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父母面對成年子女請求金援,當你說YES之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李大姐的小兒子30歲住在家中,連保費也是家裡負擔,但是這2年夫妻的收入減少,最近她跟小兒子討論,保費自己負擔。小兒子就說:他不要買保險。李大姐很煩惱。問我怎麼辦?
住在家中的小兒子,原先上班時每個月都能給李大姐5,000元的生活費。去年小兒子自己開店,李大姐也投資50萬,反而沒給生活費。
李大姊又憂心地說,去年大兒子買房,先生為了支助孩子,就辦勞保的老年給付一次給付。先生這2年的收入減少,而她自己還要等5~6年才能辦勞保的月退。 李大姐夫妻已經屆齡退休年齡,又因行業更迭收入減少,偏偏因為金援大兒子買房、小兒子開店,導致身邊積蓄減少,先生的勞保退休金也結清,當然內心自然失去安全感。
找到真正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我安慰大姊,或許不是保險費的問題。 大姊:你先問小兒子可以恢復給家裡每個月生活費5000元嗎? 如果不行,3000元可以嗎? 如果連每個月3000元都有困難,那應該是開店初期生意獲利不穩定,他確實有困難。

子女友愛或心結的種子,起源於父母細微的決定
金援大兒子買房頭期款,應該比投資小兒子開店資金多吧?李大姐默默地點頭。 建議李大姐跟大兒子說清楚,頭期款是借他的,不是贈與給他的。 跟大兒子談好如何歸還頭期款,一則能緩解李大姐夫妻退休金不足的壓力,降低焦慮。 二則,未來2個孩子間也不會因為父母經濟援助的落差而產生心結。對孩子而言,那不只是錢,也是愛。當金援落差很大,孩子會覺得父母偏心。大兒子的頭期款必須歸還的,也能預防子女間心結的產生。
親子間設下金錢支援底線
網路上有種說法:子女薪水兩萬五,除非你住家裡,否則先照顧好自己別被「父母過去有養你」綁住。另一種說法是:養兒「妨」老。 無論是哪一種,都說明當兩代間經濟無法獨立,無論上一代依賴下一代退休,或下一代啃老,都會造成彼此親情關係的磨損。
因此父母這一代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退休金準備好,就是對下一代最好的幫助。盤點好自己的資源,行有餘力才能金援下一代。萬一無法開口說「不」,就要做好,錢不回來也幸福退休的計畫。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到R姐財富方舟,需要諮詢或即時看到文章歡迎加LINE好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嘉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資深保險經紀人罹癌治療後的反思: 當我們了解到目前每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每年增加11萬人罹患癌症。當我們或親愛的家人生大病,面對生命的威脅時,我們能預備什麼來打贏這場仗...   
我曾罹患乳癌2期,同時20年從事保險經紀人協助許多癌症客戶申請理賠,深切感受癌症的3大趨勢,我們一起來認識。 🎯 癌症的3大趨勢~快速化、年輕化、慢性病化 👉 快速化~癌症已經連續38年都是10大死因的第1名!每 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每年增加11萬個癌症患者。 👉 年輕化~我自己是38歲確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資深保險經紀人罹癌治療後的反思: 當我們了解到目前每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每年增加11萬人罹患癌症。當我們或親愛的家人生大病,面對生命的威脅時,我們能預備什麼來打贏這場仗...   
我曾罹患乳癌2期,同時20年從事保險經紀人協助許多癌症客戶申請理賠,深切感受癌症的3大趨勢,我們一起來認識。 🎯 癌症的3大趨勢~快速化、年輕化、慢性病化 👉 快速化~癌症已經連續38年都是10大死因的第1名!每 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每年增加11萬個癌症患者。 👉 年輕化~我自己是38歲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中時新聞網 邱怡萱】年輕人買不起房接受父母「贈與」方式取得房產,但要特別留意稅務問題,深財務顧問廖嘉紅(R姐)分享案例,李先生夫妻倆決定送給兒子一間市價千萬的房屋,如果直接給兒子千萬現金,扣掉夫妻2人免稅額(1人244萬元),用贈與稅10%計算,贈與稅高達250萬,她分享三招,鉅額稅金一毛都不
30-40歲這群人,是職場、家庭的中堅份子,卻也是負擔最重的三明治族。試想一份薪水同時要付生活費、子女教育費、父母孝親費,又要存錢投資,如果這時有保險業務員問你要不要買長照險,到底該如何決定呢?
