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姐的小兒子30歲住在家中,連保費也是家裡負擔,但是這2年夫妻的收入減少,最近她跟小兒子討論,保費自己負擔。小兒子就說:他不要買保險。李大姐很煩惱。問我怎麼辦?
住在家中的小兒子,原先上班時每個月都能給李大姐5,000元的生活費。去年小兒子自己開店,李大姐也投資50萬,反而沒給生活費。
李大姊又憂心地說,去年大兒子買房,先生為了支助孩子,就辦勞保的老年給付一次給付。先生這2年的收入減少,而她自己還要等5~6年才能辦勞保的月退。 李大姐夫妻已經屆齡退休年齡,又因行業更迭收入減少,偏偏因為金援大兒子買房、小兒子開店,導致身邊積蓄減少,先生的勞保退休金也結清,當然內心自然失去安全感。
⏰找到真正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我安慰大姊,或許不是保險費的問題。 大姊:你先問小兒子可以恢復給家裡每個月生活費5000元嗎? 如果不行,3000元可以嗎? 如果連每個月3000元都有困難,那應該是開店初期生意獲利不穩定,他確實有困難。
⏰ 子女友愛或心結的種子,起源於父母細微的決定
金援大兒子買房頭期款,應該比投資小兒子開店資金多吧?李大姐默默地點頭。 建議李大姐跟大兒子說清楚,頭期款是借他的,不是贈與給他的。 跟大兒子談好如何歸還頭期款,一則能緩解李大姐夫妻退休金不足的壓力,降低焦慮。 二則,未來2個孩子間也不會因為父母經濟援助的落差而產生心結。對孩子而言,那不只是錢,也是愛。當金援落差很大,孩子會覺得父母偏心。大兒子的頭期款必須歸還的,也能預防子女間心結的產生。
⏰ 親子間設下金錢支援底線
網路上有種說法:子女薪水兩萬五,除非你住家裡,否則先照顧好自己別被「父母過去有養你」綁住。另一種說法是:養兒「妨」老。 無論是哪一種,都說明當兩代間經濟無法獨立,無論上一代依賴下一代退休,或下一代啃老,都會造成彼此親情關係的磨損。
因此父母這一代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退休金準備好,就是對下一代最好的幫助。盤點好自己的資源,行有餘力才能金援下一代。萬一無法開口說「不」,就要做好,錢不回來也幸福退休的計畫。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到
R姐財富方舟,需要諮詢或即時看到文章歡迎加
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