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大道至簡_日常雜記_中暑_20220416

中暑可分為熱中暑與寒中暑:
熱中暑:輕微的會覺得體熱、頭暈、頭痛、汗多、口渴---可多喝水(+鹽補充電解質)無汗可捏痧、刮痧,汗多要將汗擦乾並至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意識不清---緊急送醫。
寒中暑:身體會覺得微熱但出不了汗,常會有頭痛、疲倦、噁心的症狀,常發生在從高溫的地方(室外),突然進入低溫的地方(冷氣房)或剛運動完馬上對著身體吹風扇。---捏痧、刮痧、吃一些辛熱的食物(例如:薑、蒜...等)。---現代人常見
熱中暑:熱出不止、水分(鹽)流失電解質失去平衡清熱補陰 寒中暑:熱不出汗出則解(可用外治法、食物療法、藥物療法)
2023_02_18_案例: 我判斷她為寒中暑。
2月初我朋友跟我說她女兒最近頭都暈暈的、頭有點痛、噁心想吐、精神不佳,希望我幫她女兒看看。
2/18(六)下午幫她看了一下,並在她的脖子及雙手稍為刮痧,並說如果是自己則會服用葛根湯加味。
2/19(日)她跟我說前一天服藥後拉了2次,感覺好多了。
舌通紅的照片為吃藥前的照片
舌質較白的為吃藥後2/19(日)的照片。
中暑處理前後變化
中暑處理前後變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藥醫不死病,道化(佛度)有緣人。 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生病請看醫生。 2022.04.1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因緣際會之下開始接觸中醫並從師學中醫,於疫情期,接觸了股票投資,看了電視財經節目,隔日進場買股自己不小心大賠,進而開啟了股票投資學習之路。 身為理工人,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分析師,日後如有人看到我分享的文章,喜歡可參考,不喜歡可一笑置之。 藥醫不死病,道化(佛度)有緣人。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