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做官騙厝內,做生理騙熟似 Tsò-kuann phiàn-tshù-lāi, tsò-sing-lí phiàn-sāi

大家昨(4/1)天過得好嗎? 每年到了4/1愚人節,社群平台上真真假假的資訊就滿天飛(雖然平時假新聞也是滿天飛就是了),今天平復了惡作劇或被惡作劇的心情後,我們來聊聊跟騙人有關的俗諺:「做官騙厝內,做生理騙熟似(Tsò-kuann phiàn-tshù-lāi, tsò-sing-lí phiàn-si̍k-sāi.)」
這句話字面的意思是,官場重視位階,有些官地位不高、人微言輕,官場上受了委屈,反而回到家後才煞有介事的擺出一副官架子;做生意的人商場往來彼此會留個心眼,反倒是些本來就熟識的親戚朋友,對自己沒戒心,更顯得容易騙,畢竟眼前就是隻肥羊,不宰你宰誰呢? 這句俗諺其實就是在提醒人多留個心,不要因為是熟人,甚至是關係親密的人,就毫無戒心、掏心掏肺。 突然聯想起傳統市場來,比起超市或賣場,傳統市場的老闆╱闆娘特別有人情味這件事,不論會不會走進傳統市場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印象,但同時也有不少人會覺得,傳統市場業者會看人決定價格,如果是不熟悉產品的新客人,就很可能會被算上比較高的價格,或是相同的價格卻給你次一級的產品。 如果要問我的答案,我會說……「是也不是」。 當然確實會有欺負菜雞客人的業者,但這在一般店家也一樣可能發生,與市場倒是沒有絕對關係;倒是另一種「熟客優先」的現象讓我覺得有趣。 生鮮食材不是能夠大量製造的產品,舉例來說,一頭豬的松阪肉(脖子二側內部的肉)就那麼二片不多不少,松阪是相當受歡迎的食材,有不少肉舖會傾向將這二塊肉冰起來,不放在攤台或冷藏展示櫃裡,如果是新客人來詢問,店家經常會回答:「賣完了。」 傳統市場業者其實都會很清楚他們自己的常客是哪些人,在顧客關係管理(CRM)上會特別重視這一群人,同樣以剛剛說的松阪豬為例,松阪通常是老饕熟客或常進貨的餐廳會購買的產品,如果經常讓不同的陌生客人買走,在無法確保新客是否再回頭,熟客卻可能因為買不到需要的食材而逐漸不來的風險中,店家就會傾向先顧好熟客。 「做生理」不一定會「騙熟似」,但還真有一套新舊遠近的銷售法則。
--
【亞特聊聊天Podcast】
亞特聊聊天是一個聊天型的podcast聲音頻道,目前以台語話故事單元為核心,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前往「亞特聊聊天podcast」頻道,收聽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亞特聊聊天Podcast主理人 目前Podcast頻道主要單元 #台語話故事,是全台語聊天的方式,介紹台灣的民間傳說、在地歷史及風俗民情,希望讓對台語及台灣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在聲音中認識台灣。 方格子的文章未來會優先補完在社群平台上的節目延伸內容,未來則可能加上完整的節目圖文版。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