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體驗過被動的學習,所以明白那是不能繼續的方式。老師告訴你就接受,能不能吸收就要靠著個人的資質與努力。但是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根本不屬於老師給予的那個範圍呢?也許,已經將生命耗在『積極』地吸收,想要達到老師給予的目標,那可能必須是五年、十年的光陰蹉跎。來此生,究竟能在世多久,究竟能有多少時間能讓我消耗在不屬於「理想」的岔路中呢。
有人說「你這樣會錯過很多。」
也許吧,但是事情本就是有許多面向能看待。
也許在那個懵懂無知的階段,必須像是海綿般,盡力的去吸收,到本身無法再負荷。等到一切條件滿足了、飽和了,必須適時地整頓自己。
這樣無止盡的吸收、沒有任何挑選,終於原本乾淨無瑕的海綿,成為一塊、一坨如同汙垢聚集的不明物體。最後成為自己也認不得的模樣。不能否認,這是一條必經之路。也許就是原生家庭教養的議題,也是青春期所要抗爭的,如何吐出不屬於自己的那些。
我的確會錯過很多,很多人的愛、輕鬆平坦的花園小徑。拒絕了世俗的邀請,我會走向那茂密、未知的森林。必須獨自穿梭其中,但我能更專注於眼前,安靜地,發掘專屬於自己的道路。
我將會收穫成為探索者的能力,一個原始、自然的個體能量。那是被動式教育無法得到的能力,走在花園中的人無法想像的、不敢觸及的,相信自己存在價值的自主力量。
用「愛」體會他的勇敢
如果身邊有那位「勇敢」的人,即使那看起來非常莽撞粗魯。
請尊重他,看見他為了生命存在而努力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