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為革命運動中的孫中山計功程勞

1894年初,二十來歲的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方案。或許孫中山寂寂無聞,或許李鴻章無暇接見,孫的書信被冷待。此事被視為孫中山從傾向改革轉變為投進革命的標記。孫中山作為革命運動的主要領袖,對帝制的結束居功至偉。
孫中山是革命運動的領導者。我們不妨從三個具體角度說明這一個角色。其一,建立革命組織。1894年底,孫中山在檀香山發起成立興中會,次年於香港設立總部,並與輔仁文社合併,成員多為廣東人。至1905年,興中會聯合華興會和光復會,於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打破地區形式,凝聚分散的革命力量,成為全國性的革命團體,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
其二,提出革命口號。孫中山在興中會時期,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至同盟會時期,口號修訂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其後在「民報」把口號整理為「民族、民權、民生」,成為三民主義的雛型。孫中山提倡民主政體,為革命訂立清晰的目標,這些簡明的口號有助民眾對革命的理解與認同。
其三,發動武裝起義。興中會成立不久,孫中山以香港為後援地,發動廣州起義,五年後又發動惠州起義,加上同盟會時期,孫中山先後於南方發動十次起義,其中以1911年初的廣州黃花崗起義最震撼,犧牲甚大。孫中山組織多次武裝起義,雖然都是失敗告終,但產生宣傳效果,漸被國民所認同,為武昌起義的成功奠立基礎。
孫中山手書的同盟會口號
或說孫中山只是革命領袖的其中一位,他們所發揮的領袖角色其實大同小異。以黃興為例,黃興組織華興會,提出「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的口號,發起長沙起義。同盟會成立時,其地位僅次於孫中山。孫中山長期在外地,總是遙距指揮,但黃興卻長期留在國內,負起實際的指揮工作,黃花崗起義由他在場領導。
當然,革命運動的成功,不能由孫中山一人獨佔功勞,而是眾多革命領袖的努力的成果。除了孫中山與黃興外,宋教仁、蔡元培、秋謹、徐錫麟、孫武等都功不可沒。然而,孫中山作為公認的革命領袖,不是後世給予的虛榮,而是反映在當時革命派的表現裡。其一,同盟會成立時,黃興推薦孫中山為首領,沒有受到很大的異議,其二,一些不是由同盟會發動的起義,起事者也會高舉孫中山的名義,其三,武昌起義後,革命派等候孫中山從外地回國主持大局。
孫中山在那個時代,是最具名氣的革命領袖,除了他在領導革命的角色外,還有他的「海外」角色,這正是他較其他領袖更獨特的貢獻。孫中山在香港及美國接受教育,能以英語演講及遊說,加上1896的「倫敦蒙難」經歷,孫中山被西方傳媒報導而被廣泛認識,成為革命的象徵,有不可取替的重要性。
孫中山奔走於海外各地,足跡遍及歐美及東南亞,透過演講及辦報等,宣傳革命,又為革命籌募經費,喚起華僑的支持,又招募志士,吸納留學生加入革命行列,又積極爭取列強對革命的諒解。這都成為革命活動的堅強後盾。或許孫中山被指責只靠「一張咀」,但那份政治魅力,卻真實地有助他凝聚不同革命力量,平衡各派利益,成為共同領袖。
香港有不少地方樹立了孫中山銅像 上排從左至右: 香港大學, 嶺南大學, 中文大學, 下排從左至右: 教育大學, 孫中山紀念館, 中山紀念公園
討論孫中山對革命運動的貢獻,有一項是值得商榷的。或說孫中山能放下個人利益,把權力交給袁世凱,以交換宣統退位,以和平手段完成革命。從客觀的描述,孫中山的決定的確完成了革命的目標,屬於「貢獻」,但這個「貢獻」似乎是審時度勢的被動結果,一則,袁世凱是擁有軍力的實權派人物,孫中山沒有說「不」的條件,二則,當時革命黨人的確對袁世凱寄予厚望,認為他有能力帶領中國從帝制走進民主政權,把袁氏描繪成大奸角,是袁氏稱帝被顯見後的改變。
從前,即十多二十年前,香港的中學生每有甚麼「最欣賞的歷史人物」,「最崇拜的偉人領袖」之類的選舉,孫中山總會居於首席,高票當選。時代變了,孫中山的「容貌」已漸漸模糊。這種走下「神壇」的過程,如果沒有走進鐘擺的另一端,以挖苦「威權人物」為樂,這也未必不是好事,讓我們可以更公允地評論一位歷史人物,不隨便扼殺孫中山的貢獻,同時毋須忽略其他人來襯托出他的偉大貢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