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評|《鈦》:人性的希望在於不斷變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Swani Yip
正如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Julia Ducournau)在影片獲頒 2021 年度金棕櫚的得獎致詞中指出,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而其魅力正在於這種對不完美的完全敞開,使影片有著非同尋常的生猛之姿,並坦率地呈現了我們在面對前所未有、剛剛誕生的,甚至尚在孕育中的未知與可能性時的複雜感受。這也為此時正經歷全球性範式轉移的人們提供了指引。在我看來,影片的獲獎是最好的示範:獎項的意義可以是多元的,不僅是為業已完成的偉大事業而立的一座豐碑,也可以是對一枝離弦之箭的肯定與祝福,這種取態本身就是範式轉移的一部份。至於箭會射中什麼靶,甚至會不會中靶,這就不是評委可以預知的了。
先來談談電影「不完美」的地方。影片可以粗略分為兩個部份:一是主角 Alexia(Agathe Rousselle 飾)逃亡之前,她與機器(車)的交纏,以及與之相對的,她在人際關係中所表現出的疏離、冷酷與殺戮;二是逃亡後假裝成別人家的兒子,與同樣情感失能的「父親」Vincent(Vincent Lindon 飾)嘗試建立起情感連結。這兩段無論畫面、節奏以至敘事,屢屢予人不盡調和、難以涵接之感,劇本弱點明顯。儘管單從兩個段落本身而言,影像處理都是極出色的。
《鈦》前半部有著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超速性追緝(Crash)》的影子,這並不意外,迪古何諾曾表示自己受其影響甚多 [註1]。在對人體與機器關係的表達上,本片比《超》更直接大膽,毫不曖昧。深夜裏人受車呼召、與之交媾,末了人精疲力竭,車卡通化地躍動,及後竟爾成孕,已經超越《超》的戀物層次,直抵通靈之境。後半部隨著 Alexia 的逃亡,觀眾被引領進入消防員隊,在生活化的場景如鍛鍊、出任務之餘,穿插令人戰慄的熊熊烈火與燒焦炭化的身體。個體的欲望和意志在一個對權力絕對化(片中以父權秩序為代表)的世界中扭曲、變形,令我想起《軍中禁戀(Beau Travail)》中,同樣身為女導演的克萊爾德尼(Claire Denis),為身處無邊地景與心靈荒漠中的法國外籍兵團所作的造像。
上承前作《肉獄(Raw)》,對身體的探索是迪古何諾創作的重點,兩部作品都可被歸為她鍾愛的柯能堡發起的肉體恐怖(body horror)類型之下。這種恐怖往往是內在和內發的「變態」──主角在一連串的事件中,目睹自身的一步步失控與失守,終於在與身體保持對抗與張力的狀態中,達成有限的和解,過程中身體也成了個體確立自我的最基本單位。身體對 Alexia 而言是絕對的他者,為了生存,社會為孩童時期的她植入金屬鈦頭殼;為了逃命,成人後的她對面容、性徵加以改造。從胎中的新生命角度而言,母體又是絕對的他者,戲中表現懷孕、泌乳、生育對身體的改造,觸目驚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今已不是文學能夠那樣搖撼社會的時代了,在某些意義上書寫當然還是擁有深刻影響力,但絕非洛陽紙貴式的全面騷動。文字不再是人們思考、感受、表達和取樂的主要媒介,人們使用的工具變得多元,社會氣氛開放,但文學回到書桌上,倒也多少討還其純粹本色。兩部紀錄片,兩世人一眨眼,猛然看下來不由得感到幾許蒼涼。
或許,這正是肯尼斯布萊納選擇童趣視角的根本原因:做為導演,他所訴求的不僅是鄉愁,更是之於人性的肯定。就算暴動歷歷在目,社區鄰里的溫暖,依然在輾轉不寐的夜,輕輕擁抱著他,緩緩哄他入睡。無論過去與未來,一則則童話故事,全非謊言,而是一封封謳歌人性之美的情書。獻給故人,也獻給遊子,更獻給迷惘的人。
