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露莉佳:14歲,明日的課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
老實說,會看這本書完全是被「日本文壇天才少女」、「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的封號給吸引,而這本書正是作者於14歲時的創作,很特別的是以「課表」來做每個章節的名稱,分別是國語、家政、數學、道德、午休、體育,筆觸很輕鬆詼諧,洋溢著青春少女的輕盈感,描繪了與家人、同學、老師及出版社編輯的互動。
其中我認為最令人感到有趣的是關於寫作二十年夢想成為作家的老師那副懷才不遇的模樣,但實際上老師的作品卻連14歲的學生都看不下去,還被老師硬逼著把原稿送給編輯過目,這當中為難的心理掙扎真是令人看了忍不住爆笑,但也確實很貼近現實,就如同書中編輯所說的創作了多少年並不是重點,有些新秀擁有著絕佳的才華,那才是出版社所想要挖掘的,而至於像書中這位深信自己是被嫉妒而被刻意刷下文學獎的老師,則是被編輯認為是一個「很堅持的人」,所以一定有出路,看到這句話我又忍不住想笑,真的是太幽默了!
作者在寫給台灣讀者的序中說許多人都會說想回到14歲的時光,那個在意他人眼光卻又覺得自己凡事不如人的矛盾時期,是一段每個人都曾經走過的路,回想我自己的14歲,每天都在讀書與考試中度過,現在回想起來是很枯燥又很苦澀的時期,尤其當時還有體罰,很流行少一分打一下的制度,最妙的是每個同學還有不同的標準,成績好的標準就被訂定90分,成績差的則是60分,到現在我還不能明白到底少一分打一下有何意義?每次考卷的難易度也有所不同,體罰就真的能激勵同學們更加努力用功嗎?只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年的每位老師確實都很認真教導我們,但我不確定是為了我們還是他們自己?或許兩者皆是吧?!
這部14歲國二生的作品,雖不能算是非常成熟之作,但確實能看到作者的潛力,有著細微的觀察力,也有情節安排的巧思,還有引人入勝的幽默感,一部小說能讓人想一直看下去大概就成功了一半吧!
這本書是寫給現在14歲、曾經14歲、今後即將迎接14歲的人,但願讀過這部小說的朋友們也能勾起屬於自己的14歲回憶。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6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越來越常看到許多關於寫作的線上課程與講座,無非都是傳遞藉由寫作能創立個人品牌,亦能利用寫作擠身作家行列,進而達成靠寫作創造被動收入的目標。 書中提到許多寫作者總認為寫作不需要考慮讀者的感受,認為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讀者若是不能夠欣賞或是看不懂,那是他們水準太差。
這是一本身為三十三歲女性的自我剖析,告別二十幾歲絢麗燦爛的歲月之後,迎來了令人尷尬的三十三歲,然而這個年紀的女性到底在思想與實際生活上產生了什麼樣的轉變呢?是更加成熟穩重,還是依舊抱著不安與焦慮呢? 誰不會老?與其逃避不如正面迎擊吧!
我覺得身為父母,很需要的一個特質是學會「幽默感」,並且最好讓孩子認為父母是一個有趣的人,因為一個有趣的人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並且用充滿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尤其在孩子擔憂、焦慮、難過的時候特別能發揮效用。
先說一個真實故事。 前陣子也發生作家御姊愛的先生回台,因為要確實遵守隔離的規範不能外出,卻發現社區大樓不准外送員上樓送餐導致於沒有飯吃的窘境,御姊愛心急如焚求助各方卻也遭來網友批判靠勢自己的名氣只為了吃飯這件小事。 有人在臉書製作了一張圖表示台灣人本身就很愛排隊,為何卻不能忍受排隊買快篩?
