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食物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食物跟情緒會交互影響,這是老生常談。
吃了生冷的食物易跑洗手間、吃了含咖啡因的食物可能引起失眠、更別提吃了過敏的食物立刻會有過敏反應。另一方面,三餐飽食之外,上班/上課憂鬱想來點飲料、下午無聊想來點點心、偶爾嘴饞想來點宵夜,這些也都是偏心裡上的飢餓。
要講食物與情緒的關聯實在人類已研究的太多了,只是我們做不做得到跟隨較智慧的建議而不是跟隨心情來選擇食物種類和進食時機而已。(當然最完美的是心情上偏好的選擇跟對身體好的飲食習慣直接融合在一起,very hard,哈哈哈)
不過今天想寫下的是,如果不能好好理解虛幻的情緒,不如把它想像成「食物指南」一樣對待與照顧。
首先,情緒跟食物一樣,有相對有益的,也有較傷身的。
好的情緒(或性格)例如滿足、感恩、開心、有安全感、自信等等,都可以帶來舒服的感受,讓我們的心情狀態較愉悅。
「過好」的情緒例如興奮、狂喜、激動等等,有點像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咖啡:攝取一點點對提振精神和效率很有幫助,但攝取超過就很不妙。
話說回來,也不是好的情緒就要無止盡的沈溺,例如過度的滿足會容易不思前行;過度的自信會變成盲目自大,也很少人會樂意與你相處。不論好壞情緒,過多的情緒就像吃下過量的食物,除非天生大胃王,一般人就是只有吃不消的份,就算連最單純的水,一口氣喝太多都有中毒的危機。
還有一種,人有習慣的情緒和思考模式,就像習慣的飲食。有些人喜歡日式料理、有些人喜歡美式食物、另外還有台式、泰式、韓式、義式、綜合式等等等。我們通常很清楚自己偏好什麼食物,相應來說也要去注意自己習慣的情緒模式,會不會習慣負面的詮釋事情,加重自己的不開心和心理負擔,天下本有難易事,但一不留神屢屢放大不如意的痛苦,傷害到的基本也是自己最多。
吃東西講求營養均衡,情緒的照顧上也一樣,各式各樣的感受來豐富我們的人生,不是只能追求平靜或開心,難過的時候也沒關係,頹累的時候也有可能,我們平時養成健康的腸胃,遇到偶爾的刺激或大餐還是可以順利消化的。
因為現代生活太容易忽略無形的感受了,我常常需要提醒自己不要不小心忘記照護心靈:食物是身體的食物,而情緒就是心靈的食物。
avatar-img
7會員
13內容數
我想要用幽微的幽默感來堆疊文章,專題裡會分享新鮮的生活瑣事或是突然想起的陳年往事. 正在發出尋找族人(意義不明)的訊號,逼逼逼逼逼,不能謾罵,可以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日神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這麼一個人,他身上剛好有集合了一些我很討厭的特質(未必是其他人不喜歡的)。本來今天想源源本本寫出來,但是寫了又寫,刪了又刪,就是按不出發佈。
從很小開始我就有一個愛好,可能算是在小朋友裡面滿少見的,就是很喜歡整理東西。怎麼說呢?不是單指喜歡整理後的成果,而是喜歡把東西整理整齊跟排除不需要物品的過程。
原地盛開,時有喜樂,保持勇敢,就是當下。
生活中很多微妙的反覆。 我有一個朋友,每到新年都會慎重其事的寫下新年的願望,然後期許自己要實踐。在我看來,這些願望每年都會重複出現,有時候只是順序變了,有時候只是描述方式變了。奇妙的是,她每次都會跟我討論,而我都會明示暗示她的願望跟去年幾乎一模一樣。她說我是最誠實的。
我們的國小很小,在還沒開始流行森林教育的理念的時期,這所學校因為地處偏遠,師生都超少,課業成績不掛帥,戶外活動很多,儼然就是一個天然的森林國小,同時可能是因為學校太小,也很少霸凌跟比較。 快要下課,但還沒下課,代老師嘆了一口氣說:如果最後一段有人能唱完不走音,我們就下課。