《平行母親》裡的女性角色,明顯已經不如早期《我造了什麼孽》或《我的母親》的喧鬧與悲憤,縱然遭遇欺壓,至此已能過得坦蕩,像雅妮絲兼顧孩子與事業、特蕾莎找到人生新目標、安娜從喪子之痛中撥開陰霾,他們不需要再是男人的僕人與附屬品,悠悠道出當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轉變與提升。
《年輕氣盛》的老佛列德曾說,我都快記不清我父母了,記不清他們的臉、他們說話的樣子。但《上帝之手》的少年法貝托說,我絕對不會忘記他們的。而五十歲的索倫提諾,用整部真誠的電影告訴我們,當記得與遺忘相互滲透,還有藝術能讓回憶成為永恆;而所謂的永恆,也只可能存在於藝術和回憶裡。
或許就像榮格的精神分析所指出的「情結」問題,茱莉的行為模式之所以帶有讓人費解的自毀傾向,其實是為了避開心靈的陳年傷疤不得不採取的迂迴手段。而茱莉的情結由來不一定完全歸因於父愛在成長過程的缺席,還可能指向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她避開的不僅是個人歷史的創傷,而是被整個社會進程淘汰的價值觀。
「凝視」是抽象而無形的,卻能在不同視線交互作用下,構設出一個時空場域,如柏拉圖所言的陰性空間(chora),是不具任何具體形式,曖昧而混沌,無以言說的玄牝空間。導演拍出了這樣的獨特時空,逃脫了陽性主導的理性與邏輯,在混亂與自由中,這樣的陰性凝視顯影與成像,成像於花窗玻璃的景框中,顯影於她的觀景窗下。
如今已不是文學能夠那樣搖撼社會的時代了,在某些意義上書寫當然還是擁有深刻影響力,但絕非洛陽紙貴式的全面騷動。文字不再是人們思考、感受、表達和取樂的主要媒介,人們使用的工具變得多元,社會氣氛開放,但文學回到書桌上,倒也多少討還其純粹本色。兩部紀錄片,兩世人一眨眼,猛然看下來不由得感到幾許蒼涼。
或許,這正是肯尼斯布萊納選擇童趣視角的根本原因:做為導演,他所訴求的不僅是鄉愁,更是之於人性的肯定。就算暴動歷歷在目,社區鄰里的溫暖,依然在輾轉不寐的夜,輕輕擁抱著他,緩緩哄他入睡。無論過去與未來,一則則童話故事,全非謊言,而是一封封謳歌人性之美的情書。獻給故人,也獻給遊子,更獻給迷惘的人。
《平行母親》裡的女性角色,明顯已經不如早期《我造了什麼孽》或《我的母親》的喧鬧與悲憤,縱然遭遇欺壓,至此已能過得坦蕩,像雅妮絲兼顧孩子與事業、特蕾莎找到人生新目標、安娜從喪子之痛中撥開陰霾,他們不需要再是男人的僕人與附屬品,悠悠道出當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轉變與提升。
《年輕氣盛》的老佛列德曾說,我都快記不清我父母了,記不清他們的臉、他們說話的樣子。但《上帝之手》的少年法貝托說,我絕對不會忘記他們的。而五十歲的索倫提諾,用整部真誠的電影告訴我們,當記得與遺忘相互滲透,還有藝術能讓回憶成為永恆;而所謂的永恆,也只可能存在於藝術和回憶裡。
或許就像榮格的精神分析所指出的「情結」問題,茱莉的行為模式之所以帶有讓人費解的自毀傾向,其實是為了避開心靈的陳年傷疤不得不採取的迂迴手段。而茱莉的情結由來不一定完全歸因於父愛在成長過程的缺席,還可能指向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她避開的不僅是個人歷史的創傷,而是被整個社會進程淘汰的價值觀。
「凝視」是抽象而無形的,卻能在不同視線交互作用下,構設出一個時空場域,如柏拉圖所言的陰性空間(chora),是不具任何具體形式,曖昧而混沌,無以言說的玄牝空間。導演拍出了這樣的獨特時空,逃脫了陽性主導的理性與邏輯,在混亂與自由中,這樣的陰性凝視顯影與成像,成像於花窗玻璃的景框中,顯影於她的觀景窗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患病必需乘坐電動輪椅的兒子,他深深著迷於英國的黛安娜王妃,在兒子心中與之並列的女性則是他的母親克勞汀。克勞汀總是在替兒子煩心,到處剪下報章雜誌上黛安娜的身影,帶回家給兒子當作收藏,每次都令他感到雀躍不已。