Thumbnail
現在房價高到令多數人無法負擔,不少父母會願意幫小孩負擔頭期款,協助子女買房,其餘的貸款金額由子女自行償還。但父母幫忙出頭期款就涉及到贈與問題,依據贈與稅規定,父母到底可以幫到多少呢? 最近常聽到一種做法是,為了因應房地合一稅2.0的方式,贈與房地產要繳的稅會比用買賣的方式還要高(贈與稅與交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不少父母基於儲蓄或理財規劃,會幫子女買儲蓄險,或是幫子女買壽險,之後要把要保人改為子女時,一定要留意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李先生和陳女士是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育有兩個孩子,分別是8歲的兒子和5歲的女兒。李先生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工程師,收入穩定但工作壓力大。陳女士曾是一名教師,但在生了第二個孩子後選擇成為全職媽媽,照顧家庭和孩子。隨著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孩子們的成長,家庭開銷逐漸增大,這給夫妻倆帶來了經濟上的壓力。
靜:分財產中種事情真的如果兄弟姐妹不合,真的是會弄得家庭雞犬不寧。   嗯,家母是沒啥錢分,她是我們兄弟供養的。妻子梅安大器把媽媽給她的房子讓給她二姐,她大姐家又是豪級,根本不在乎媽媽那點遺產,所以,我們家兩邊都順利下莊。 靜:有時候我真覺得:父母留財產給孩子,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許多父母為了稅務考量,或是子女結婚贊助新房等理由,提早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但晚年與子女間產生紛爭,演變成有家歸不得的窘境。究竟,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之後,父母還有什麼權利呢?
【中時新聞網 邱怡萱】年輕人買不起房接受父母「贈與」方式取得房產,但要特別留意稅務問題,深財務顧問廖嘉紅(R姐)分享案例,李先生夫妻倆決定送給兒子一間市價千萬的房屋,如果直接給兒子千萬現金,扣掉夫妻2人免稅額(1人244萬元),用贈與稅10%計算,贈與稅高達250萬,她分享三招,鉅額稅金一毛都不
30-40歲這群人,是職場、家庭的中堅份子,卻也是負擔最重的三明治族。試想一份薪水同時要付生活費、子女教育費、父母孝親費,又要存錢投資,如果這時有保險業務員問你要不要買長照險,到底該如何決定呢?
Thumbnail
現在房價高到令多數人無法負擔,不少父母會願意幫小孩負擔頭期款,協助子女買房,其餘的貸款金額由子女自行償還。但父母幫忙出頭期款就涉及到贈與問題,依據贈與稅規定,父母到底可以幫到多少呢? 最近常聽到一種做法是,為了因應房地合一稅2.0的方式,贈與房地產要繳的稅會比用買賣的方式還要高(贈與稅與交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不少父母基於儲蓄或理財規劃,會幫子女買儲蓄險,或是幫子女買壽險,之後要把要保人改為子女時,一定要留意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李先生和陳女士是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育有兩個孩子,分別是8歲的兒子和5歲的女兒。李先生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工程師,收入穩定但工作壓力大。陳女士曾是一名教師,但在生了第二個孩子後選擇成為全職媽媽,照顧家庭和孩子。隨著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孩子們的成長,家庭開銷逐漸增大,這給夫妻倆帶來了經濟上的壓力。
靜:分財產中種事情真的如果兄弟姐妹不合,真的是會弄得家庭雞犬不寧。   嗯,家母是沒啥錢分,她是我們兄弟供養的。妻子梅安大器把媽媽給她的房子讓給她二姐,她大姐家又是豪級,根本不在乎媽媽那點遺產,所以,我們家兩邊都順利下莊。 靜:有時候我真覺得:父母留財產給孩子,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許多父母為了稅務考量,或是子女結婚贊助新房等理由,提早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但晚年與子女間產生紛爭,演變成有家歸不得的窘境。究竟,把房子登記在孩子名下之後,父母還有什麼權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