原本我在思考疫情之下有哪些商品可能會滯銷?身為天天戴口罩的我們,自然而然唇部被完全覆蓋住,於是我立即想到了「口紅」這個原本被許多女生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化妝品,似乎在疫情期間毫無用武之地。 相關新聞: 年輕妹「原味口罩」行情比OL高 日男聞殘餘芳香滿足性癖
很幸運地讓我無意間發現了這本兒童繪本,除了書名有我最愛的粉紅色之外,其實背後潛藏著一個很真摯動人的真實故事。 願所有的人都能忠於自己先天的氣質,也祈求每位父母都能更貼近孩子一些,當孩子的後盾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是快樂且健康的,不是嗎? 若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英文版的繪本朗讀影片:
最近越來越常看到許多關於寫作的線上課程與講座,無非都是傳遞藉由寫作能創立個人品牌,亦能利用寫作擠身作家行列,進而達成靠寫作創造被動收入的目標。 書中提到許多寫作者總認為寫作不需要考慮讀者的感受,認為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讀者若是不能夠欣賞或是看不懂,那是他們水準太差。
這是一本身為三十三歲女性的自我剖析,告別二十幾歲絢麗燦爛的歲月之後,迎來了令人尷尬的三十三歲,然而這個年紀的女性到底在思想與實際生活上產生了什麼樣的轉變呢?是更加成熟穩重,還是依舊抱著不安與焦慮呢? 誰不會老?與其逃避不如正面迎擊吧!
我覺得身為父母,很需要的一個特質是學會「幽默感」,並且最好讓孩子認為父母是一個有趣的人,因為一個有趣的人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並且用充滿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尤其在孩子擔憂、焦慮、難過的時候特別能發揮效用。
先說一個真實故事。 前陣子也發生作家御姊愛的先生回台,因為要確實遵守隔離的規範不能外出,卻發現社區大樓不准外送員上樓送餐導致於沒有飯吃的窘境,御姊愛心急如焚求助各方卻也遭來網友批判靠勢自己的名氣只為了吃飯這件小事。 有人在臉書製作了一張圖表示台灣人本身就很愛排隊,為何卻不能忍受排隊買快篩?
原本我在思考疫情之下有哪些商品可能會滯銷?身為天天戴口罩的我們,自然而然唇部被完全覆蓋住,於是我立即想到了「口紅」這個原本被許多女生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化妝品,似乎在疫情期間毫無用武之地。 相關新聞: 年輕妹「原味口罩」行情比OL高 日男聞殘餘芳香滿足性癖
很幸運地讓我無意間發現了這本兒童繪本,除了書名有我最愛的粉紅色之外,其實背後潛藏著一個很真摯動人的真實故事。 願所有的人都能忠於自己先天的氣質,也祈求每位父母都能更貼近孩子一些,當孩子的後盾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是快樂且健康的,不是嗎? 若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英文版的繪本朗讀影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書名: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忙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入這本書時(2016年),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4歲(國二),一個9歲(小三)。在不同的學校階段,一個進入青春期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會考),一個才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處在功課暴增、學習加深的小學中年級。 在Co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本好書~~「擁有對話力」。原本的書名很長:現在開始 擁有對話力:給未來的你,不再害怕對話的力量(真的有夠長,也有夠清楚地表示這本書的企圖)。本書翻譯自日文,作者是田村次朗 ,書名是「13歳からの対話力」。 . 13歲,應該就是國一國二的年紀。我自己接觸青少年的感覺,國一國二的
Thumbnail
假如我們同意: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時侯就是「小學階段」~相信小學老師的言行會影響到這小孩未來人生,那麼談小學的教育制度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作者提出了非常多她對小學教育的觀點,而書中那個真正經歷美國小學教育內容的幸運小朋友,名叫「姚頭丸」。姚頭丸到了美國小學上課第一天就收到影響他一輩子的禮物
Thumbnail
《14歲,明日的課表》是以學校課表為架構,透過幾名核心人物串接而成的七個連貫短篇,描述著一群圍繞在同個班級裡的學生們與老師各自面對的青春課題。 這是一部寫給現在14歲,曾經14歲,以及準備迎來14歲的每個人的作品。
