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訪敲定後,我腦中不斷地浮現五月天的頑固MV畫面:為實踐太空夢,主人翁身兼數職,..就像「李偉文」名片上羅列著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的專業角色,卻不斷地奔波跨界、演講、擔任各種評審、主持廣播節目、同時還是AB寶的父親、讀者(聽眾)的老師,為了夢想,混身散發活力。與他晤談,彷彿也感染到這份都市荒野中的幸福。
閱讀,是最簡單的幸福。
無論多麼忙碌,對李偉文來說,「閱讀」就像源頭活水,是人生最棒的獎賞。「因為有書相伴,就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感覺。」將診所和住家都打造成了圖書館的他如是說。因此他總能在滿檔的行程裡空出時間,真切地閱讀,內容兼具嚴肅與輕鬆,質量皆可觀。
出版業不景氣的當前,依然隨時都有出版品問市,我們該如何挑選?才能落實「再累也要看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住處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李偉文的建議很務實:「目前新書都有推薦者,參考你所信賴的名家意見,就能很快挑到好書。」隨即補充:「打開一本書,至少要能讀得下去,才有意義。讀了以後,任何一本書都能帶出更多書。」
李偉文分享他的閱讀習慣:「我不會把一本書從頭到尾讀完,才換另一本,而是『計畫閱讀』與『隨意閱讀』兩條路線同時進行。」前者以稍具深度的書籍期刊為主,包括醫學與科普,譬如近來關注人類未來疾病的議題;而後者則能隨時隨地隨興翻閱,特別享受在睡前看幾段卜洛克(Lawrence Block)的推理小說,以及在浪漫的秋天早晨讀詩。
向來鼓勵孩子涉獵多元媒介的李偉文,書籍之外,也透過電影和日劇開啟生命教育與追夢人生,從中獲得智慧。他以《電影裡的愛情學分》為例:「這是我讀了一百多本愛情小說、看了三百多部愛情電影、借用別人的人生故事,回答孩子常見的問題。」至於日劇,他推薦前陣子讓出版人心有戚戚焉的《重版出來》。
隨著網路閱讀與電子書盛行,實體書猶如滅頂。李偉文正向看待:「亞馬遜推出電子閱讀器時就發現,網路閱讀經常干擾眼球的關注,提醒我們正在閱讀某個東西;而實體書卻會自動隱形,讓讀者沉浸在書中世界。」他借用艾可(Umberto Eco)的話強化實體書的價值:「書就跟湯匙、輪子或剪刀一樣,一旦發明了,就想不出更好的了。」
都市荒野的幸福天地
長年投身大自然,致力於生態保育,「李偉文」總是與「荒野」齊名。確實,過去廿多年裡,他的業餘時間都投注在拯救荒野。
然而,就像德國哲學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人直接面對自然的時代,可能已永遠過去了。」李偉文認為,當前世界有過半的人口都住在都市裡,若得花費兩個星期飛往遠方才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並不切實際;於是,他鼓勵人們在家附近找尋自然場域,定期前往觀察與紀錄,建構屬於自己的「祕密花園」。
儘管走遍山川,李偉文的「秘密花園」就隱身在都市裡。每逢週日,他偕同家人步行住家後山三、四個小時,就像當初成立「荒野保護協會」的夢想―帶著孩子在天籟下起舞。李偉文進一步解釋祕密花園的意義:「無論出太陽或下大雨都想去,無論你高興或悲傷都能獲得撫慰,這個地方已經與你的生命產生了連結。」是啊!當我們能在城市中找到這麼一方天地,幸福環境已不假外求。
從容生活,挑戰新幸福
李偉文的跨界身分,經常被友人笑指「不務正業」,我們卻相信這些不同角色都是生命的追求與任務,又不免好奇:當身分切換發身衝突時,他選擇何種得堅持或讓步?
「每個人都在不同關係中扮演多重角色,而且能隨著場域自然轉換。你不也一樣嗎?」細數近日的行程後,李偉文露出一貫爽朗的笑容說:「偷偷說,真正用掉我最多時間的是閱讀,所以我最重要的身分其實是『讀者』。」以閱讀為生活重心的他,曾為自己下了一個很棒的注解:「荒野及公益服務是我行慈悲的道場,閱讀則是修智慧的法門。」
訪談時,剛過生日的李偉文,許下了願望,日子從容一點,並且給自己新鮮的活力。「希望每個星期至少做一件從來沒做過的事,或去一個從來沒去過的地方,或體驗從來沒體驗過的事。」到目前為止,他進了國家音樂廳聆賞嗩吶演奏,清單上還有安藤忠雄設計的亞洲大學藝術館、伊東豐雄設計的台中國家歌劇院……「過些日子等太太工作忙碌告一段落,我們會到處走走,說不定可以寫一本《大叔大嬸看世界》! 」我們可以肯定,「一生玩不夠」的活力在李偉文身上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