有這麼一個人,他身上剛好有集合了一些我很討厭的特質(未必是其他人不喜歡的)。本來今天想源源本本寫出來,但是寫了又寫,刪了又刪,就是按不出發佈。
從很小開始我就有一個愛好,可能算是在小朋友裡面滿少見的,就是很喜歡整理東西。怎麼說呢?不是單指喜歡整理後的成果,而是喜歡把東西整理整齊跟排除不需要物品的過程。
原地盛開,時有喜樂,保持勇敢,就是當下。
生活中很多微妙的反覆。 我有一個朋友,每到新年都會慎重其事的寫下新年的願望,然後期許自己要實踐。在我看來,這些願望每年都會重複出現,有時候只是順序變了,有時候只是描述方式變了。奇妙的是,她每次都會跟我討論,而我都會明示暗示她的願望跟去年幾乎一模一樣。她說我是最誠實的。
我們的國小很小,在還沒開始流行森林教育的理念的時期,這所學校因為地處偏遠,師生都超少,課業成績不掛帥,戶外活動很多,儼然就是一個天然的森林國小,同時可能是因為學校太小,也很少霸凌跟比較。 快要下課,但還沒下課,代老師嘆了一口氣說:如果最後一段有人能唱完不走音,我們就下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進食能夠釋放改善情緒的多巴胺,人們在開心或壓力下都會用吃東西來抒發情緒或尋求慰藉。本文指出暴飲暴食或厭食等情緒性進食,又或者因為吃東西會增加體重,與其把負名冠予食物,不如針對自己失控的情緒。作者分享對食物要持有健康的態度,揀選有益的食物,懷着感恩和不浪費的態度進食是善待自己和報答食物的方法。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不同情緒狀態下對食物的渴望,特別是當心情低落時,印度料理如何帶來安慰與希望。印度菜的香料和豐富口味能夠讓人們重新連結身體和心靈,並在生活的挑戰中發現美好。
Thumbnail
今天在諮詢的時候,提到最近的生活習慣上,有可以調整的部分。 特別是在飲食上,最近都在暴飲暴食。 老師就建議我,可以多注重飲食的攝取,比如可以多攝取一些青菜、澱粉攝取改為地瓜南瓜等等。 諮詢的氣氛也非常融洽,我也覺得老師講的非常道理 這時,非常奇怪,明明都在講非常正常的,而且客觀來看對我是好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開心時才會長胖,心廣體胖嘛,心情好自然胃口好,吃得特別多,尤其出外旅遊,看到各種特色美食能不吃嗎?然而,朋友卻告訴我,他在不開心時才會發胖,理由是每次心情不好都想吃東西,尤其是甜品,為苦不堪言的生活注入一點甜,加上心情沮喪根本不想動,自然越來越胖。 當朋友問我不開心時會不會想吃東西?我搖
Thumbnail
在尚未知覺憂鬱症發作期,我順道迎來胃口與食物喜惡天旋地轉的改變。 吃甚麼都有種溺水、反胃感,人迅速的消瘦、掉髮、沒精神,連帶睡眠也出了狀況。 我無法在食物裡獲得滿足或樂趣 那陣子唯一會想做得,是開著幾個吃相特別香特別美特別令人覺得有食慾的大胃王影片,然後看著。 彷彿可以藉由他們的口,補充進自
打從要開始食汁 這條路就很顛簸 或者其實知道自己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放棄 各種食物帶來的某種快感 或說因為很習慣某些食物或食品給我的刺激 任何情緒發起時 就會訴諸某種食物 來化解情緒 不論好壞 開心就想要更開心 然後就去找食物 焦慮不知所措 該如何是好 食物是
Thumbnail
你會在覺得沮喪和壓力時,忍不住的一直狂吃東西嗎?你會一直說要節食減肥,卻一直失敗嗎?其實吃東西跟「情緒」有著很深的關聯,我們在吃東西上很不理性?就是因為「情緒」在搞鬼。
Thumbnail