最近因為開了作文班的關係,同事對於我為什麼會對喜歡作文這件事感到非常有興趣。在我的記憶裡,到高年級前的自己並不算是特別會寫的人,我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寫讀書心得寫到哭的事,後來也想起來了自己寫園遊會的短文在經過媽媽大幅修改後被刊登在校刊上的事。 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自己多少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闡述出一
Thumbnail
由TO Books推出的異世界轉生輕小說「小書痴的下剋上~為了成為圖書管理員不擇手段~」(本好きの下剋上〜司書になるためには手段を選んでられません〜),是作者香月美夜執筆撰寫、插畫家椎名優繪製插圖的作品。在2018年、2019年與2023年獲得「這本輕小說真厲害!」年度第一而入選殿堂作品。講述了女主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月考結束了,理應是開心的時刻,但危機卻悄悄來臨。 英文老師在一次段考中總會考約二十幾次的考試,這樣雖然可以幫助同學鞏固觀念,但也同時大大加重了小老師的負擔。 就在那天國文課時,班導詢問是否還有小老師需要補登記成績。而由於英文成績眾多,另一個小老師(後續化名小花)便請求需要時間。
Thumbnail
年僅17歲便奪得文藝賞作家出道, 19歲時以《欠踹的背影》拿下日本純文學最高殿堂芥川賞, 28歲再獲大江賞,至今仍衛冕三大賞史上最年輕得主寶座的 綿矢莉莎新書《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收錄四篇短篇小說。 我選試讀的是〈老人有害,年輕太菜〉, 一篇採訪稿,引發受訪者綿矢老師(本書作者犧牲客串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書名: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忙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入這本書時(2016年),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4歲(國二),一個9歲(小三)。在不同的學校階段,一個進入青春期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會考),一個才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處在功課暴增、學習加深的小學中年級。 在Co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本好書~~「擁有對話力」。原本的書名很長:現在開始 擁有對話力:給未來的你,不再害怕對話的力量(真的有夠長,也有夠清楚地表示這本書的企圖)。本書翻譯自日文,作者是田村次朗 ,書名是「13歳からの対話力」。 . 13歲,應該就是國一國二的年紀。我自己接觸青少年的感覺,國一國二的
Thumbnail
假如我們同意: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時侯就是「小學階段」~相信小學老師的言行會影響到這小孩未來人生,那麼談小學的教育制度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作者提出了非常多她對小學教育的觀點,而書中那個真正經歷美國小學教育內容的幸運小朋友,名叫「姚頭丸」。姚頭丸到了美國小學上課第一天就收到影響他一輩子的禮物
Thumbnail
《14歲,明日的課表》是以學校課表為架構,透過幾名核心人物串接而成的七個連貫短篇,描述著一群圍繞在同個班級裡的學生們與老師各自面對的青春課題。 這是一部寫給現在14歲,曾經14歲,以及準備迎來14歲的每個人的作品。
最近因為開了作文班的關係,同事對於我為什麼會對喜歡作文這件事感到非常有興趣。在我的記憶裡,到高年級前的自己並不算是特別會寫的人,我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寫讀書心得寫到哭的事,後來也想起來了自己寫園遊會的短文在經過媽媽大幅修改後被刊登在校刊上的事。 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自己多少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闡述出一
Thumbnail
由TO Books推出的異世界轉生輕小說「小書痴的下剋上~為了成為圖書管理員不擇手段~」(本好きの下剋上〜司書になるためには手段を選んでられません〜),是作者香月美夜執筆撰寫、插畫家椎名優繪製插圖的作品。在2018年、2019年與2023年獲得「這本輕小說真厲害!」年度第一而入選殿堂作品。講述了女主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月考結束了,理應是開心的時刻,但危機卻悄悄來臨。 英文老師在一次段考中總會考約二十幾次的考試,這樣雖然可以幫助同學鞏固觀念,但也同時大大加重了小老師的負擔。 就在那天國文課時,班導詢問是否還有小老師需要補登記成績。而由於英文成績眾多,另一個小老師(後續化名小花)便請求需要時間。
Thumbnail
年僅17歲便奪得文藝賞作家出道, 19歲時以《欠踹的背影》拿下日本純文學最高殿堂芥川賞, 28歲再獲大江賞,至今仍衛冕三大賞史上最年輕得主寶座的 綿矢莉莎新書《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收錄四篇短篇小說。 我選試讀的是〈老人有害,年輕太菜〉, 一篇採訪稿,引發受訪者綿矢老師(本書作者犧牲客串演