白及演技抓住觀眾目光的舞台
閱讀這本書所帶來的心緒起伏超乎我的想像,作者平靜又理性卻隱隱蓄積能量的敘述方式在李靜宜老師的翻譯下更加有畫面,每個人對同一段歷史的詮釋皆不相同,在一次次反芻中記憶軌跡不斷覆寫或挪移,抽絲剝繭後呈現的是真相或想像也只有勇敢面對的人才能知曉。
婚姻中的考驗從不簡單,小至兩人之間的情緒互動,大到擴及雙方家庭的紛雜意見,都有可能在某個瞬間成為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貧富、文化、階級、種族的差距可能使這個過程加速或減速,但其實都不是核心的原因。
從2020到2022,身處疫情風暴中的地球人,是否還需要一本疫情文學呢?歷史上不乏許多赫赫有名的關於瘟疫的經典之作,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會有什麼不同? 也許讀一讀這本「十月終結戰」會有更多思考與反省。
「她的感知清晰,觀察著身體死去的過程,但還沒準備好接受死去的事實。回憶湧現,汲汲打撈著快速奔向終點的生命片段。」 據說人死後還能聽到甚至思考10分又38秒,書的一開頭主角萊拉即已被棄屍在雜亂小巷的垃圾桶中,在她有限的時間裡回顧她有限的一生。
七百年前因佛羅倫斯的鼠疫肆虐,有十位年輕人在隔離期間輪流對彼此講述故事,建構出了薄伽丘十日談一書,殊不知時間經過七百年,如此漫長的時光能讓政權傾覆、國家改制、甚至建築風化、民俗改變的長度, 仍舊無法遏止病毒在世界上的傳播。
作者以第一人稱仿若述說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事一般開啟了整本小說的序幕,其實整本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名字,只有我、你、他、她、那位老婦、民宿主人,沒有名字的好處是代入感非常強烈,幾乎感覺那位備受癌症折磨的好友就在你眼前崩解,所有的情緒都真實到躍然紙上,仿若一齣道句簡單只憑對白及演技抓住觀眾目光的舞台
閱讀這本書所帶來的心緒起伏超乎我的想像,作者平靜又理性卻隱隱蓄積能量的敘述方式在李靜宜老師的翻譯下更加有畫面,每個人對同一段歷史的詮釋皆不相同,在一次次反芻中記憶軌跡不斷覆寫或挪移,抽絲剝繭後呈現的是真相或想像也只有勇敢面對的人才能知曉。
婚姻中的考驗從不簡單,小至兩人之間的情緒互動,大到擴及雙方家庭的紛雜意見,都有可能在某個瞬間成為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貧富、文化、階級、種族的差距可能使這個過程加速或減速,但其實都不是核心的原因。
從2020到2022,身處疫情風暴中的地球人,是否還需要一本疫情文學呢?歷史上不乏許多赫赫有名的關於瘟疫的經典之作,究竟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會有什麼不同? 也許讀一讀這本「十月終結戰」會有更多思考與反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在逛圖書館的時候發現這本有趣的書,於是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一方面希望大家從中習得一些自保的方法與觀念,但另一方面卻非常不希望大家日後會用上。可是面對離臺灣不到200公里遠的地方有個虎視眈眈的惡鄰居,我們絕對有必要知道這本書內的知識與觀念。
Thumbnail
解放軍於賴清德520就職後開展對臺恫嚇的2024聯合利劍軍演,登上各大國際版面,然而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讓許多人直呼臺灣人神經太大條,甚至有專欄直言中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有可能直接演轉戰,解放軍可對臺閃電式突襲,讓臺灣在措不及防之下被攻佔,本文便淺談其可行性與戰爭可能前兆。
Thumbnail
(戰爭發生躲地下室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但不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再說一次不能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再說一次不能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所以我們還是要小心被解放軍殺害的可能性非常極高)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Thumbnail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在逛圖書館的時候發現這本有趣的書,於是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一方面希望大家從中習得一些自保的方法與觀念,但另一方面卻非常不希望大家日後會用上。可是面對離臺灣不到200公里遠的地方有個虎視眈眈的惡鄰居,我們絕對有必要知道這本書內的知識與觀念。
Thumbnail
解放軍於賴清德520就職後開展對臺恫嚇的2024聯合利劍軍演,登上各大國際版面,然而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讓許多人直呼臺灣人神經太大條,甚至有專欄直言中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有可能直接演轉戰,解放軍可對臺閃電式突襲,讓臺灣在措不及防之下被攻佔,本文便淺談其可行性與戰爭可能前兆。
Thumbnail
(戰爭發生躲地下室是非常正確的觀念,但不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再說一次不能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再說一次不能保證解放軍不會殺害平民,所以我們還是要小心被解放軍殺害的可能性非常極高)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Thumbnail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