   最近仍持續在關注心想事成的資訊,也慢慢的體會到情緒反彈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一樣先從維持體重的點開始說起。要維持體重,當然是控制飲食和運動,而實際上,月光給自己準備的解饞食物也不算少。但即使整套流程跑完,還是會感到飢餓。當然,感到飢餓並不是件壞事,也不代表這是在虐待自己,不給自己吃東西。可以改善
Thumbnail
如若有天,人的所有情緒,能利用進食的方式補充 會不會比起自己控制來的更容易平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進食能夠釋放改善情緒的多巴胺,人們在開心或壓力下都會用吃東西來抒發情緒或尋求慰藉。本文指出暴飲暴食或厭食等情緒性進食,又或者因為吃東西會增加體重,與其把負名冠予食物,不如針對自己失控的情緒。作者分享對食物要持有健康的態度,揀選有益的食物,懷着感恩和不浪費的態度進食是善待自己和報答食物的方法。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不同情緒狀態下對食物的渴望,特別是當心情低落時,印度料理如何帶來安慰與希望。印度菜的香料和豐富口味能夠讓人們重新連結身體和心靈,並在生活的挑戰中發現美好。
Thumbnail
今天在諮詢的時候,提到最近的生活習慣上,有可以調整的部分。 特別是在飲食上,最近都在暴飲暴食。 老師就建議我,可以多注重飲食的攝取,比如可以多攝取一些青菜、澱粉攝取改為地瓜南瓜等等。 諮詢的氣氛也非常融洽,我也覺得老師講的非常道理 這時,非常奇怪,明明都在講非常正常的,而且客觀來看對我是好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開心時才會長胖,心廣體胖嘛,心情好自然胃口好,吃得特別多,尤其出外旅遊,看到各種特色美食能不吃嗎?然而,朋友卻告訴我,他在不開心時才會發胖,理由是每次心情不好都想吃東西,尤其是甜品,為苦不堪言的生活注入一點甜,加上心情沮喪根本不想動,自然越來越胖。 當朋友問我不開心時會不會想吃東西?我搖
Thumbnail
在尚未知覺憂鬱症發作期,我順道迎來胃口與食物喜惡天旋地轉的改變。 吃甚麼都有種溺水、反胃感,人迅速的消瘦、掉髮、沒精神,連帶睡眠也出了狀況。 我無法在食物裡獲得滿足或樂趣 那陣子唯一會想做得,是開著幾個吃相特別香特別美特別令人覺得有食慾的大胃王影片,然後看著。 彷彿可以藉由他們的口,補充進自
打從要開始食汁 這條路就很顛簸 或者其實知道自己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放棄 各種食物帶來的某種快感 或說因為很習慣某些食物或食品給我的刺激 任何情緒發起時 就會訴諸某種食物 來化解情緒 不論好壞 開心就想要更開心 然後就去找食物 焦慮不知所措 該如何是好 食物是
Thumbnail
你會在覺得沮喪和壓力時,忍不住的一直狂吃東西嗎?你會一直說要節食減肥,卻一直失敗嗎?其實吃東西跟「情緒」有著很深的關聯,我們在吃東西上很不理性?就是因為「情緒」在搞鬼。
Thumbnail
   最近仍持續在關注心想事成的資訊,也慢慢的體會到情緒反彈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一樣先從維持體重的點開始說起。要維持體重,當然是控制飲食和運動,而實際上,月光給自己準備的解饞食物也不算少。但即使整套流程跑完,還是會感到飢餓。當然,感到飢餓並不是件壞事,也不代表這是在虐待自己,不給自己吃東西。可以改善
Thumbnail
如若有天,人的所有情緒,能利用進食的方式補充 會不會比起自己控制來的更容易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