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生活 l 發車邏輯超詭異的台北公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各種鳥事蠻令人厭世的,但這樁鳥事在我日常生活中持續上演。我想應該要到我買下車子、機車的當天,我才能擺脫它。
由於我家離上班地點有段距離,加上我沒汽車、機車,因此我必須仰賴大眾交通工具。其中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台北的公車。
我上班的行程是這樣的。離開家門後,我需要搭捷運,再轉公車,才能到達上班地點。我每天早上6點起床,最晚7點出門,最晚7:11分要上捷運。這樣大概7:40分就能下捷運,最晚7:43分到公車站牌。只要在7:45分到7:50分之間,搭上公車,原則上,我幾乎都能在8:10分前準時打卡上班。
當然,都說是「原則上」了,這就表示會有「例外」的時候。最常出現例外情況的,莫過於「公車」。有的時候在7:43至7:50分之間會有至少一個班次的公車經過我候車的站牌,有的時候會延誤到8點才有班次。而且與前一個班次的公車之間距離相差半小時的路程。
我可以理解,路況每天都不一樣,尤其碰到雨天,難免會有交通阻塞的情形,導致公車延誤。我也在猜想,或許是因為公車數量不足,導致他們需要等到回程的公車抵達後,才能再發動新的班次,因此中間才會隔那麼久。
於是,我這幾個月都在研究公車發動的班次,我發現「公車班次頻率不一致」的現象,似乎不是天氣,或是公車數量不足造成的。

公車發車時間超不規律,造成諸多不便

我觀察到我所搭乘的公車,在起始點的發車時間。我發現了兩個情況:第一,發車時間的不確定性極高。例如:在某一天的早上7點會發動一次,然後下一班次可能是7:10分。到了隔天,7點到7:10分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班次。然後到了某天,7點到7:10分之間只有一個班次。第二個現象,就是有時候公車會「連發」。他們可能在某個時間點連續出發兩輛,甚至三輛車子之後,中間就會隔好長一段時間,然後再連發好幾輛車子。
然後我對於這樣的現象就是充滿了疑惑,甚至會覺得很憤怒。從起始點開始發車的時間很不一,我就覺得算了。但我實在想不通為何會在「連發」好幾台車子後,中間要隔那麼長的時間,然後再來一波「連發」?
這就很像是把乘客集中後,再一次過「打包」帶走,而且常常「連發」的第一台車子一定是爆滿的,緊隨在後的公車就會變得空無一人。這超沒效率且發車邏輯超詭異。而如此詭異的發車邏輯,對我們這些重度的公車使用者來說,是極度困擾的。一來,我每天出門時間就很難拿捏。縱使我提早出門,提早來到公車站牌,但這種「打包帶走」的發車邏輯,讓我即便提早到,但恰好碰上他們「未發車的半小時區間」,我還是得等到很晚才能搭到車子,最後只能被搞得經常「強迫性」遲到。提早出門,對我來說根本毫無意義,而且完全犧牲我可以多睡眠的時間。二來,在上班尖峰時段,我想每位上班族都會想要準時到辦公室。「連發車子」的狀況,就會讓「累積」在公車站牌好一陣子的大量乘客,全部湧上第一台車子,而導致人擠人的情況。尤其近期台灣疫情爆發,這樣的發車方式真的很容易造成群聚,增加乘客被感染的風險。
身為乘客的我,已經盡了我的義務,在這一年通勤的日子裡,寫了好幾封上訴信,反映給相關單位。但像我們這種市井小民的意見被完全忽視,也是司空見慣的了。
雖然很無奈,但對我們這些買不起車子與機車的平民百姓來說,只能任憑環境的變化擺佈吧!
完稿於2022.04.12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8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Z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前天跟那位幾天前鬧自殺的朋友見面了。所幸他還活著。但就在我離開他家的當天,他真的就給我採取行動自殺。聽聞他自殺的過程,我一方面覺得很生氣,但更多時候是覺得荒謬得有些好笑。
前天,我跟某個好久不見的朋友碰面。他提到他最近失戀,想重新展開新的戀情,於是認識了一位女生。女方對於未來伴侶有一項條件要求,就是她希望男方曾有過長久的感情經驗。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類似的觀點。
連續四天的春假,大部分的時間都關在室內。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爆發的關係,還是少點出門為妙;另一方面我都在陪朋友。如果我這幾天不陪他,或許下場會不堪設想。這段過程,對他,也對我來說是辛苦的。
上一篇提到我不是很滿意目前的住處,有絕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跟室友的相處上有一些問題。這篇就好好來說說我的室友。 我目前住處有兩位室友。室友L是房東,室友J是房東認識很久的朋友。 室友L:個性好,但有點過度焦慮 室友J:只會拿學歷來評價他人,待人嚴苛各種雙標 完稿於2022.04.05
住進新家快滿三個月。近期也因為家裡的事情讓我情緒有些波動。 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會怎麼樣,希望可以越來越融入大家。
今天清晨,我做了一個夢。 夢境很長,我依稀記得前大半段是我在跟另一個似乎被排擠的女生聊天,好像是在跟他討論某個課堂報告。之後場景就轉到了一條馬路上。我搭乘著一輛車,旁邊是高樓大廈,非常有我老家的感覺,尤其是我經過了一棟大樓,那棟大樓上方掛著我老家某個電視台的LOGO。我母親似乎也跟我搭乘同一輛車。
我前天跟那位幾天前鬧自殺的朋友見面了。所幸他還活著。但就在我離開他家的當天,他真的就給我採取行動自殺。聽聞他自殺的過程,我一方面覺得很生氣,但更多時候是覺得荒謬得有些好笑。
前天,我跟某個好久不見的朋友碰面。他提到他最近失戀,想重新展開新的戀情,於是認識了一位女生。女方對於未來伴侶有一項條件要求,就是她希望男方曾有過長久的感情經驗。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類似的觀點。
