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成詩集《個人之島》由三十六首無命題詩句開篇,如無名星系運行混沌與宇宙,在看似無目的的詩行之中,有一種秩序正在生成。我們都是板塊大陸的碎屑,在詩句囈語之際,悄悄形成個人之島。文字之間的引力,不僅使詩篇運行,也吸引所有流離失所的我們。
羅智成自言,這部分選輯「沒有特定的形式,沒有特定的主題」,但圍繞著時序
而行,在這個帶傷的世代,輕輕敷上詩的羽翼:「我了解靈魂都需要慰藉/願意聆聽並為他們杜撰/一個又一個太美滿而/因此無須發生的故事」〈Un.14〉
如果破碎是世代的常態,詩人不問所以,只願意聆聽每一個美滿的心願。
這些詩句,又像無伴奏之歌,從生命幽暗之處緩緩發聲:「美麗善感的青春/暗含等值的幻滅」〈Un.18〉如果行星運行的背光面,是文明之始,那我們個人又將如何安身呢?「我的手機自信而理所當然地/擋在我和我的生活之間」
「但我們都不想中斷對彼此的耽溺」〈Un.17〉
如果我們因「耽溺」而失去運行的能力,停滯於生命的汪洋,是不是只能淋漓於某個雨季?「低溫和細雨化合成/我最耽溺的氣候」〈Un.21〉如此而然的微型書寫,定調我們島嶼的秩序。
是以詩集第二部分〈個人之島〉,進入島嶼的氣旋。由此切入我們個人的生活,也擘開我們茫昧的視線:「沿著海岸斷崖下腹/劃了長長一刀/島嶼便有了寬闊眼界/容納靠得太近的太平洋」〈蘇花公路〉
當個人進入宇宙的秩序,島嶼逐漸被詩句以山塑形,被海裁切:「大雨繼續稀釋著地球/選擇的契機漸漸流逝/我的內心還醞釀著/許多慎重的話但/我的手機只剩一趴」〈颱風捕手—歌的練習〉在宇宙浩然宏觀之下,個人的渺茫須臾,似乎孤絕為一座最寂寞的島。
羅智成持續進行詩的實驗,而第三部分「51%甜言蜜語」從聽覺著眼,詩句淺白如歌,琅琅縈繞我們孤獨的島。說與聽之間,落入言詮的我們,是不是也迷蹤於話語歧途之中?開始一場茫然的漂流?「但我仍必須去說/去尋找/為了妳/為了在語言的蜂巢中/蜜的醞釀而酩酊」〈為了〉
在我們孤獨而沉醉的漂流之上,能不能就此遠離世間的大疫時代呢?「我的詩行永遠有效/只要按時服用/這緩解孤獨的疫苗/這耽美者的藥草/這與生俱來的咒語」〈咒語〉
詩人敷上詩句為藥,纏裹我們的疲乏與軟弱:「多麼豐盛的一輩子/值得我們一無所有」〈多麼豐盛〉
於是在眾島漂流的時代,羅智成又披上黑衣,成為濟世的儒者:「信/是人與人相處最根本的秩序/泛指/我們產生信任的法則」〈學而—黑衣儒家〉
如果崩解是必然,時間終究蒸發,詩是我們的倫常,定位個人之島的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