而克勞汀從事家庭裁縫的工作,她設計出的禮服更被誇讚像黛安娜一樣漂亮,顯見這名母親無論如何都想滿足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從一名懷有身孕卻跳河自殺的女子而始。她的屍體被熱愛科學實驗,特別是人體解剖的瘋狂科學家撿起,並擅自對垂死的她做改造實驗。他將女子懷中的胎兒取出,並將其的大腦移植至她身上,再透過高壓電的刺激,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 貝拉。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其探討了女性身體自主的議題,以及生而為人的意義和生命的可能。這部電影將黑色幽默、浪漫和哲學主題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部令人難忘的作品,並在許多影展上獲得了高度評價。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由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故事題材融合科幻怪誕元素,在架空的未來世界中探討自主與性的議題。本文詳細分析了此片的角色性格、故事情節、以及討論了性在故事中的角色和必要性,呼籲引起觀眾對人性、自主權以及生命意義的思考。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非常前衛、色彩瑰麗又充滿奇幻的電影,好看卻非常挑人,也是各大影展絕對喜歡的題材,包含自我成長探索、衝撞社會體制規範、貧富差距和身體自主權……以及近年主流的女性意識電影,比起「芭比」輕鬆歡快的商業喜劇,可憐的東西不僅探討深入,而且更加聚焦在父權社會下的性覺醒,批判也非常顯而易見。  
Thumbnail
患病必需乘坐電動輪椅的兒子,他深深著迷於英國的黛安娜王妃,在兒子心中與之並列的女性則是他的母親克勞汀。克勞汀總是在替兒子煩心,到處剪下報章雜誌上黛安娜的身影,帶回家給兒子當作收藏,每次都令他感到雀躍不已。而克勞汀從事家庭裁縫的工作,她設計出的禮服更被誇讚像黛安娜一樣漂亮,顯見這名母親無論如何都想滿足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從一名懷有身孕卻跳河自殺的女子而始。她的屍體被熱愛科學實驗,特別是人體解剖的瘋狂科學家撿起,並擅自對垂死的她做改造實驗。他將女子懷中的胎兒取出,並將其的大腦移植至她身上,再透過高壓電的刺激,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 貝拉。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其探討了女性身體自主的議題,以及生而為人的意義和生命的可能。這部電影將黑色幽默、浪漫和哲學主題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部令人難忘的作品,並在許多影展上獲得了高度評價。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由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故事題材融合科幻怪誕元素,在架空的未來世界中探討自主與性的議題。本文詳細分析了此片的角色性格、故事情節、以及討論了性在故事中的角色和必要性,呼籲引起觀眾對人性、自主權以及生命意義的思考。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非常前衛、色彩瑰麗又充滿奇幻的電影,好看卻非常挑人,也是各大影展絕對喜歡的題材,包含自我成長探索、衝撞社會體制規範、貧富差距和身體自主權……以及近年主流的女性意識電影,比起「芭比」輕鬆歡快的商業喜劇,可憐的東西不僅探討深入,而且更加聚焦在父權社會下的性覺醒,批判也非常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