連續四天的春假,大部分的時間都關在室內。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爆發的關係,還是少點出門為妙;另一方面我都在陪朋友。如果我這幾天不陪他,或許下場會不堪設想。這段過程,對他,也對我來說是辛苦的。
上一篇提到我不是很滿意目前的住處,有絕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跟室友的相處上有一些問題。這篇就好好來說說我的室友。 我目前住處有兩位室友。室友L是房東,室友J是房東認識很久的朋友。 室友L:個性好,但有點過度焦慮 室友J:只會拿學歷來評價他人,待人嚴苛各種雙標 完稿於2022.04.05
住進新家快滿三個月。近期也因為家裡的事情讓我情緒有些波動。 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會怎麼樣,希望可以越來越融入大家。
今天清晨,我做了一個夢。 夢境很長,我依稀記得前大半段是我在跟另一個似乎被排擠的女生聊天,好像是在跟他討論某個課堂報告。之後場景就轉到了一條馬路上。我搭乘著一輛車,旁邊是高樓大廈,非常有我老家的感覺,尤其是我經過了一棟大樓,那棟大樓上方掛著我老家某個電視台的LOGO。我母親似乎也跟我搭乘同一輛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一種想法可能會覺得,這是我們的體感問題,很快搭到車的時候我們不會特別注意,但如果等待時間久一點,我們就會特別不高興,也會特別印象深刻。我同意會有這種狀況,但事實是,即便不關於這種體感差異,我們等公車的時間就是會比「隨機等公車的理論值」--「二分之一車班間距」來得更長一些。這便關連到了檢查悖論。
  在住的地方附近,有一間便當店,幾乎每天五點前後都會大排長龍。不是說總是有五六個人在等,而是一次都有二三十個人、排到隔壁巷子裡的那種。有時我會對這個現象感到生氣,我會覺得你們到底都在幹嘛?為什麼當看到前面已經有二十個人在排了,你還會想要排進去?
Thumbnail
渋滞=塞車。東京的塞車狀況真的慘不忍睹,週末早上和週日下午最為慘烈,必須至少多預算3個小時進出城的時間。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我目前的住處坐公車到UCLA大約要花20分鐘。 洛杉磯公車班次沒有像台北那麼密集,沒那麼準時, 公車上更會有各種流浪漢。 從家裡出發,等待公車,坐公車,抵達辦公室, 一路上約有40-50分鐘。 如果是你,會怎麼利用這40-50分鐘呢? 在等待公車的3-10分鐘,我
Thumbnail
又搭錯公車。 上午從木柵回來,想著時間還早,天氣也好,不如搭公車慢慢悠晃回家。 此處有兩班直達住家附近的公車,但都是環狀線,一班去程近,一班回程近。但距上回搭公車已時日久遠,不記得該搭哪一班才對。 想著要先看清楚路線才上車,但走到街口,就看見公車停下來,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就上了車。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Thumbnail
「司機先生,你怎麼愈開愈慢,開快點不要停下來啊!」乘客們聚集到車頭,包含我也抖著腳跟著大家一起往前走,不敢一個人落單。 「我也想啊,油門已經踩到底了,但是它就是快不了啊。」司機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從額頭滴下,聲音跟操作也非常慌亂,他開了十幾年的公車,這是第一次遇這樣的怪事。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一種想法可能會覺得,這是我們的體感問題,很快搭到車的時候我們不會特別注意,但如果等待時間久一點,我們就會特別不高興,也會特別印象深刻。我同意會有這種狀況,但事實是,即便不關於這種體感差異,我們等公車的時間就是會比「隨機等公車的理論值」--「二分之一車班間距」來得更長一些。這便關連到了檢查悖論。
  在住的地方附近,有一間便當店,幾乎每天五點前後都會大排長龍。不是說總是有五六個人在等,而是一次都有二三十個人、排到隔壁巷子裡的那種。有時我會對這個現象感到生氣,我會覺得你們到底都在幹嘛?為什麼當看到前面已經有二十個人在排了,你還會想要排進去?
Thumbnail
渋滞=塞車。東京的塞車狀況真的慘不忍睹,週末早上和週日下午最為慘烈,必須至少多預算3個小時進出城的時間。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我目前的住處坐公車到UCLA大約要花20分鐘。 洛杉磯公車班次沒有像台北那麼密集,沒那麼準時, 公車上更會有各種流浪漢。 從家裡出發,等待公車,坐公車,抵達辦公室, 一路上約有40-50分鐘。 如果是你,會怎麼利用這40-50分鐘呢? 在等待公車的3-10分鐘,我
Thumbnail
又搭錯公車。 上午從木柵回來,想著時間還早,天氣也好,不如搭公車慢慢悠晃回家。 此處有兩班直達住家附近的公車,但都是環狀線,一班去程近,一班回程近。但距上回搭公車已時日久遠,不記得該搭哪一班才對。 想著要先看清楚路線才上車,但走到街口,就看見公車停下來,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就上了車。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Thumbnail
「司機先生,你怎麼愈開愈慢,開快點不要停下來啊!」乘客們聚集到車頭,包含我也抖著腳跟著大家一起往前走,不敢一個人落單。 「我也想啊,油門已經踩到底了,但是它就是快不了啊。」司機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從額頭滴下,聲音跟操作也非常慌亂,他開了十幾年的公車,這是第一次遇這樣的怪事。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